第161章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经他提醒,陈静和陈立行凝神一感,果然发觉不对。

那股之前只是若有若无的压迫感,在这里变得无比清晰。

仿佛有一头看不见的洪荒巨兽,正盘踞在山谷深处,仅仅是它沉睡时的呼吸,就足以搅乱一方天地的气机,让万物为之慑服。

陈立行脸色一变:“好霸道的龙脉之气!看来我们找对地方了。冀州鼎,十有八九就在这山谷之内。只是……这股气息,似乎充满了暴戾与排斥,与寻常龙脉的祥和之气截然不同。”

苏九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他盯着那罗盘上疯狂跳动的指针,一字一顿地说道:“因为它不仅仅是龙脉之气。它还混杂着被镇压了两千多年的……怨气、煞气,以及一丝属于神州鼎器的……皇道龙气。”

他收起罗盘,眼神扫过陈静和陈立行,郑重道:“从现在开始,一步都不能走错。这里的每一步,都可能触动杀机。”

他话音刚落,仿佛言出法随,山谷中原本只是缓缓流淌的雾气,竟猛地一滞,随即开始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倒卷、翻涌,像是被一只无形巨手搅动的浓汤。

一股阴冷刺骨的寒意从谷口扑面而来,其中夹杂着金戈铁马的嘶吼与无数冤魂的哀嚎,这声音并非来自耳畔,而是直接在三人的神魂深处炸响。

陈立行闷哼一声,周身内劲勃发,一层淡淡的罡气透体而出,将那无形的音波冲击抵挡在外,他脸色凝重地护在陈静身前。

陈静也非弱者,立刻掐动陈家心法,稳住心神,但饶是如此,她的脸色也瞬间白了几分,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唯有苏九,站在风口浪尖,衣袂被吹得猎猎作响,神情却愈发沉静。

他双眸中清光流转,仿佛能看透那翻滚的雾气,直视其后隐藏的本质。“好一个‘四象锁龙’的大凶之局,又被人以绝顶手段,逆转阴阳,改造成了一个‘死中求活’的隐匿阵法。”

“苏先生,何为‘四象锁龙’?”陈静强忍着心神不适,开口问道。

苏九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死死锁定着谷内变幻莫测的气机,口中快速解释道:“风水四象,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此地四象俱全,本是上佳格局。但布阵者却刻意将此地龙脉之气引导至一处死穴,再以四象山峦为锁,将龙气死死困住。”

“龙气不得抒发,积郁两千余年,早已化作天下至凶至戾的‘囚龙煞’。我们听到的嘶吼哀嚎,便是这煞气中蕴含的,古时战场的残存意志。”

“那‘死中求活’又是指什么?”陈立行接口问道。

他能感觉到,这谷中的杀机虽重,却并非绝地,冥冥中似乎真的存有一线生机。

“这便是布阵者的高明之处。”苏九赞叹道:“他以冀州鼎的皇道龙气为核心,镇压住‘囚龙煞’的凶性,使其不至于彻底爆发毁掉此地。同时,又利用‘囚龙煞’的凶戾之气,作为天然的屏障,隔绝一切外来者的窥探。”

“皇道龙气为‘阳’,囚龙煞为‘阴’,二者在此地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一阴一阳,互为根基,生生不息。这山谷,既是囚笼,也是圣地。入口,便在这阴阳转换、生死交替的一线之间。”

他说着,从背包中取出一物,却不是罗盘,而是一卷泛黄的兽皮。

兽皮展开,上面用朱砂绘制着繁复无比的星图,其间星辰宫位,皆是上古称谓。

“此乃‘周天星斗舆图’,是我苏家祖传之物,非风水罗盘可比。”苏九沉声道:“此地磁场已被龙气与煞气彻底搅乱,寻常罗盘只会失灵。唯有引动九天星力,与地脉之气共鸣,方能在这片混沌中,找到那唯一的‘生门’所在。”

他将舆图平铺于一块巨石之上,随即咬破右手中指,以精血为引,迅速在舆图的“紫微垣”位置点下。

霎时间,那古老的兽皮星图仿佛活了过来,一道道朱砂线条亮起微光,与天上真正的星斗遥相呼应。

苏九深吸一口气,双手开始掐动起玄奥复杂的手印,口中低声念诵着古老的咒文:“太上敕令,超汝孤魂,鬼魅一切,四生沾恩。引星为节,指地为门,天门开,地户闭,金风至,玉露降,开!”

随着他最后一个“开”字出口,他猛地并指如剑,朝着前方翻涌的浓雾中一处看似空无一物的方位遥遥一指!

刹那间,天上的北斗七星光芒大盛,七道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星光穿透云层,精准地投射到苏九所指的那片区域。

浓雾剧烈地翻滚起来,仿佛被投入了巨石的沸水,向两侧分开。

一个由光影和雾气构成的、不断旋转的漩涡,悄然浮现在三人面前。

漩涡中心,是一片深邃的黑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

“生门已开,只有一炷香的时间,进!”苏九低喝一声,当先一步踏入漩涡之中,身影瞬间消失不见。

陈立行和陈静对视一眼,毫不犹豫,紧随其后。

当他们的身影也消失在漩涡中后,那由星光造就的通道迅速收缩、弥合,翻滚的浓雾重新笼罩了谷口,一切又恢复了原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

穿过那层冰冷粘稠的黑暗,三人只觉得眼前一花,脚下已然踩在了坚实的地面上。

他们并非身处想象中的山谷草地,而是在一条巨大无比的地下甬道之内。甬道高约十丈,宽亦有七八丈,完全由巨大的青黑色岩石垒砌而成,严丝合缝,彰显着非凡的工艺。

甬道两侧的石壁上,每隔一段距离便镶嵌着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散发着幽幽的清光,将整条甬道照得一片通明。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干燥而古老的气息,那股在外界令人心悸的“囚龙煞”,在这里反而变得稀薄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加纯粹、更加威严的厚重之气,正是源自冀州鼎的皇道龙气。

“好大的手笔!这简直是在山腹之中,掏空了一座地宫!”陈立行环顾四周,眼中满是震撼。

以现代的工程技术,要完成这等工程也绝非易事,更何况是在两千多年前。

苏九的神情却依旧紧绷,他提醒道:“别被表象迷惑。这里的皇道龙气虽然浓郁,能压制煞气,但也同样能压制我们。在此地动用内劲,消耗会是外界的数倍不止。而且,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他的目光投向甬道深处,只见前方百米开外,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石门。

石门之上,雕刻着一幅繁复的图案,似鸟非鸟,似兽非兽,充满了原始而神秘的美感。

“这是……玄鸟?”陈静博闻强记,立刻认出了这图案的来历:“《诗经·商颂·玄鸟》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是商朝的图腾。可冀州鼎乃大禹所铸,属夏朝之物,为何此地会出现商朝的图腾?”

“这或许就是此地建造者的线索。”苏九沉吟道:“夏商周三代,文化与血脉一脉相承,互有纠葛。或许,战国末年,负责藏匿冀州鼎的,正是一支传承自殷商的古老部族。他们将此鼎藏于此,既是为秦始皇效力,也是在守护自己先祖的某种传承。”

三人缓步上前,来到石门前。

石门上并无锁孔或机关,浑然一体。

“看来需要用蛮力了。”陈立行上前一步,深吸一口气,右拳之上罡气凝聚,宛如戴上了一只无形的手套,准备以力破门。

“等等!”苏九急忙伸手拦住他,“不可!你看这门缝与地面!”

陈立行和陈静闻言,立刻低头细看。

只见那紧闭的石门下方,与地面之间留有一道极其细微的缝隙,缝隙中,铺着一层薄薄的银白色粉末。

而在石门顶部的门楣之上,也对应着一道凹槽,里面同样填满了这种粉末。

“这是‘流银汞砂’!”陈静脸色一变,道:“是古代方士炼丹时常用的一种剧毒之物,无色无味,一旦受剧烈震动,便会瞬间气化,化作见血封喉的毒雾!若是强行破门,我们三人谁也活不了!”

陈立行惊出一身冷汗,幸好苏九及时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心有余悸地退后一步,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苏九的目光在石门上的玄鸟图腾上仔细逡巡,他发现,这只玄鸟的眼睛,似乎与其他部分的雕刻略有不同,那是一对凹陷下去的孔洞,深不见底。

他伸出手指,在那对孔洞中轻轻探了探,随即了然于胸。

“原来如此,这是一个‘声控’机关,但需要的不是声音,而是‘气’。”苏九解释道:“这双鸟眼,是两个气孔,一直连通到门后的机括。”

“我们需要同时向两个气孔中,吹入一股频率、强度、长度完全一致的气流,才能触动机括,打开石门。若有丝毫偏差,气流失衡,同样会引爆流银汞砂。”

这个要求,简直苛刻到了极点。

要两个人吹出的气流完全同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来试试。”陈立行自告奋勇。他修为最高,对自身气息的控制也最为精纯。

苏九却摇了摇头:“你修为刚猛,气息霸道,不适合这种精细活。陈静,你我二人来。”

他看向陈静:“陈家的剑法,蕴含符箓笔意,讲究的便是一气呵成,对气息的运用必然有独到之处。我们二人,一人负责左眼,一人负责右眼。”

“你听我口令,心神合一,想象我们是在共同绘制一张符,起笔、运笔、收笔,必须完全一致。”

陈静重重地点了点头,俏脸上满是专注。

两人并肩立于石门前,各自对准一个鸟眼孔洞,调整着呼吸。

“准备。”苏九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

“吸气……”

两人同时缓缓吸入一口长气,胸腹微微起伏。

“——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