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曹太医有消息了
自那日跟姜姝瑶提过她父亲的事后,萧睿就将此事放在了心上,命吏部取来姜远历年来的政绩考核册子。
翻看过后,果然如姜姝瑶所说,姜远为官十几载,做事从未出过纰漏。只不过他是因爵位受封官职,这么多年,官位就没怎么变动过。
萧睿也感到奇怪,姜远此人,除了知道他是长宁伯,在朝堂上竟没太听过他的名字。要不是因为姜姝瑶,萧睿也不会刻意关注。
姜远的女儿如今是德妃,本人身上又有爵位,政绩上亦无可挑剔,于情于理官职都可以往上升一升。
几日后萧睿宣姜远觐见。
姜远诚惶诚恐地来到御书房,“臣参见皇上。”
“长宁伯起来说话。”
“谢皇上。”
萧睿打量着略显局促的姜远,“长宁伯不必紧张,朕找你来,不过是想随便说说话。”
“是,臣,臣不紧张。”
虽然长女是皇上的妃子,姜远却不敢以皇上的岳丈自居。皇上而立之年,年轻帝王,却有着雷厉风行的铁血手腕,登基后,仅用三年就将因山南王夺位而混乱的朝堂肃清。
姜远此刻只有一个官职低微的臣子,在面见皇帝时,不自觉地惶恐与不安。
萧睿放下奏折,从书案前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端起茶盏,尽量表现得随意。
“长宁伯见了德妃和两位皇子,可觉得欣慰?”
姜远低着头,“谢皇上恩准臣见德妃娘娘和两位殿下,臣惟愿娘娘和两位殿下平安康泰。”
“那日朕跟德妃说起你的差事,才知你在太仆寺做事一直恪尽职守。”
“这都是臣应尽的职责。”
萧睿将茶盏放回去,“朝中光禄寺少卿一职空缺,朕有意让你任职。”
姜远惊讶地抬起头,忙拱手道:“臣愚钝,怕有负皇上圣恩。”
旁人若是得升官职,都是千恩万谢地跪下谢恩,这个长宁伯倒有意思,就像给他的是个烫手山芋似的。
“你放心,朕做这个决定并非看德妃的面子,而是认真考量过,觉得你能胜任此位,难道你认为自己不行?”
听到这里,姜远屈膝跪地,“臣谢皇上恩典,臣定当尽心竭力做事,不辜负皇上信任。”
对姜远来说,这是皇上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机会摆在眼前,他自然不能错过。
不愧是父女俩,还真是一个性子,非得这样说,他才肯接。想到姜姝瑶,萧睿不自觉嘴角上扬。
“起来吧,朕过两天便拟旨,你回去等着便是。”
“是,臣告退。”
出了御书房,姜远长舒一口气。从前自己求见皇上一面都难,如今因为女儿的关系,皇上主动召见他。
皇上虽说没有看阿瑶的面子,但若不是阿瑶,皇上恐怕不会考虑让他任职光禄寺少卿。
只要皇上是考量过的,不完全靠阿瑶的裙带关系,他就愿意接受。子女都在为了姜家的将来努力,他作为一家之主,更要撑起来。
阿瑶在宫中一个人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不易,不能因为他这个做阿耶的,让皇上看轻。
当晚,萧睿到长乐殿将此事告诉给了姜姝瑶。
光禄寺少卿是从四品,还有小部分实权,姜姝瑶自是高兴。
“妾多谢皇上对家父的认可和提携。”
“起来吧,”萧睿将她拉到身边,“朕今日算是知道你这个倔强的性子是随了谁了。”
不过见了姜远,他倒更放心用其做事。
——
月末,陈述来到长乐殿,给姜姝瑶带回一个消息。
“德妃娘娘,您让臣打听的曹太医,有消息了。”
姜姝瑶精神一振,马上问:“他人在何处?”
“他已经死了。”
“死了?!”
陈述点头,“在他回乡的那一年就死了,听说是病死的。”
曹太医的确是因病才辞官,可刚回乡就死了,该是怎样的急症?
人一死,当年皇后娘娘到底是不是因为劳累而致小产,就无从查证了。
姜姝瑶还想再做最后一次尝试。
“那他还有什么亲人?”
“曹太医的遗孀和两个儿子都在,不过据说他们在曹太医离世的第二年,就举家搬离了祖籍。”
姜姝瑶微微蹙眉,“陈太医,你觉不觉得这些事都太过巧合了吗?曹太医辞官回乡当年就病逝,他的家人在他死后第二年就举家搬离,连孝期都未守满。”
“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他们匆匆离开家乡?还有,他们去了何地?”
陈述听完说道:“家父所托之人在信中提到了一点,彼时他们家乡正遭受洪灾,搬走的也不止他们一家。会不会真的就是巧合呢?”
“至于去了哪,他们的同乡之人都不清楚。曹太医一家在京城生活了几十年,跟家乡人的关系早已疏远,走了以后没有与同乡联系。”
“为躲避灾祸搬走,也不是不可能,只是……”
姜姝瑶话锋一转,“按常理来说,这种情况下搬走的人家,等洪水退去后,都会再回去。毕竟那里是家乡,是生养他们的地方,有他们的田舍,重新修缮一番可以继续生活。”
“而曹家人却一去不复返,也无人知其下落。”
陈述这时也意识到不太对劲,“仔细一想确实蹊跷,曹太医还葬在家乡,他们就算到别处定居,忌日的时候也应该回来祭奠,但却没有人再见过他们。”
“陈太医,这件事还得再劳烦你,帮我找到曹家人的下落。”越是这样,姜姝瑶越想弄清楚。
“臣定当尽力而为,”陈述见她如此执着寻找曹太医的遗属,忍不住问道,“娘娘这么做,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跟曹太医有关吗?”
“我也不知道,只是我自己的怀疑。此事现在看虽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倘若真能查到些什么,将来关键时候就有大用。”
“事涉后宫隐秘,恕我暂时还不能同你说太多。”
不是姜姝瑶不信任陈述,而是事关皇后和温贤妃,若真像她怀疑的那样,事情就牵扯太大了。
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她不能往外透露,更不能让温贤妃觉察到她的动作。
不管她愿不愿意,她和两个孩子都已经成了温贤妃的眼中钉,温贤妃此人城府很深,她必须早做防范。
想要查清楚,还有一点是为皇后娘娘。
话说到这,陈述也就明白了,不再追问。只要是对她有用的事,他都会去做。
“娘娘放心,臣会秘密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