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我是神算子

“对了,顾老大,戏老二觉得柴浦是个难得的人才,若能留下帮忙屯田,定会如虎添翼。”典韦接着说道,“但我看那个家伙不顺眼,总是高高在上,瞧不起人,好像庙里的泥塑一样。”

他边说边模仿柴浦的模样,惟妙惟肖,仿佛活灵活现。

“要不是戏老二拦着,我早就动手教训他了。”

见顾天认真听着,典韦挠挠头补充道:“这事我也记住了。

戏老二把柴浦当宝贝,我要是乱来,他非跟我翻脸不可。”

“嗯,我跟你说下,这是韩响,我刚收的徒弟。”典韦从随行队伍中唤出一人,那人领头而立,背负牛角大弓,身形修长,面相斯文,约莫与王永同龄。

“以后带着兄弟们听顾老大安排,明白吗?”典韦嘱咐韩响。

他只是调拨人手过来,不会随顾天他们去泛水关,五里庄还需有人驻守。

“顾师伯!”韩响恭敬施礼。

顾天忽然被叫作师伯,有些不适应,但论资排辈,确实如此,不便多言。

他点头应下,记住了这张年轻面孔。

随后,典韦与顾天寒暄几句,便朝张绣使了个眼色,二人肩并肩走开。

两人素来互不服气,如今典韦把部下交由张绣指挥,心中难免不满。

不过,简单解决便是——动手较量一番即可。

张绣和典韦离开后,张薇立刻跳出队伍,上下打量顾天:“你就是拐走我二哥的那位仙师吧?”

顾天刚与张济交谈过,怎会不知张薇混迹其中?她私自离家,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其实众人皆心知肚明。

顾天承认自己是仙师,但“拐走”二字让人生疑。

张绣并非弱质纤纤之人。

“这是我爹的说法!”张薇辩解。

顾天嗤笑:“照你这么说,我是不是还能说,你也被我拐走了?”

“胡说八道!”张薇脸微微发红。

她虽着男装、眉宇间透着英气,言行爽朗,终究是个女儿身。

“对了,都说你会掐会算,真有这本事吗?露两手让我瞧瞧。”张薇挑衅道。

韩响在一旁也好奇地望来,他在五里庄听闻过顾天的诸多传闻。

顾天凝视张薇片刻后,沉声吩咐道:“备马车!”

此处距右军大营不远,调一辆马车并非难事,但让人费解的是,即便出自顾天之令,右军大营却无人响应。

负责此事的马廖与彭茂全然无视他的要求,这让顾天颇感尴尬。

眼看顾天迅速召集了一千六百余人,本想看热闹的马廖心中极不痛快。

对顾天的话置若罔闻,毕竟他是樊将军的心腹,而非顾天的仆从,为何要服从他的指令?

彭茂虽在右军地位不高,但身为从六品千夫长,弄辆马车本应轻而易举。

“呸!”彭茂冷眼回瞪顾天,毫不客气地啐了一口。

内心暗自腹诽,活该如此,若老黄尚在,何至于此?

彭茂始终对老黄的离开耿耿于怀,在破甲营中,他仅敬重老黄一人。

“你欲卜算推衍,何需马车?再说,我骑射娴熟,非你想象的柔弱女子,若不信,咱们不妨一较高下,胜负尚未可知。”张薇朝顾天扮了个鬼脸。

顾天无动于衷,只淡淡回应:“马车,总有派上用场之时。”

随后,他径直走向马廖。

马廖因两次败于破甲营而心生警惕,还未等顾天开口便急切询问:“你有何意图?”

顾天微微一笑:“通粮官老黄已告老还乡,此事想必你也知晓。”

马廖眉头微蹙,确知此事,却不知顾天找他作甚。

“马副将久经沙场,当明通粮官的重要。”顾天继续说道。

“接着呢?”马廖听出了些许不对劲,语气中透着疑惑。

"军中缺不得通粮官,左思右想,竟无人适合此职。不如让马副将暂代破甲营通粮官一职。"

"什么?"马廖惊愕出声。

他虽为副将,品级与彭茂相当,但通粮官却是正七品,掌管全营粮草、军械及士兵军饷,是个极具实权的职位。

此职过往无人问津,毕竟破甲营曾形同虚设。

然而如今不同,樊稠将军已调拨大量物资至泛水关,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马廖深知自己是樊稠心腹,若能担任此职,定是天赐良机。

可为何顾天如此大方?是示好还是另有深意?

顾天未等马廖多想,便挥手示意张永递过大印与账册。

马廖接过后激动得手抖,却听顾天又道:"不知能否借辆马车?"

得了这般好处,马廖自觉理应满足顾天请求。

于是匆忙返回右军大营取车,引得彭茂冷嘲热讽。

"你是不是傻了?"顾天瞥见,忍不住训斥。

彭茂眉头紧锁,手指触碰到了腰间的刀柄。

顾天平静地注视着彭茂的动作。

……

彭茂缓缓松开刀柄,却下意识地想啐一口唾沫,猛然想起顾天曾戏言他吃过马粪,顿时犹豫起来。

唾沫含在口中,既不愿吐出,也不敢咽下。

呸!

权衡再三,他还是选择吐了出来。

典韦回到五里庄后,马廖兴高采烈地从右军大营借来一辆马车。

张绣对此感到十分好奇。

“我给令妹算了一卦,卦象显示,她稍后会乘坐马车。”顾天笑着解释道。

张绣虽有些困惑,但并未深究。

后来得知马廖被任命为破甲营的通粮官,张绣起初颇为不解。

这样一个关键职位,为何交给心怀异志的马廖?这不是将破甲营的要害拱手让人吗?

思索片刻,张绣恍然大悟,不禁对顾天的安排竖起大拇指。

放眼整个破甲营,马廖无疑是担任此职的最佳人选,无人能及。

……

破甲营编制满员三千人,主将副将之下可设三名千夫长,各领千人。

鉴于当前状况,破甲营仅设有两名千夫长,分别是张绣与彭茂。

张济带来的部下皆为精锐轻骑兵,装备精良,上阵即可冲锋陷阵。

这无疑是张济对张绣这位侄子的极大信任。

典韦所派来的士兵则多为步卒,五里庄本就缺少战马,而战马本身价值连城,更何况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马。

如今群雄割据,各路诸侯动辄宣称拥有十万、数十万大军,董卓更是夸张地吹嘘百万之众。

但这些不过是虚言,并无实际意义。

判断一方实力,无需关注其夸大的兵力数字,只需看是否能在倾尽全力后凑齐一万骑兵即可。

历史上,真正的强者往往能做到这一点。

即便董卓麾下看似庞大,若将所有骑兵集中起来勉强达到一万,分摊到每位将领手中却远非如此。

即便吕布号称十万大军,也难以凑出一万骑兵,樊稠的情况则更差,最多只能组建三千人的轻骑营。

相比之下,顾天所率领的破甲营并不逊色。

张家私兵本就配备战马,加上从樊稠处获得的五百匹战马,已具备组建轻骑兵的基础。

然而当前问题在于,韩响等人中许多人不会骑马,需经系统训练才能胜任。

为此,顾天决定将两方人员混合编组,以便张家轻骑为韩响团队提供指导。

启程前往泛水关时,马廖手持通粮官印,一路喜形于色,走在队伍最前。

顾天对王永颇为欣赏,便让他担任传令兵。

随后,张绣带领主力先行,彭茂与十余名破甲营老兵殿后,显得格格不入。

毋庸置疑,像向柴浦、彭茂这样的猛将确实具备非凡才能,值得重用。

然而,仅凭言语无法赢得他们的真心归附,毕竟他们都是理性务实之人,不会轻易受骗。

顾天索性顺其自然,相信柴浦身为司农寺出身者,不会抗拒五里庄外的百亩良田。

而彭茂身为沙场宿将,更不会拒绝骁勇善战的精锐骑兵。

彭茂悄悄跟在后面,目光贪婪地盯着张家的骑卒,眼神炽热,仿佛连口水都要流下来。

顾天心里暗笑,想看看彭茂究竟能忍多久。

而张薇离开洛阳的大宅后,像挣脱束缚的小鸟,在马队中来回穿梭,玩得兴致勃勃。

从右军大营到泛水关不过五十多里,按理说一天便能到达,但顾天他们途中耽误了些时间,只能晚些抵达。

所有的辎重都在泛水关,他们无法中途休息,否则夜里只能露天而眠,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若是全员骑兵或许更快,半天即可赶到,可惜战马数量不足。

行至半途,张薇渐渐没了兴致,垂头丧气地坐在马上,时不时望向顾天身旁那辆醒目的马车。

犹豫良久,她终于策马靠近。

“喂,你怎么猜到的?”张薇低声道,语气略带羞涩。

“我是神算子,”顾天调侃,“这本事还不错吧?”

张薇一跃跳上马车,经过训练的战马自动跟随队伍前进。

赶车的是王永,他尚不知发生了何事。

“需要我让人送热水过来吗?”顾天善意询问。

张薇探出身子,狠狠瞪了顾天一眼,“ **!”

顾天摸了摸鼻子,自己明明是好意。

对此一脸惊愕的张绣凑近问道:“怎么回事?”

一向拿妹妹没辙的张绣,没想到顾天只用半天便让张薇收敛了锋芒。

“女孩子的私密事,你应该明白。”顾天答道。

顾天阅过《青囊经》,仅凭“望”便已洞悉真相,无需更多推演。

张绣沉默片刻后,神色略显尴尬,低声咒骂了一句。

顾天轻蔑一笑:"行了,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连这种事都瞒不过你,你是真糊涂还是装傻?"

顾天言辞越发不合常理,张绣驱马前行,不愿久留于此。

对此,顾天虽无言以对,却仍叮嘱手下备好热水,以示关怀。

历经长途跋涉,破甲营抵达泛水关时已近酉时。

一路劳顿,众人皆感疲惫,直至看见泛水关西门火光闪耀,才振奋精神。

守将李蒙曾随樊稠投效董卓,虽在历史记载中鲜有提及,却远超一般庸碌之辈。

李蒙与樊稠同为董卓旧部,但资历相当,如今地位却有高低之分,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至于具体内情,顾天无从知晓,毕竟才刚与樊稠有所接触。

对于从未谋面的李蒙,顾天也只能凭传闻了解。

泛水关门紧闭,显然已过宵禁时间,破甲营到来确属稍迟。

然而李蒙显然早已得知破甲营即将抵达的消息,却既未派人迎接,也未特意开城等待。

这般态度,无疑是不欢迎。

即便尚未见面,顾天也能猜到李蒙此刻面色定然如那紧闭的城门般冷漠。

初临泛水关,此地怕是难以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