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领镇抚使
陈然手中毛笔微微一顿,又问:“陛下有何旨意?”
“陛下已知大人返京,传下口谕,让大人好生休沐三日,三日后卯时,宫中觐见。”
三日休沐,是恩典,也是让陈然有时间了解局势,做好准备。
“知道了。”
莫虎退下后,书房内只剩下陈然一人。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寒冷的夜风瞬间涌入,吹散了室内的暖意。他望着皇宫方向,那里灯火辉煌,是整个帝国权力漩涡的中心。
三日休沐,转瞬即逝。
这三日里,陈然深居简出,除了在府中调息养伤,陪伴怜星与两个孩子,便是翻阅莫虎整理送来的各类卷宗密报。
弹劾他的奏章虽被朱朝溪留中,但暗流汹涌。
无论和青龙会有关联的官员如何弹劾,陈然都不在意,等那女狐狸明月心彻底掌控青龙会后,这帮官员也就会是他的人。
能让陈然所忧的唯有朱无视及雨化田这对联盟组合。
不过陈然也没多想,他准备了一番,就准备上朝。
第四日卯时未至,天色仍是青黑,陈然已身着崭新麒麟服,腰佩北镇抚司镇抚使令牌,肃立于皇城门外等候召见。
寒风凛冽,吹动他官袍下摆,周遭皆是按品级排列、沉默等待的文武官员。不少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他身上,好奇、审视、忌惮、敌意,不一而足。陈然眼观鼻,鼻观心,对这一切恍若未觉。
时辰到,宫门缓缓开启,百官依序鱼贯而入。
金銮殿上,朱朝溪端坐龙椅,冕旒垂面,威仪天成。她目光扫过丹陛之下的群臣,在陈然身上略一停顿,就说:“宣。”
一名身着绯袍的内侍官展开黄绢圣旨,尖细而清晰的声音回荡在宽阔的金銮殿上:
“咨尔北镇抚司镇抚使陈然,忠勇性成,智略优渥。前番平靖海疆,剿灭倭患,扬我国威于东海,朕心甚慰。今复膺重任,持节南下,主持武林大会,涤荡妖氛。于浣花溪畔,临机决断,摧破奸邪,阵斩巨恶公子羽,废擒逆侯方应看,瓦解青龙会,安定江湖,功在社稷……”
圣旨先是盛赞了陈然之前的平倭之功,接着详细罗列了他在武林大会中的功绩,用词褒奖,极尽肯定。
“……尔之勋劳,昭昭可鉴,足为臣工表率。若不酬庸,何以励众?特晋尔为北镇抚司指挥使,加授昭毅将军衔,赐蟒袍一袭,玉带一条,赏金千两,以旌其功。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整个大殿先是陷入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细微骚动。
北镇抚司指挥使!
这个职位,可是真正的天子近臣,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权柄极重,地位超然,远非寻常朝官可比。再加上一个昭毅将军的武散官衔,更是明确了其天子亲信武臣的身份。
虽然不少人早已料到陈然此番立下大功,必顺势擢升,直接晋升为北司指挥使。可恩宠之隆,还是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一时间,羡慕、嫉妒、敬畏、忌惮……种种复杂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陈然身上。
陈然面色平静,仿佛早已料到一般,上前几步,于御阶之下躬身行礼,声音沉稳有力,不见丝毫激动:
“臣,陈然,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圣旨,以及内侍捧上的象征指挥使权柄的令牌和赏赐,动作从容不迫。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朱朝溪,冕旒后的目光深邃难测,她看着下方沉稳谢恩的陈然,淡淡开口。
“陈爱卿,北镇抚司乃朕之耳目股肱,望尔履新之后,恪尽职守,整饬司务,肃清奸佞,勿负朕望。”
“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天恩!”陈然再次躬身。
“嗯。”朱朝溪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然而,就在陈然准备退下时,文官队列中,一名御史突然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陈然眼神微眯,认出此人是都察院的一位老御史,素以敢言著称,但其背后,似乎与某些势力有所勾连。
“讲。”朱朝溪语气不变。
“陛下!陈然虽立微功,然其行事酷烈,杀戮过重,于江湖之中动辄灭门破派,有伤天和!且其与江湖人士过从甚密,恐生尾大不掉之患!北镇抚司指挥使一职关系重大,掌禁中宿卫与刑狱缉捕,若交于此等酷吏之手,臣恐非朝廷之福,非陛下之福!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择贤良!”
此言一出,顿时有几位官员微微颔首,或出声附和,或沉默观望,显然对此番晋升心存异议者不在少数。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紧张。
陈然尚未开口,才被调回朝堂的胡宗宪,就出列开口反驳:“荒谬!陈大人平定江湖祸乱,铲除朝廷心腹大患,何来杀戮过重之说?若非陈大人雷霆手段,如今江湖不知几人称王,几人作乱!至于结交江湖,更是无稽之谈!上官隼担任武林盟主,正是陈大人一手促成,意在安抚江湖,使其为朝廷所用,此乃老成谋国之举!”
双方顿时在朝堂上争论起来,一方咬定陈然手段残酷、结交匪类,另一方则力陈其功绩与必要性。
端坐龙椅的朱朝溪静静听着,并未立刻制止。待到双方争论稍歇,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冰寒的威压,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够了。”
两个字,让整个金銮殿再次安静下来。
她的目光扫过那名出言的御史,以及其身后几位面露赞同之色的官员,最后落在陈然身上。
“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朝溪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陈爱卿之功,有目共睹。江湖动荡,非重典无以治乱。北镇抚司职责所在,正在于纠察不法,肃清寰宇。若因循守旧,畏首畏尾,何谈靖平天下?”
她顿了顿,语气转厉:“至于结交之议,更是可笑!上官隼乃朕与陈爱卿共同选定,意在稳定江湖,使其归附王化。尔等在此妄加揣测,是质疑朕的眼光,还是质疑朝廷的决策?”
“臣等不敢!”那几名官员连忙躬身请罪,额头渗出冷汗。他们听出了朱朝溪话语中的维护。
“此事已决,毋庸再议。”朱朝溪一锤定音,终结了这场朝堂风波,“陈爱卿。”
“臣在。”陈然应道。
“即日起,你便正式接掌北镇抚司。朕,期待你的表现。”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