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返京
陈然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不语。
风吹雪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师父,就这么让她走了?”
“不然呢?”陈然转身,脸上已恢复平静,“强留只会适得其反。经此一事,她对陈然的杀心应该淡了些,这就够了。”
他望向北方:“我们也该动身了。”
三日后,一队不起眼的商船沿着大运河缓缓北上。陈然站在船头,望着两岸逐渐繁华的景色,眼神深邃。
江天雄从船舱中走出,低声道:“城主,刚接到消息,上官隼已正式就任武林盟主,开始整合各派势力。异人们在各地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陈然点头:“江湖格局已变,这是好事。对了,赵活怎么样了?”
“已通过缇骑考核,正式编入北镇抚司。”
“嗯,等回去后,你且带他一段时间吧。”
“是。”
运河之上,千帆竞渡,漕运繁忙。
陈然所在的商船混在众多船只中,毫不起眼。
他负手立于船头,玄色衣衫在河风中微微拂动,目光掠过两岸的稻田与村舍,最终投向水天一线的北方。
京城,就在那里。
权力中枢,波谲云诡。此番返京,等待他的绝不仅仅是女帝的嘉奖和叙功。
方应看虽废,但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未必甘心;公子羽伏诛,青龙会树倒猢狲散,但其残余力量以及它曾牵扯到的朝堂隐秘,仍需厘清;上官隼坐上盟主之位,能否真正掌控江湖,仍需北镇抚司在幕后施加影响。
更重要的是,密报中提及的“辽东乱象”,如同阴云笼罩在帝国北疆。女帝革新举步维艰,内部党争愈烈,边关若再起烽火,局势将更为复杂。
“大人,前方即将进入沧州地界,是否靠岸补给?”江天雄低声请示。
陈然收回远眺的目光,淡淡道:“不必,全速航行,尽早抵京。”
“是。”
船舱内,陈然展开莫虎后续传来的几份密报,仔细翻阅。上官隼果然是个聪明人,上任后立刻以“整合力量,共御外侮”为名,开始着手建立盟主府的情报与协调体系,并主动将一些无关紧要的江湖纠纷处置权上交北镇抚司备案,姿态放得极低。各派在经历浣花溪之变后,也大多选择观望或配合,江湖表面竟呈现出难得的平静。
玩家论坛依旧热闹非凡,【王家二少】、【孤刃】等人因在武林大会和后续清剿青龙会余孽中的活跃表现,在北镇抚司内部玩家中声望大涨,隐隐成了玩家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自发组织的一些小规模剿匪、探秘任务,也间接帮北司稳定了部分区域的秩序。
“师父。”风吹雪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药走进船舱,“该用药了。”
陈然连番恶战,又强行为邀月疗伤,内腑其实也留下了些许暗伤,只是他修为深厚,压制得极好。风吹雪心细,每日仍坚持为他煎药调理。
陈然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药汁的苦涩让他微微蹙眉。
风吹雪递过一颗蜜饯,眼中带着关切:“师父,京中情况未明,我们是否要做些准备?”
陈然含住蜜饯,冲散了口中的苦味,沉吟道:“陛下雄才大略,虽处境艰难,但绝非庸主。方应看、公子羽之事,于公于私,她都乐见其成。此番返京,明面上的嘉奖不会少,但暗地里的风波,恐怕也少不了。”
他看向风吹雪,语气缓和:“不过你也不必过于担忧,一切都有我在。”
风吹雪点了点头,对于师父,她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
运河波光粼粼,映照着两岸初冬的萧瑟。越往北行,寒意愈重,连带着漕运码头的喧嚣也似乎被冻得凝滞了几分。
商船并未在沿途大城过多停留,日夜兼程,直抵通州。弃舟登岸时,早有北镇抚司的接应人马在隐秘处等候。一切悄无声息,陈然一行人换乘马车,沿着官道,在暮色四合时,悄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京城。
高大的城墙在冬日的薄暮中如同蛰伏的巨兽,城门口盘查的兵丁似乎比往日多了些,眼神也格外锐利。持有北镇抚司特殊关防的马车并未受到阻拦,无声地滑入城内。
京城依旧繁华,灯火初上,酒楼妓馆丝竹管弦不绝于耳,贩夫走卒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陈然没有先回北镇抚司衙门,而是直接回到了位于城西的钦差府邸。府内一切如常,孙伯带着几个老仆将府邸打理得井井有条,见到陈然归来,老管家激动得眼眶微红,连声道:“大人回来了!”
小满像只欢快的燕子般扑了出来,拉着风吹雪的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江小鱼和江无缺两个小家伙似乎又长高了些,绕着陈然咿咿呀呀地跑,走路虽仍有些不稳,却已能清晰地喊出“爹爹”二字,让陈然冷硬的心肠也不由得一软。
怜星站在廊下,一身淡紫衣裙,清丽依旧,只是眉眼间带着一丝忧虑。她看着陈然,目光在他脸上细细流连,仿佛要确认他是否安好。
“回来了。”她轻声道,语气平静,却蕴含着千言万语。
“嗯,回来了。”陈然走到她面前,微微一笑,“家里辛苦你了。”
怜星摇了摇头,目光转向他身后的风吹雪,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她并未问及邀月,但陈然知道,她心中定然牵挂。
是夜,书房。
陈然换上了那身象征权势的麒麟服,听莫虎详细汇报他离京这段时间的朝野动向。
“大人,您离京期间,朝中弹劾您的奏章并未停歇,多是指控您‘擅启边衅’、‘杀戮过甚’、‘结交江湖,图谋不轨’。尤其是一些与青龙会有牵连的官员,活动频繁。”莫虎沉声道,“陛下虽将大部分奏章留中不发,但压力不小。”
陈然并不在意这些弹劾,他低着头批阅着卷宗,“对了,沈炼他们呢?还没回来?”
莫虎闻言就回道:“沈大人他们早已解决幽州事务,此时他们已奉旨前往了辽东,监督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