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活人的名字比死人硬
夜色如浓稠的墨汁,泼洒在长安城的屋檐上。
孙思邈提着药箱,急匆匆地赶到东宫别院,徐惠的寝宫外,宫灯昏黄,映衬着他凝重的脸色。
“孙道长,我家小主的情况如何?” 贴身宫女小心翼翼地问道。
孙思邈摆摆手,示意她噤声,径直走入内室。
徐惠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呼吸微弱,却有一种诡异的平静。
孙思邈伸出三指,搭上她的脉搏。
一瞬间,他如遭雷击,猛地缩回手,仿佛触碰到了什么禁忌之物。
“这……这不可能!” 孙思邈喃喃自语,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徐惠的脉搏,竟然停了!
但她的心脏,却仍在跳动!
而且,那跳动的节奏,并非人的心跳,反而像是……地宫深处传来的低语,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规律。
他定了定神,从药箱中取出一根细长的金针,缓缓刺入徐惠的心窍。
金针入体,没有丝毫阻碍,仿佛刺入了一团空虚。
突然,孙思邈眼角一跳,他看到金针的针尾上,竟然浮现出细小的文字,如同鬼魅般闪烁不定:
“庚字号坑,三层暗道,通曲江池……”
孙思邈猛然醒悟,徐惠已经不是病人,而是一个被某种力量操控的“记忆中继站”,一个传递信息的活人工具!
“好狠毒的手段!” 他咬紧牙关,
他环顾四周,确定无人窥视,一把掀翻了药炉,将里面的药材倾倒在地。
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庞。
“不能再用这些药材了,它们只会加速她的衰竭!”
他从火堆中捡起一根烧红的银针,用颤抖的手在地上熔成一枚铜符,然后用锋利的石块在上面刻下四个字:
“传声勿息”
他将铜符藏在袖中,走出寝宫,对着等候在外的柳如意招了招手。
“柳姑娘,你过来,我有几句话要交代你。”
他压低声音,将铜符塞入柳如意的手中,叮嘱道:“如果徐惠突然开口说一些你听不懂的陌生话,立刻将这枚铜符贴在她的眉心,或许能延缓三刻。”
柳如意不明所以,但还是紧紧地握住了铜符,重重地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一处偏僻的匠户棚里,赵元安已经昏睡了整整七日。
自从上次在太子府外见到李承乾后,他就陷入了昏迷,仿佛被抽走了灵魂。
突然,在子时时分,赵元安猛地坐起身,双眼圆睁,如同厉鬼一般。
他痛苦地呻吟着,双手紧紧地抓住自己的后背,仿佛要将什么东西从身体里剥离出来。
只见他的背脊上,一块块血痂脱落,竟然浮现出一幅全新的地图,一幅比之前更加详尽的地宫地图!
武七娘一直守候在赵元安的身边,看到这一幕,她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立刻召集人手,按照地图上的指示,前往曲江池畔挖掘。
“挖!给我挖!一定要挖出真相!”
在武七娘的指挥下,匠户们挥动着锄头,夜以继日地挖掘。
终于,在曲江池畔,他们掘出了一段尚未塌陷的石道。
石道内,散落着无数工匠的遗骸,以及半卷残破的《地宫营造图》。
图纸上,赫然标注着一行小字:“天雷前七日,工程未竣……”
消息如同瘟疫般迅速传开,长安城的百姓们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太子那天放‘天雷’,炸死的不是魏王,而是活生生的工匠啊!”
“太惨了!那些工匠都是为了修建地宫而死的!”
“李承乾根本就是个杀人狂魔!”
李承乾正在东宫焦躁地踱步,听到这个消息,他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该死!是谁走漏了消息?”
他立刻召来薛仁贵,语气阴冷地命令道:“派人守住曲江池,不准任何人靠近!但是……不准说是我的命令。”
“属下明白。” 薛仁贵领命而去。
太史令李淳风夜观星象,发现“天市垣”中的“列肆”星群大乱,这对应着人间市井的民声鼎沸。
他深知事态严重,立刻入宫求见李二。
“陛下,臣夜观天象,发现民怨沸腾,恐有不祥之兆。” 李淳风跪在地上,语气沉重地说道。
李二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冷冷地问道:“朕已经下令封碑、删名、焚档,为何民怨仍然难以平息?”
李淳风叩首道:“陛下所为,皆是治标不治本。如今万民口耳相传,已成‘口述天条’。堵不如疏,若再强行镇压,恐酿成‘民气反噬’。”
李二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问道:“那你说该如何?”
李淳风再次叩首,说道:“臣请陛下立真碑,赦旧罪,将‘清源’改为‘清冤’。否则,不是太子毁您,是民心自毁。”
李二沉默不语,殿内一片死寂。
在掖庭的洗衣房里,柳如意正在默默地洗着衣服。
突然,她感到喉咙一阵发痒,忍不住咳嗽起来。
紧接着,她竟然不受控制地唱出一段哀歌,那是一段关于地宫的古老歌谣,歌词中详细地描述了地宫的结构和工匠的遭遇。
她惊恐地捂住自己的嘴巴,想要阻止自己继续唱下去,却发现根本无法控制。
“我……我在唱什么?”
一旁的陈阿姆一把抓住她的手,激动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我孙儿昨夜也唱了这段!你们徐才人……还在说话?”
柳如意惊恐地想要逃离,却突然感到眉心一阵发烫。
紧接着,徐惠的声音从她的口中传出:
“曲江池下,有门未闭……”
柳如意颤抖着从怀中取出孙思邈所赠的铜符,贴在自己的眉心。
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
她瘫坐在地上,浑身无力,明白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活传声筒”,一个被徐惠的意识所控制的傀儡。
曲江池,有门未闭,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长安城西市,人潮涌动,喧嚣无比。
一个衣衫褴褛的盲童,拄着竹竿,缓缓地走在街上。
他吟唱着一首古怪的歌谣,那歌谣的内容,正是地宫的建造名录。
在他的身后,跟满了好奇的孩童。
他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场风暴的中心。
李承乾微服站在人群之外,面色阴晴不定,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他必须要亲自去查清楚。
李承乾眉头紧锁,如同一把拉满的弓弦,随时可能崩断。
西市的喧嚣如同潮水般涌来,却无法淹没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那盲童的歌声,每一个字都像是烧红的烙铁,狠狠地印在他的心上。
几个狗腿子官差冲了上去,凶神恶煞地就要抓人:“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给我拿下!”
“孩子唱歌也犯法?你们这些狗官,欺负瞎子算什么本事!”百姓们也不是吃素的,瞬间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怼了回去,唾沫星子差点没把官差淹死。
就在这时,盲童猛地抬起头,空洞的眼神直勾勾地“看”向李承乾,那是一种超越视觉的锁定,仿佛穿透了他的伪装,直抵他灵魂的最深处。
“庚三七九,不是死人,是活证。”
李承乾如遭雷击,脑子嗡嗡作响。
庚三七九,那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地宫暗语,是那些枉死的工匠的编号!
这个盲童,怎么会知道?
他不敢再待下去,如同见了鬼一般,转身没入人潮,落荒而逃。
“叮!”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如同催命符般响起,李承乾眼前浮现出一行冰冷的文字:“检测到高密度信息传播节点……来源:民间口传网络。”
李承乾苦笑一声,抬头望天,喃喃自语:“原来如此……我费尽心思搞科技,殊不知,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这时,一个孩童拉了拉盲童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道:“老爷爷,您刚才说谁是活证啊?”
盲童摸了摸他的头,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缓缓说道:“天机不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