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祭拜太姥太姥爷
从小姥姥就叮嘱过她,过年炸年货时不能说话。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潜意识里还是遵循了这个习俗。
于是厨房里很快只剩下油锅滋啦作响的声音,三人一猫安静地忙碌着。
萝卜丸子炸完,肉丸子的馅料也调好了。
楚墨染接着下锅炸肉丸子,一上午,整个厨房都弥漫着勾人的香味。
下午也没有闲着,蒸馒头、包粘豆包接连进行。
蒸完包子又开始卤肉,之前买的下水今天要在提前卤好,明天事太多,怕来不及弄。
下水之前已经清理干净、焯过水了,省了大半工夫,直接下锅就好。
她刷净大锅,注入清水,扔进大肠、猪蹄、猪心、猪肺,再添葱段、姜片,自制的卤料包——八角、桂皮、花椒一应俱全——末了洒入少许高粱白酒和白糖,盖紧锅盖,慢火卤制。
忙活完一切,她瘫靠在沙发上,长长吐出一口气,整个人像被抽了筋骨。
这一天忙下来,感觉比上了一天工还累。
她这会儿才真正体会到,每逢年节,那些操持家务的母亲们有多辛苦。
两眼一睁,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片刻空闲,她们就是过年时最忙的人。
忙碌的一天终于收尾,楚墨染累得像散架,草草洗罢澡,便倒在床上。
明天还有一堆事情要做。
她抱着毛茸茸、暖乎乎的雪球,困意很快袭来,进入了梦乡。
腊月三十过大年,楚墨染一早被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了。
她却丝毫不觉烦躁,反而躺在被窝里勾着唇角,伸了个懒腰。
听着窗外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再看那结着寒霜的窗棂上,红彤彤的“福”字隐隐透光,一股久违的童年味儿涌上心头——小时候的年,就是这股子烟火气,裹着期待和喧闹。
穿好衣服,收拾妥当走出房门。
孟春迎已在厨房忙活早饭,粥锅咕嘟作响。
“春迎,简单做点就行了。”
“哎,姐姐,我就熬了锅白粥,配点咸菜。”
晚上还有大餐压轴,早晨自是要清粥小菜,润润肠胃,留出肚皮迎接丰盛。
小豆子听着外头的炮仗声,早按捺不住了,拽着楚墨染的袖子,眼睛亮晶晶:“姐姐,我能玩擦炮吗?”
那祈求的小模样,软得人心都化了,楚墨染大手一挥:“去吧,小心点!”
“谢谢姐姐!”小豆子欢呼着从屋里翻出擦炮,蹦跶着出门,“姐姐,我能去找石头哥他们玩吗?”
“马上吃饭,先在院里玩会儿,一会儿还要上坟呢!”
“好吧!”小豆子虽有些失望,却很快又乐呵呵地点燃擦炮,蹦蹦跳跳地跑到院子里玩开了。
按照这边的风俗,大年三十要先去祭拜先人。
吃完饭,楚墨染便带上两个孩子,拿着之前准备好的纸钱、贡品和鞭炮上了山。
这会儿上山的人不少,路上频频遇见熟面孔,互相道着“过年好”,空气中混着泥土的清寒和鞭炮的硝烟味。
高庄子大队死去的人,基本都安葬在这片山脚下的墓地。
孟春迎领着她们,熟门熟路找到父母的墓地。
一个朴素的小土包,顶上插着块粗糙木牌,歪歪扭扭刻着夫妻二人的名讳,风吹日晒,已斑驳不清。
楚墨染望着那小小的坟茔,心头涌起阵阵感慨。
这里埋的人,就是她的太姥和太姥爷。
只是,前世的她却从未踏足过这里。
前世,姥姥总爱絮叨自己的小弟,却鲜少提及父母。
楚墨染并不了解他们是怎样的人,对姥姥又如何。
但是,她还是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把最好的姥姥带到这个世界上。
她俯身,与孟春迎一起细心清理掉坟头的枯草与落叶,将准备好的苹果、馒头摆放在土碑前。
孟春迎拉着小豆子一起跪在坟前烧纸,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说道:“爸、妈,回来拿钱了!”
两个人磕完头之后,楚墨染也跪在坟前,郑重地对着他们的墓碑磕了三个头。
她对着墓碑轻声说道:“谢谢你们,把春迎和小豆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们在下面安歇吧!我像你们保证,往后,我会好好护着他们姐弟,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让他们饿着冻着。”
姐弟两个听到楚墨染的话,都不自觉的红了眼眶。
孟春迎没想到,她会为他们做到这个地步,不但给她父母磕头,还在他们的墓前立誓。
楚墨染磕完头,在坟前点燃鞭炮,便算是上坟完毕了。
上完坟,祭品自然不会留在这里,这可都是稀罕东西,肯定要拿回家吃。
回到屋里,楚墨染和孟春迎便开始忙活年夜饭。
小豆子则拿上鞭炮,跑出去找石头他们玩去了。
楚墨染一大早便把大骨头熬上了。
毕竟是自己在这个地方过的第一个新年,哪怕条件有限,也得让大家吃得热闹丰盛。
她按照列好的菜单,先把卤下水拼盘、红烧猪蹄、小鸡炖蘑菇、酸菜炖大骨头、红烧鱼都弄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等晚上再现炒三个素菜就齐活了。
上午先把几道大菜备得七七八八,下午转战饺子。
她准备的是韭菜猪肉馅饺子。
下午,宋星辰也赶来搭把手,卷起袖子帮着剁馅擀皮。
天色渐暗,整个厨房一下午香味不断。
忙忙碌碌一天,年夜饭终于准备的差不多了。
楚墨染没有急着先开席,而是先把菜放在锅里温着,她先跟宋星辰一起去给宋平川夫妻两个把饭送去了。
毕竟是大过年的,她不忍他们守着冷灶,等到夜深。
回到家,他们的年夜饭才算正式开始。
几个人将温着的菜一道道端上桌,香气氤氲,热气蒸腾。
楚墨染特意做了些冻梨汁给孩子们喝,至于她自己,准备整点白的助兴。
大队上有一家人会酿一些高粱酒卖给村里人,楚墨染也跟着买了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