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番薯宴
晚间,张旭敲响向云的房门。
“我有东西给你。”张旭看着眼前的高个子。
向云也没问是什么,只毫不犹豫伸手,张旭忸怩半晌,拿出个络子放在他手心。
歪歪扭扭的,不好看。中间缀着的,是个珍珠?是……珍珠吧,但长得怪模怪样。算了,虽然不理解,但表示尊重。
向云一贯是木着脸,没有多余表情的,张旭也看不出他喜不喜欢。
只得继续道,“你也帮过我好几回,这个是此次去东边收的,你看,像不像一尾跃起的鱼?我当时瞧着挺有意思,便想着给你,络子是我自己学着打的,手艺不好……”
我瞧你这书生挺有意思。但这话不能说。
“去不去南楼吃酒?最近上了不少新菜。”
“啊?哦哦哦,那便去吧,这一趟回来,暂时没别的事,殿下说让我先不出去了,年后再说。”
“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向云问。
“殿下对我很好,银子也赚了许多,现下没什么缺的。”
“那你想不想做官?”
张旭道,“从前是想的,总觉得读书就是要修身齐家,施展抱负,可在殿下身边久了,打点生意,接待公主府的人和事,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我觉得现在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虽不是朝堂上的官儿,但在公主府里大小也算个官儿吧。”
“嗯。”
“你呢?你想不想再回到镇北军中?战场杀敌,想想就很热血啊!”张旭不由握拳。
“有什么好热血的?血确实是热的,但也腥。”向云看向矮自己一头的书生,“不如……”
“不如什么?”浓眉大眼的人转过来,一脸认真。
“不如老婆热炕头。”
书生不说话了,但耳朵发红。
*
还有不到半月便是冬至了。
早朝萧承昭问起,关于冬至节各部可有何章程,这是他登基后第一个节日,自然是要与民同乐,彰显皇家恩泽的。
但是这几日上来的折子,不是车驾游行,就是画舫游湖,还有什么烟花表演、礼炮齐鸣,哪里有一点儿与民同乐的意思了?
萧承昭把那些折子从御案上扔下去,“看看,都写的什么!全都是些劳民伤财的花架子!百姓能享受到什么好!”
“陛下息怒。”臣工们跪了一地。
萧月卿出列劝道,“陛下莫要生气,诸位大人也是参照前朝旧例拟的章程,陛下若有觉得不好的地方,慢慢叫他们改便是。”
萧承昭听了才道,“都起来吧。”
以前都是长公主唱红脸,陛下唱白脸的,如今姐弟俩角色互换,长公主唱起白脸来,竟也毫无违和感。
“礼部和光禄寺若是不懂得怎么办事,不如回府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来。”萧承昭道。
此话一出,礼部侍郎崔互同光禄寺卿汗都要下来了,只能垂头齐声应是。礼部尚书曹勉之已于月前致仕,这责任就落在了崔互头上。
散朝后,光禄寺卿苦着个脸缀在队伍后头,吏部尚书宋临越过他身边。
“周大人,长公主与陛下一同长大,最懂陛下心意,若你真不知道这冬至节该怎么办,不如去求长公主指点一二。”
周觉明闻言如醍醐灌顶,恭恭敬敬对着宋临行了个揖礼道,“多谢宋阁老指点。”
匆匆回家换了身常服,又从库里挑了礼品包好,就往去长公主府了。
周觉明想着今日能不能进公主府的门还未可知,但怎么也得先将礼奉上。
没想到到了府门前由侍卫通禀一番,就有内侍带他进了前院花厅,叫他在此处稍坐。
不多时张旭就来了。
“周寺卿见谅,殿下事忙,但她一早便吩咐过了,若是您来了,便叫我代为转达。”
周觉民连忙站起来道,“家令客气,公主殿下赐教,下官洗耳恭听。”
张旭道,“周寺卿坐吧,殿下说了,冬至在即,各位大人只想着如何彰显皇家威仪,却忘了: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陛下登基后第一个节日,自然是希望为百姓做些实事,与民同乐的,所以照旧弄些花样子可不行。”
说到这个周觉民便犯了难,光禄寺一向是掌皇家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之事,哪里懂得这个。
张旭也不卖关子,“周大人想想,陛下不久前叫农务司专程研究那海外舶来之物番薯,足以说明陛下重视农事。
不瞒您说,那番薯便是在下奉命去收购的,如今第一茬已经育苗成功种下,除了薯种,还剩不少,若是能借着冬节之名,在盛京城里办场番薯宴,既全了陛下与民同乐的情谊,又能为朝廷来年推广种植番薯打下基础,岂不是两全其美?”
周觉明激动的站起来,“多谢家令,多谢长公主,下官受教了。略备薄礼,不成敬意,还请殿下笑纳。”
张旭倒也没有推脱,代为收下了。
周觉民匆匆的来,又匆匆的走,这回有救了,得赶紧回去写成折子,呈给陛下。
送走周觉明,张旭便去云光阁向公主殿下复命。
萧月卿问送的什么,画竹就把盒子打开,小心翼翼把里头东西托着拿出来,是个约摸一尺长宽的多彩玉雕摆件,雕得是蝶戏牡丹,俏色运用的恰到好处,还挺漂亮,萧月卿当即叫人摆在多宝架上了。
到了冬至这一日,城中早早在宽敞的朱雀大街搭好棚子,设了锅灶,也提前一日叫京兆尹和五城兵马司张贴了文书布告,言明冬至节当日,陛下下令办个番薯宴,百姓们都可来参加。
有不识字的问布告上说了什么。
那识字的就道,“陛下说明日要在这里办番薯宴,可以来尝尝,顾名思义,番薯宴,大概是用番薯做的各式各样的菜色。”
“不过这番薯是何物?倒是未曾听过。”
“是啊,没听说过呢,能好吃吗?”
“谁知道呢?到时候来吃一吃不就知道了。”
……
不出半日,盛京城里就传遍了,陛下明日要办番薯宴,都可以去尝尝那番薯是个什么味。
这番薯是个没听说的东西,这陛下冬至节办宴,百姓也能去吃,也是头一遭,大家都挺激动的,想着明日一定要早点去。
至于城外,不用专程告知,明日冬至节,许多人家都是要来城里割肉包饺子的,吃了饺子不冻耳,这是习俗,届时候一传十,十传百,不就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