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全球化经济】
“什么条件?”徐洛问道。
虽然他设想过当局或许会出很多苛刻的条件,不过如果当局不亲口说出来,也不好猜测。
张仲谋道:“虽然说是有一个条件,但其实可以分为几点来看。
1、除非获得政府同意,否则天下不得持有超过35%的股份。
2、天下不得向台积电提出收购。
3、从今年起,截止到十年后,也就是1997年前,天下不得变卖手中的股份。
4、天下没有任命独立董事长的权利。”
从表面上看,这就像是找一个长期饭票,但又怕饭票跑路而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但这是当局不得不捏着鼻子谈的协议。
不引入天下,整个台湾都找不出这样拿钱果断的企业。
哪怕那些官员到处动员,台湾的企业对投资半导体都没什么想法,甚至还一大堆的借口。
但当局又没那么多钱,想要快速建立起一家现代化的公司,尤其是半导体,需要的是海量的资金。
李国鼎为解决台积电的资金,绞尽脑汁,才说服政府开发基金投资一亿美元到这家合资公司。
然而一亿美金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天下张嘴闭嘴就是几个亿,完全符合钱多人傻的设定。
可因为港九事件后,李国鼎等人又怕天下拿这种事要挟,所以才出台如此苛刻的条件。
这样一样,如果天下真的要增持股份,十年内也就不需要担心会以退股为威胁,反而还能绑定一个有钱的投资人。
听完张仲谋的话,徐洛沉吟片刻,道:“好,我答应。”
虽然他们有过墙梯,但自己也有张良计。
你不让天下持股超过34.5%,我就以ACC和黑石持股台积电。
甚至还可以注册几个套娃公司增持股份。
张仲谋无奈道:“我也只是一个传话的,这些决定都是上面做,所以谢谢你的谅解。”
“天下做生意只为了赚钱。”徐洛道,“如果我说为了推动人类的进步,那未免太假,所以我没理由不答应。”
既然双方都没有意见,便开始签署协议。
天下将台积电的股份增持到34.5%,同时要按照持股比例,要在下个月底前将剩余的资金注入。
整体算下来,天下持有台积电34.5%的股份也就花了不到七千万美元。
而台湾开发基金的一亿美元只拿到48.3%的股份。
看起来还是很划算。
不过也就站在徐洛提前知道的立场,才会觉得划算。
如果是王永庆等人看来,他们并不会花这么多钱。
甚至几百万美元的投资都不想出。
双方签署协议后。
张仲谋接着道:“我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家世界级的公司,所以,所有的一切都要按世界级高标准来。”
“现在最大的困难有三方面:第一,foundry代工厂这种模式相对于原先的idm是一种颠覆,设想是好的,让代工厂可以更专业高效的干芯片中最脏最累的活。”
“但这需要让那些芯片设计公司把设计方案和图纸给代工厂,信任是一个问题。”
“另外代工厂是否能很好的完成设计的要求,也是芯片设计公司所担心的。”
他脸上带着无奈的笑容,“坦白说,如果我还在美国的话,突然有这么一家公司来找我,我肯定也不会相信。”
徐洛接过话茬,“不错,要改变现有的模式很难,只有把所有问题都解决,让客户尝到甜头才有成功的希望。”
“所以台积电需要等待一个机会。”张仲谋道,“我希望你能够帮忙一起解决,虽然你是股东,但想要赚钱的话,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只怕会要很长时间才能赚钱。”
张仲谋热衷跟徐洛合作,倒不是天下的钱特别多。
而是天下还有Arm芯片公司的原因。
如果天下愿意将生产芯片的公司交给台积电,那台积电就可以积攒起口碑。
出去和别人谈生意也能够取得信任。
徐洛道:“你接着说还有什么困难。”
“第二困难时要建立世界级的公司就需要世界级的人才,但现在的的台湾去哪找这么多晶圆加工领域的人才?”张仲谋自己先摇头。
徐洛问他,“如果从美国挖人呢?”
“从美国挖人背井离乡来台湾对于一个刚成立没多久的公司同样很难。”张仲谋道,“哪怕开出再多的薪水也很困难。”
“第三个困难是什么?”
“当前的半导体行业正处于萧条。”张仲谋说道,“市场上并没有太多业务需求,更别说这种新的模式。”
“因此我们的起步很困难,而且还要一一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天下还做好输血的准备。”
听他这么坦诚。
徐洛笑着问道:“这还没开始,你就叫我做好心理准备?”
“我总不能跟你说我们下个月就要赚钱,或者是明年就要赚钱吧
?”张仲谋也跟着一笑,“正如你在演讲说的那样,任何一项创新,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确实如此。”徐洛道,“虽然我也有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但目前那些芯片还不受主流市场的欢迎,即便是拉到台积电来生产,也未必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所以我认为英特尔是最合适的,因为他在行业内的名气很大,如果能得到英特尔的认证,直接就相当于获得名企的背书,这将对公司的业务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你说对了。”张仲谋点头,“我与英特尔的格鲁夫有些交情,看他能不能给我一点面子,但天下的面子也很大,希望你这位股东也能帮帮忙。”
徐洛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既然要赚钱,我也不能躺着分钱。”
对于台积电的发展模式,两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何况现在大家的利益也是一起,所以聊了很多相关话题。
对于徐洛的台湾之行。
目前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增持台积电的股份,另外还顺带打响天下和自己的名气。
因为他现在的报道还在报纸上刊登。
不少报纸的头版都是他那张帅气的脸庞,还有那句【全球化经济】概念。
【全球化经济】刺激着一大批的台湾企业。
也刺激了当局的心。
俞国华派人送来请帖,邀请徐洛一起吃个饭。
因为此时的俞国华也被【全球化经济】这个概念刺激得不轻。
或者说,他被那些想要外出投资的台企刺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