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科学证据
建造更多的质子衰变探测器,李青松是有这个能力的。
以一台质子衰变探测器需要约11万名克隆体来维持日常维护和研究计算,此刻,去除其余方面的研究,和工业体系的维持,李青松勉强还能再抽调出约3亿名克隆体投入到更多质子衰变探测器的建设与研究之中。
这便意味着约2700台质子衰变探测器。
如此一来,纵然质子寿命真的是1042年,李青松也同样能通过数量的提升,真切探测到这一现象。
但李青松始终没有忘记一点。
那便是,自己拥有远超普通电弱文明的工业能力。
同时,宇宙之中必定真正存在统一了强核力的强核文明。
那么这便引发出了一个悖论:如果质子的寿命真的如此之高,甚至于高达1042年,以至于需要数千台超巨型质子衰变探测器才能探测到质子衰变的话……
那些普通的电弱文明是如何突破的
不要忘了,就算倾尽全文明之力,普通的巅峰电弱文明也最多仅能支撑几十台巨型质子衰变探测器而已。
没道理普通的电弱文明能依靠几十台探测器产生突破,自己已经造了一千台,却无法突破!
这不合理。
这几乎便只能意味着一种可能性: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工业能力不足,不是质子衰变探测器数量不足,而是……
自己走错了路。
唯有这一种可能性,才能解释现在的情况。
那么,我现在的理论框架是错的么错在了哪里
审视着自己之前耗费数千年时间才研究出来,一点一点完善的理论框架,李青松心中微微多了一点茫然。
是质子根本不会衰变还是衰变模式与我之前预测的不同
强核力必定是可以与电弱力统一的,那么,这统一的模式究竟是什么
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不知道错在了哪里,也不知道哪里才是正确的方向。
自从费尽千辛万苦,暂时逼退智械天灾舰队,全力以赴进入到科技突破事业之中后,李青松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这一条路的艰难。
一边继续维持着上千台质子衰变探测器的运转,李青松一边抽调出大量的脑力,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思考与推演之中。
为了防止仅有自己一种思维模式导致思维死角的问题,李青松还命令每一名与此相关的蓝图科学家放下手中任务,全部加入到了对新框架的探索之中。
时间便这样一点一滴的流逝着,转眼间又是十余年时间过去。
李青松的探索一无所获。
他固然提出了足足三十几个新的理论体系以解释现有现象,但经过进一步的验证,这些理论体系最终被全部排除,没有一个能经受住实验的检验。
此刻,就算以李青松的心境,都忍不住有了一点焦急。
实在没办法不急。这三百余年的时间,是自己拼尽全力,机关算尽,乃至于赌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争取来的!仅剩下约200余年的时间,智械天灾舰队就将卷土重来,而自己此刻却被这一道障碍死死卡住,丝毫不得寸进,这让李青松如何能不急
不要忘了,下一次智械天灾舰队到来,它们必将已经恢复全盛时期的实力。同时,已经上了一次当,中了一次陷阱,下一次,自己的所有应对手段都将失效,不可能再是智械天灾舰队的对手。
便连逃走都逃不掉!
这一刻,李青松甚至于有些羡慕那些普通的电弱文明。
他们固然科研能力低下,工业实力弱小,甚至于仅能支撑几十座探测器的运转。
但他们有时间,可以慢慢来,可以一点一点的“磨”,一点一点的迭代优化慢慢提升。
自己却快要没有时间了!
时间便在李青松全力以赴的研究与推演中快速流逝着,转眼间又是十余年时间过去。
此刻,559号磁单极子探测器忽然间向李青松报告了一个全新的情况。
高灵敏度磁场探测装置显示,在过去的约2分钟之前,超流氦3的排列模式似乎受到了一点扰动。
其模式与李青松预测之中的磁单极子影响极为相似。
李青松精神一振,瞬间将所有空余的克隆体脑力全部投入到了这一方面。
工作在那一台巨型探测器之中的克隆体们密切检查着探测器在过去几分钟之前生成的所有数据,并将其分发到了众多其余科研机构里。
这规模庞大的数据在这一刻被分成了上亿个部分,上亿名克隆体如饥似渴一般,各自选择了亿分之一,迅速阅读并初步分析着这些数据。
另一部分克隆体则控制着超算,将各项数据输入,展开计算。
刹那之间,一亿多名克隆体的大脑如同一台分布式超算的计算终端,各自进行着当前的数据处理工作,并最终在李青松的控制之下汇总,集合了每一名克隆体的阅读与分析结果之后,又反馈回来。
上亿颗大脑便如同一颗一般,真真正正的如指臂使,没有丝毫延迟,没有丝毫沟通成本。
便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几天时间而已,李青松便完成了所有数据的解读与分析工作,并彻底排除了干扰项,得出了最终的,让李青松前所未有为之振奋、为之激动的结论。
这就是磁单极子!错不了!
上百万座氘氘聚变核电站产出氦3,无数名克隆体的建设与维护,日常研究与分析,在这一刻终于产出了丰硕的成果!
磁单极子真的存在!
在这一刻,众多科学谜题被李青松寻找到了答案。
李青松心中满是感叹。
这颗磁单极子极有可能诞生于宇宙初期。它拥有如同质子一般漫长的寿命,终日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之中游荡。
它与普通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极小,这让它具备了如同中微子一般的强穿透性。
它便这样在宇宙之中游荡着,游荡了上百亿年的时间。
它可能见证过宇宙的诞生,见证了第一代恒星的出现与迅速衰亡,见证了重元素的诞生,见证了一片片星辰凝聚成恒星又汇聚成河系,见证了宇宙之中无数次壮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