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东掠战略(上)

左路军从井径启程,进入常山郡,劫掠中山郡与河间郡。

这一路大军肩负着攻占常山郡,掌握冀州的门户。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能够在战略上占据主动,还能以此为跳板,进一步攻略冀州,甚至对幽州构成威胁。

更为关键的是,这次行动还可能为即将到来的代郡之战做好充分准备。

代郡对于李渊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

在刘宏去世之前,他必须将其纳入囊中。

一旦拿下代郡,就意味着控制了燕山这一关键地形,相当于打开了幽州的门户,对幽州形成居高临下的态势,从而获得战略上的巨大优势。

此外,占领代郡还能使太行山与燕山连成一片,让李渊在并州的防线变得坚不可摧。

这将大大增强他的防御能力,使他在面对敌人时更具底气。

凭借李渊大军的机动性,一旦代郡被攻克,他们只需短短两日时间,便可如疾风般长驱直入,直捣幽州的治所蓟县。

到那时,幽州便如同熟透的果实,唾手可得。

这便是李渊急于在刘宏死前拿下代郡的原因所在。

在大汉尚未完全陷入诸侯混战的混乱局面之前,李渊必须抓住张纯张举掀起的乌桓之乱,迅速建立起自已幽州的优势。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未来的纷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自已的野心和抱负。

中路军沿着滏口径一路向东挺进,直入赵国境内。

他们的目标并非攻占郡县,而是灵活机动地劫掠赵国的巨鹿郡、安平郡和渤海郡等地。

这支军队以劫掠庄园坞堡为主要手段,重点抢夺人口和粮食资源。

他们肩负着此次劫掠河北的重要使命。

而右路军从白径杀出,迅速进入魏郡。

他们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劫掠魏郡和清河郡,甚至进入青州地界,进入平原郡。

之所以要进入青州地界,是因为李渊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据他所知,青州黄巾军的大规模爆发似乎就发生在中平四年。

那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起义,据说参与其中的黄巾军多达百万之众。

虽然对于这个数字的准确性,李渊也无法确定,但青州黄巾之乱的存在却是确凿无疑的。

至于青州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如此众多的百姓纷纷加入黄巾军,这一点李渊并不清楚。

然而,他可以肯定的是,青州必定遭受了极其严重的天灾。

若非如此,又怎么会有如此大量的百姓甘愿投身于黄巾军呢?

面对如此庞大的黄巾军势力,李渊作为大贤良师,深感有责任去接应他们。

他计划将这百万青州黄巾军接入并州,与从河北劫掠而来的粮食相互配合。

如此一来,他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不仅如此,收复河套地区也将变得轻而易举。

因此,李渊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块到嘴的肥肉。

哪怕只是咬上一口,带走二三十万的青州百姓,对他来说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情况允许,右路军甚至可以越过黄河,对中原地区进行袭扰。

这一路军队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混乱和恐慌,通过这种方式来掩护中路军的行动,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劫掠任务。

此外,右路军还要尽可能地阻挡大汉从南方增援过来的汉军,为整个战略行动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与此同时,他们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那就是扰乱中原地区的局势。

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关键就在于挑起泰山军出山。

泰山郡内,其实隐藏着大量由黄巾军转变而成的泰山军。

不过,与黑山军不同的是,泰山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首领来统领全局。

目前,泰山军实际上处于各个头领共同治理的状态,他们只是对外统一打出了泰山军的旗号而已。

李渊通过这些年来与商队的接触和交流,收集到了许多关于泰山军的情报。

据他所知,泰山军的成员大多是当初中平元年兖州黄巾军和徐州黄巾军的残部。

在被皇甫嵩击败后,由于皇甫嵩急于进军河北战场,无暇顾及这些黄巾军残部,因此他们得以逃过一劫。

这些残兵败将们纷纷藏匿于泰山郡中,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他们效仿黑山军的模式,成立了泰山军。

然而,与黑山军相比,泰山军始终未能选出一个公认的领袖人物。

据李渊所知,目前较大的首领至少有五六个之多,他们每个人麾下都拥有两三万部众。

然而,这些部众中的大部分其实都是老弱妇孺,他们藏身于泰山之中,以躲避战乱。

与黑山军类似,这两年来,黑山军也从未派遣使者前来拜见李渊这位黄巾军的大贤良师。

这就好像李渊这个大贤良师完全不存在一样。

不过,李渊心里很清楚,对方既然自称为泰山军,那就意味着他们有意与黄巾军划清界限,不再承认自已是黄巾军的一部分。

如今放眼整个天下,仍然高举黄巾军旗帜、并且还有一定规模的,就只剩下汝南地区的黄巾军了。

这支黄巾军的主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当初彭脱所部兵败后,逃入山林的黄巾军残部;另一部分则是南阳黄巾军在战败后,从宛城逃出的残部。

这两部分黄巾军残部加起来,人数大约在四五万左右。

然而,由于这些黄巾军势力过于分散,分布范围太广,难以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和影响力,所以他们也只能继续打着黄巾军的旗号,勉强维持而已。

并且还时常与他这个大贤良师派遣使者来往。

毕竟李渊的军队里,有一部分人是当初彭脱战败后,他手下的残军败将。

这些人通过擐辕关,被李渊的大军收编了。

所以还有着联系。

现在这天下各地都有起义军,李渊要想调动他们可不容易。

比如黑山军、泰山军,还有离李渊比较远的汝南黄巾军,这些军队都很难听从他的指挥。

尤其是黑山军和泰山军,它们已经形成了自已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