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舶来物番薯
萧月卿前脚进了云光阁,叫倚梅去找个瓶子把几枝山茶花插起来。
画竹伺候着她换衣裳,换了身鹦鹉绿宝相纹的窄袖小袄,下头是鹅黄百褶绣折枝花裙子。
打散了发髻,重新弄了个半梳半批的,上头是个单髻,底下一半头发,用葱绿绣鹅黄小花的发带绑起来,这发带还是上回与崔阑一同出门去逛买的。
将将收拾好,就听外头禀告,说张旭来了。
萧月卿让人进来说话,她自己也出去外堂,见了张旭,他这回走得远,人黑了些,但瞧着是精神的。
张旭照旧行礼问安,萧月卿让他坐着说。
“殿下,属下这回去了东边,一直到了临海的地方,那边海运码头要大的多,有不少舶来品在码头交易,偶然间发现了此物。”
说着从竹篮里拿起一个外皮紫红,还带着泥土的块状物。
“这是何物?”
“回禀殿下,此物名叫番薯,船上的人说这东西既能当饭,又能当菜,行船最是经得住放,属下好奇,便买了些尝尝,口感软面,还带有甜味。”
萧月卿听得神思一动,当即问,“这东西可好养活?产量如何?”
张旭笑道,“据说产量颇高,广耐贫瘠,谓之一造番薯半年粮。”
这也是他此番匆匆赶回来的真正目的,当日尝了之后,他便把船上剩余的都收了,用米面和他们换。又奔走几日,问了好些船只,能收的都装车弄了回来,约摸有个八九车。
萧月卿听了这话,再也坐不住,站起来道,“你带上东西,随本宫进宫,将此事禀明陛下。若做的好,那可是大功一件。”
前院来禀车马已经备好,萧月卿跨出公主府的门一看,崔阑已经在车驾旁边候着。张旭自然是不与公主殿下同乘的,他自个儿骑马。
崔阑也骑马。
萧月卿时不时就要看一眼放在车厢里的篮子,心里有些激动。
入宫直奔文华殿,萧承昭听了来意,当即叫内阁几位老大人,及户部侍郎郭玄前来一同议事。
张旭又把番薯的情况说了一回。
郭玄拿着个番薯仔细看,“若此物当真高产,又便于种植,那便可在大邕推广,说不得日后便可多一种粮食作物。”
内阁首辅杜尹山也道,“如此也是造福百姓了,只是不知此物味道如何?”
萧承昭对丁福一招手,那便就有小内侍奉了托盘上来。
“这是朕方才叫他们用水煮的,诸位大人尝尝看。”
几位大人拿过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掰开,露出里头橙黄色的瓤,咬一口,竟十分绵密香甜,最重要的是,这东西的口感,一吃就知道是能顶饱的!
杜阁老赞道“此物甚妙!”
郭玄同几位老大人,看张旭的眼神都热切了起来,把他团团围住,问番薯如何育种,哪季栽种,产量几何等等。
最终由萧承昭拍板定下,由户部尽快拟个章程出来,把一干问题都弄清楚了,做好来年开春,便在大邕各州推广种植番薯的准备。
而张旭则是奉命到东边临海的地方,继续收买番薯,本着有多少收多少的原则,反正尽可能多收。
郭玄对此事也很是上心,召集了专管农事的农务司大小官吏商议,让他们召集有经验的农户,实验育种、栽培。
不过十来日后,农务司便传来了好消息。说是有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将番薯切块后育苗成功,萧承昭听了这消息,当即微服至农务司查看。
只见经过切块的番薯,每一块上都长出了绿色的嫩苗,长势十分喜人。但老农也解释切块不宜过多,否则便会影响番薯幼苗生长。
萧承昭高兴,赏了几位农人,并命农务司官吏务必重视农事生产之事,日后若有其他农人或农户,发现了提升改良作物产量的法子,必须第一时间呈报,核验放赏。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又几日后,张旭返京,带回了二十余车番薯,这回不是用粮换,而是用银钱买的。
是从一位海运商人手里买的,对方问起,张旭只说大邕没有这样的吃食,他尝过一次觉得味道不错,决定买些一路贩卖至盛京,给达官贵人们尝尝鲜。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上回张旭收番薯的商船里,船上一个年轻船工许是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带了好几捆绿油油的红薯苗藤蔓来,想着说不准能卖出去。
他原本还准备待船抛锚后,下船在码头周围转转,看能不能找到张旭,没想到一下船就见张旭又在收购番薯。
把番薯藤埋在地里便能长番薯的事说了,当即愉快的同张旭谈成一笔交易,把他们那地方喂牲口的红薯藤卖了出去,小赚一笔。
此外,张旭此行还从海商手里收了不少珍珠,中等大小的木匣子满满两匣。
照旧先由公主殿下看过,两个匣子里的珍珠都是大小皆有,不一样的是,一个匣子里的基本是圆形或者椭圆的,另一个匣子里的就显得有些奇形怪状。
看来珍珠从海里采上来后,还是经过了基本的挑拣分类,听张旭说是不让挑,都是一整匣子的估价卖。
想想也是,若是挑着买,那大家都选那些个儿大圆润的,这些小的、还有那些长得奇奇怪怪的,岂不是卖不出去?
萧月卿挑了挑,先选了些拇指大小、圆润洁白的,想着留起来给母后和昭儿将来的皇后,各做一套头面,东珠嘛,与她们身份也配。
她自己也没选个大的那些,选了些淡紫、浅蓝这样颜色少见的彩珠,让送往颂雅阁。
这珠子做首饰嘛,主要还在一个巧上,也不是说大的不好,就以她这个年纪,她觉得选些小的,叫工匠们用上巧思,做些珠花钗子来戴就不错。
想了想又挑了一粒圆润的大个儿黑珍珠,心想给崔阑做个镶银发冠,应该是好看的。
倒是那一箱奇形怪状的珍珠,萧月卿看了许久,也不是丑吧,怎么说呢,蛮有意思的。这个像朵云,那个像叶子,还有像水滴、像鱼的,总之千奇百怪,但是也独一无二。
“这箱就请宋雅阁的师傅们多费些心思,好好镶嵌衬托一番,不拘着就做首饰头面,璎珞、项链、手串、坠子什么的都可以,主打一个独一无二,只此一件。”萧月卿道。
张旭美滋滋应下,心说倒与自己想得不谋而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