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要不要给你父亲升官?
姜卫榕一直对长姐因为自己而入宫一事,耿耿于怀。
同时,他也不曾忘了对长姐的承诺。
“阿姐,明年我就要参加乡试了,如果能通过,便有了为官的资格。我一定努力,争取考过,将来帮阿姐,不让阿姐在朝中孤立无援。”
未及弱冠的少年,眼神坚定,这是他读书最大的信念。
姜姝瑶温声道:“去年的时候我就听阿娘说了,说你过了童试,读书十分刻苦。你读书上进,这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别把自己累坏。”
“还有,阿姐希望你为官,不只是帮阿姐这一个目的。一旦为官,你就要负起为官的责任,不能只为私利,你要想清楚了。”
入朝为官不是小事,姜姝瑶不想自己的阿弟本末倒置,更不想看他误入歧途。
在他想明白之前,如果他仅仅是为了成为她的助力而入官场,那她宁愿他去做他真正喜欢的事。姜家有她一个人背负这些就够了。
“阿姐,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不是一时冲动,这件事我已经想了五年。阿姐放心,他日入朝为官,我会做一个忠君为民的好官,不给阿姐丢脸。”
郭家那件事,不仅改变了姜姝瑶的人生轨迹,更影响了姜卫榕,让他迅速成长。
见他神色认真,姜姝瑶也就放心了。
“如果是这样,那阿姐支持你。”
“舅父好厉害。”
元启突然开口,并一脸崇拜地看着姜卫榕。
猝不及防被夸的姜卫榕不好意思了,“二殿下过誉了。”
姜姝瑶好奇问元启:“你觉得舅父哪里厉害?”
“舅父读书好,知道要做什么。”
“那你有没有长大后想做的事?”
元启摇头,有些挫败,“没有。”
姜姝瑶手伸过去摸了摸他头,“没关系,元启才刚开始读书,等你自己能够看很多书的时候,就知道想做什么了。”
“那我要每天多学五个,不,十个字!”元启立下豪言壮语。
元奕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作为他阿兄的小尾巴,马上兴奋地大声声援:“十个!”
在座的人都被他逗乐。
何氏笑着说:“有这两个小家伙在身边,阿瑶肯定不会觉得无聊。”
“阿娘说得是,有时候不但不会无聊,还会被他们吵得头疼。”
因为这次姜远和姜卫榕也来了,所以他们不方便在后宫久留,说话到晌午,他们也该走了。
姜姝瑶让枝意把她准备的东西拿出来。
“再过几个月阿玥就要及笄了,这是我给你的及笄礼,现在就送你吧。愿你岁岁常欢颜,年年永无忧。”
姜姝玥接过匣子,欣喜又感动。
“谢谢阿姐。”
姜姝瑶笑中带着泪意,“去吧。”
“阿姐,我们走了。”姜卫榕不舍。
“阿瑶,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们。”何氏转头抹眼泪。
姜远张了张嘴,最终化作一句话,“德妃娘娘,两位殿下请留步。”
“阿耶阿娘,你们也要多保重。”姜姝瑶牵着两个孩子的手送他们到长乐殿门外,看着亲人一步三回头,渐渐走出她的视线。
“阿娘,不……哭哭……”
元奕还不懂自己的阿娘跟今日来的这几人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看到姜姝瑶流眼泪就害怕了。
姜姝瑶止住泪水,快速擦了擦眼泪,对元奕露出笑脸。
“阿娘没事,阿娘是高兴的。”
晚上,萧睿来用长乐殿用的晚膳,陪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等他们玩累了,各自回去休息,才终于能跟姜姝瑶单独说话。
“今日见着家人了。”
“嗯,”姜姝瑶点头,“多谢皇上让妾的父亲和阿弟也能入宫来,妾和他们已经五年没见。今日一见,阿耶头上长出了白发,阿弟都长成男子汉了。”
“你阿弟的名字叫……”萧睿之前没有特意留意,一时叫不上来。
“姜卫榕。”姜姝瑶接话。
“他今年多大了,读书如何?”
没想到他会关心自己的家人,姜姝瑶回答道:“他还不到十九岁,明年便要参加乡试。”
“弱冠之年就能参加乡试,那他书读得不错,要是能到会试,朕就将他叫到跟前来看看。”
“那就得让皇上再等几年了,也不知道阿榕他有没有这个能耐,可以一路顺利进到会试。”
萧睿勾起唇角,“阿瑶这般聪慧,相信与你一母同胞的阿弟也不会差到哪去。”
姜姝瑶展颜,“皇上真会哄人,一下子将妾姐弟俩还有母亲都一起夸了。”
“朕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愿意哄的。”
“这么说,妾真是荣幸。”
萧睿捏着她腰间的软肉,“你才知道?”
姜姝瑶被他弄得痒痒,身子一软,顺势靠在他肩头。
萧睿另一只手把玩着她的纤纤玉指,“你父亲在太仆寺任闲职,要不要朕给他换个差事,升一升他的官位?”
姜姝瑶一愣,来不及思索他说这话的用意,是故意试探还是随意一说,连忙从他身上离开,坐正。
“后宫不得干政,妾本不该多言,但皇上既然问了,又是关于妾的父亲,那妾便斗胆说说心里话。”
萧睿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倘若皇上了解妾身父亲的能力,对他认可,觉得他能胜任其他政务,因此而升他的官职,妾会为父亲感到高兴。”
“但若仅仅因为他是妾的父亲,皇上想抬举妾的家人,妾便替父亲谢过了。”
“如果父亲没有那个能力,皇上升了他的官位,最后怕是会辜负圣恩,更甚至会误了正事。妾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相信父亲也一样。”
“父亲现在所任职务,虽被称为闲职,但父亲跟我们说过,他不会因为安排给他的事情不受重视就潦草了事,他会尽职尽责完成,对得起朝廷给他的俸禄。”
萧睿听到最后眼神已经变了,本来只是顺口一提,也没想给姜远什么要紧的差事。但经姜姝瑶这么一说,他的想法有些改变。
同时也对眼前人,有了新的认识。
“想不到阿瑶如此通透,对待自己的家人也能公私分明,让朕刮目相看。”
“皇上谬赞了,妾从小便听过一句话,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一个人若认不清自己的能力,去贪图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东西,只会害人害己。”
萧睿正色道:“能教养出你这样的女儿,朕相信长宁伯的品行也不会差。他能对所有交给他的事情都认真负责,那其他事情也一样能胜任。”
“此事朕会再仔细斟酌。”
“多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