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第 33 章

显然, 胤禛也是个不耐烦说场面话的人,应付几句全了大庆皇帝的面子后,便开门见山道:“阿弥陀佛, 施主想问什么,请不妨直言。近日天气变化异常,恐有严寒霜雪将至, 贫僧还需要时间做一些准备。”

柔嘉给胤禛投去了一抹赞赏的目光, 他可真勇, 竟然当真直言不讳, 也不怕大庆皇帝翻脸发怒。

大庆皇帝脸色确实沉了几分,待听完胤禛最后一句话, 他顿时眉头紧皱丶怒瞪双眼,威严尽露无遗。他目光逼视着胤禛, 声音压低,语气里透着淡淡的危险:“大师的意思是,朕的大庆, 马上又将有雪灾发生?!”

屋里站着的几位大臣几乎t都是一脸的惊讶愕然,唯有一位紧锁着眉头,神情若有所思。

柔嘉不着痕迹多瞧了那人几眼,只见他身形瘦高挺直,眉目清正, 眼神坚定, 仅从面相上来看,这人应是个心存正念且颇有主见丶意志坚定之人。

看来,大庆皇帝手底下, 还是有几个隐藏着的好官。难怪,朝廷的赈灾行动虽然缓慢丶效率低, 但却一直断断续续在采取行动。想来,那些个少数的好官,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气吧。

大庆皇帝眼神充满压迫感的紧紧盯着胤禛,企图以此击破胤禛的“谎言”,让其改变说辞。可他的心里,已经倾向于相信胤禛。

大庆皇帝忍不住在心底哀叹:难道真是天要亡了朕的大庆吗?旱灾丶水灾接着躺的来,还嫌不够狠?竟然还要加上雪灾!上苍是想把大庆所有的百姓,都折腾死吗?

大庆皇帝心里气急败坏,怒号着:明明不是朕的错,朕却要接二连三的下罪己诏!可恶至极!

大庆皇帝心里纷乱的情绪翻涌着,脸色越发冷凝严峻,他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整个人越发显得威严而不可侵犯。

但直面其威压的胤禛,却是半点不惧,他依旧气定神闲地坐着,不卑不亢丶从容淡定,一双漆黑地凤眼沉静如水,仿佛看不见怒火沸腾的大庆皇帝。

若是换了朝堂上任何一个大臣,亦或者任何一位皇子,恐怕他们此刻都已经双膝跪地,诚惶诚恐地请罪求宽恕了。

胤禛慢条斯理地站起身来,流畅自然地打了个佛礼,语调平缓地说道:“阿弥陀佛,天灾无常,人力有限,风雪寒霜将至,还请施主早做准备。”

顿了顿,他擡眸直视着大庆皇帝,语气坚定地说:“贫僧所言非虚,施主若是心存疑虑,何不召集擅长此道的人,一同前来商议?”

时间不等人,若非皇帝出手,能最大程度调动大庆境内百姓们的积极性,胤禛才不愿说这么多废话。

他一直欣赏的,就是那种雷厉风行干实事的人,最讨厌那些只知道耍嘴皮丶爱掰扯些鸡毛蒜皮小事的人。同样,凡事都喜欢追根究底,还迟钝多疑的人,也是他不喜的。

大庆皇帝扫视一眼站成两列的臣子,神情已经恢复正常,威严十足而高深莫测。

“几位爱卿,你们如何看?”

屋里的八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几乎人人都在迟疑。这种时候,若没有人主动出列,那就只有以职位高低的顺序,依次发言了。

柔嘉原以为她看好的那个好官,会主动站出来说些什么。万万没想到,这人竟然还是个装糊涂的一把好手,他十分不起眼地站在人群里,表现的和大多数官员一致,丝毫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若非柔嘉恰巧瞥见了他先前若有所思的凝重,也会被他蒙混过去。

她倒是有些好奇了,等轮到这个人发言时,他会说些什么呢?

胤禛垂着眼眸,静静地听着大臣一个接一个的说着废话丶替着皮球。他算是看明白了,屋子里这几个朝廷大臣,并非不相信他所说的话,他们如此打太极似的一推二五六,不过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哪怕一丁点儿的责任和风险。

说实话,胤禛心里是有些失望的。毕竟这些臣子的表现,也侧面反映出了大庆皇帝的性格和行事作风。

正所谓,上行下效,仆情似主。一个大臣如此,还可以说是例外,一连几个大臣都这样,那就很有问题了。

难怪,朝廷对于赈灾的力度,时轻时缓,颇有一种静观其变的怠惰感。

胤禛微微皱了皱眉,短暂一瞬后又恢复一派淡然,他告诫自己:尽一份心力即可,切不可苛求太多。这里不是大清,这里的百姓,也不是他身为大清皇子的责任。

他愿尽己所能救助难民,一是为了心安无愧,二是为了历练任务丶系统积分。这里的一切人丶事丶物,都不该成为他不能卸下的责任。

这一刻,胤禛的心情与柔嘉先前所思所想,几乎是一致的。他在提醒着自己,要保持清醒,任务也好,救人也罢,都不能成为左右他们选择和行动的枷锁。

前面几位大臣的长篇大论,柔嘉只浅浅听了一耳朵,就抛之脑后。套话和大饼,这两样东西,她阿玛和师父,都挺会。

轮到瘦高个大臣发言,柔嘉顿时来了精神,坐直身子,无意识地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期待模样。

“陛下,微臣虽不擅观气象之变化,但也知道寻常饿早秋天气是什么样,秋季本应多晴朗天气,秋风也是凉爽宜人却无寒冷之气。可近日来,陛下御架所经之地,多次遇见秋风骤起丶却无秋雨落的景象,这本就有些异常。”

瘦高个大臣停顿一息,悄然观察着坐在上首的大庆皇帝,见他面色平静若有所思,这才继续说道:“微臣自幼便有畏寒畏热的毛病,对气温的升降比较敏感,明显感觉到最近两日又比之前冷了三分。“

“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但如今秋雨未落,秋风却频起,天气还一日冷过一日。微臣这两日,也是心生担忧,唯恐有冰雪灾祸降临大庆。”

“今日听慧通大师所言,与微臣猜测一般无二。臣斗胆,恳请陛下尽早下令,让各郡县官员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及时组织百姓们预防冰雪寒灾!”

胤禛擡眼,看着站在客厅中央的瘦高个大臣,只见他朗声请求后,就是一套跪地磕头的动作,一副忠贞不易的模样,仿佛大庆皇帝不答应,他就不起身一样。

胤禛微不可见的点了下头,略带满意地看着瘦高个大臣,做臣子的,就该敢于建言献策。

柔嘉却微微拧了眉,心下暗道:就这?

大庆皇帝沉默片刻,站起身来,竟是又向着柔嘉和胤禛深深鞠了一躬,恳请道:“朕,恳请大师与道长出手,帮助大庆的百姓们,扛过这次严酷雪灾!”

胤禛冷了脸,柔嘉眯了眼,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反问道:“施主/居士想我们能如何帮你?”

他们可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不能阻止寒风过境,冰雪降临,也没法变戏法似的,拿出无数粮草丶物资,让百姓们能不挨饿丶不受冻!

这大庆皇帝不赶紧回去下旨,提醒百姓们及早储存过冬物资,却在这里“求佛拜道”,脑子还正常吗?

柔嘉手指忍不住颤动了几下,险些摸出一张寒冰符,提前让大庆老皇帝感受感受冰雪寒霜的洗礼!

柔嘉和胤禛的语气都挺平静,但大庆皇帝却察觉出了其中暗藏着的不满,但能做皇帝的人,脸皮绝不会薄!

他装作若无所觉,语气越发诚恳,“这西秦县内数万难民,皆仰赖着大师与道长,才得以重新安定下来。朕与大庆,也幸有二位相助,才免于一场灾祸。”

“朕即刻啓程返回皇城,定会尽最大努力,减少雪灾对百姓们的影响。朕听闻,许道长擅绘神符,且有一身精妙莫测的高深道法,不知道长能否有法,助朕一臂之力。”

柔嘉:……所以,你说了半天,就是想要白嫖几张符?

可惜了了,她的符篆面对无情雪灾,并没有多大用。

柔嘉挂起微笑假面:“居士委实高估了贫道的本事,贫道并无可以驱寒取暖的符篆,与之相关的仅有一道烈火符,但烈火符属于攻击性符篆,并无旁的辅助功效。为了安全起见,贫僧也不会将烈火符交予旁人使用。”

若是一个不慎,使用符篆的人因烈火符闯下大祸,那她后悔也来不及。所以,凡是攻击性符篆,柔嘉都不会转赠给旁人。

大庆皇帝略显失望,但同时也起了好奇心,想见识见识烈火符的威力。

“道长,不知朕是否有幸,能一观烈火符之威力?”

柔嘉不是马戏团的猴子,并不想满足每一个人的好奇心。烈火符本就针对鬼怪的攻击性符篆,可不是什么用来哗众取宠的小手段。

虽然系统背包里此刻有好几张烈火符,但柔嘉不愿意浪费掉,她笑着客气婉拒:“居士见谅,贫僧现下手中并无烈火符。”

她从袖中摸出两张平安符,“居士远道而来,贫僧赠你两张平安符,愿居士仁善,久保平安。”

大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觑着皇帝的眼色,迈着小碎步双手接过了柔嘉的符篆,小心翻看几眼后,才弯腰呈给皇帝。

大庆皇帝扫过几眼,只觉得这许道长的平安符,与一般寺庙里的平安符,也没甚区别。t那为何他的平安符有奇效呢?

疑惑一闪而过,大庆皇帝没敢深思,他道了声谢,倒也不曾贪心索求更多的东西。他转而看向胤禛,直言道:“慧通大师是有大智慧之人,西秦县数万难民,大师也能随意调度指挥,不知大师可有应对雪灾的良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