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要他们偿命
第260章 要他们偿命
刘辩喜悦到不知该用何表情,整个章德殿都回荡着他的笑声。
他朝郭嘉高兴的吩咐道:“宣三公九卿、尚书令荀彧、大司农丞荀攸、还有贾诩……算了,朝臣六百石以上的,都给朕叫来!”
“喏!”郭嘉立刻拱手。
他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从未见过天子这么高兴。
看来并州方向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大捷。
朱儁提醒道:“陛下,底下还有。”
还有?
刘辩再往下看,后面是关于各军的损失情况。
仅仅只看了几行,就让他脸上的笑容逐渐僵硬收敛,甚至慢慢阴沉了下去。
飞熊军损失近乎一半,狼骑被打残了。
张辽带走的八百人,最后只剩下几十人。
北路军孙坚部损失有三分之一。
丁原部尤其是徐荣部曲,两千人剩八十人存活,其子及全军将领战死,徐荣身负重伤。
这次不用朱儁提醒,刘辩再往下看。
一张白布已经脏的发臭,上面用木炭写着字,因为沾染鲜血的缘故,不少字迹被晕开,根本看不清,好在不是很影响阅读。
这是一封遗书,一个叫王虎的将领,知七星山难守,于胡人攻山前写下的绝笔信。
虽然最后成功守住了地方,还取得大捷,但他战死在了那里。
张辽自知短时间内难以回去,就将信随传令兵交到孙坚那里,孙坚亦是差不多的想法,就送了回来。
刘辩的视线开始模糊,还有很多类似王虎这样的人,他们大字不识一个,连绝笔信都写不出,甚至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名字都不会留下。
刘辩深深的吸了好几口气,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声音已然变得沙哑。
“皇甫嵩哪去了?朕要胡人偿命。”
……
北宫外热闹了起来。
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天子继位至今,第一次一连串的诏这么多朝臣入宫。
百官们收到消息,片刻不敢耽误的进宫。
三公处在最前端,他们有开府治世之权,每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朱儁突然抬着个伤号入京,从上到下,禁军、羽林军、虎贲军等一路放行,而且还打听到似乎是北线有战报传回。
应该不是败报。
如果是败报的话,尚书台已经调动北军和拟诏司隶北方各郡县组织防御了。
毕竟失去并州屏障,胡人的铁骑眨眼间就能冲入中原,不提早组织,在胡人的高机动性面前,说不定哪天他们还在睡觉,人家就杀到洛阳城下了。
就在大家猜测时,宫门打开。
章德殿容纳不下这么多朝臣议政,毕竟那里是帝王居所,后宫还有嫔妃,私下见见三公九卿,处理处理朝政还可以。
于是,百官的目的地,成了章德殿对面的章台殿。
刘辩暂时没有出现,招待百官的任务依旧是戏志才来完成,百官们议论纷纷,猜测天子用意。
倒是没什么人抱怨,反而心里窃喜。
天子对他们越来越重视,自从亲征回来后,一改曾经争锋相对的局面,摆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姿态,足以让人高兴。
半死不活的士人们,这些天都铆足了劲。
刘辩依旧没出现,他在章德殿,来到了徐荣的担架前。
还没掀开布,就闻到股恶臭,扯开布一看,此人脸上毫无血色。
朱儁在旁边想阻止已经晚了,犹豫一番,劝诫晦气的话变了。
“陛下,老臣听说陛下最近寻得一些良医,有些还有让人起死回生的本事……”
“治。”
刘辩点头,转身严肃吩咐:“着太医令张仲景,率一众太医诊治,治好了,朕赏千金,赐宅邸,不要吝啬花费。”
治不好的话,他要安排人打造上好的陵园将其安葬。
该省的时候省,该花的时候花,哪怕去向士人借钱。
吩咐完,刘辩不再耽误,转身道:
“摆驾章台殿。”
他大步往章台殿而去。
殿内倒是热闹,议论声站在殿外都能听见。
“陛下驾到!”
随着一道高喊,百官纷纷止住话语,起身相迎。
“臣等参见陛下。”
刘辩一路走上台阶,坐在最高的位置上,沉声道:
“众卿平身。”
大臣们直起身子,看见他面色的之时,心里咯噔一下,跳的厉害。
已经很久没看到天子是这样一副表情了。
上一次出现时……
王允左看右看,松了口气。
没见到天子剑,就说明事情不大。
结果没过一会儿,郭嘉恭恭敬敬的抱着剑走了过来。
“陛下,天子剑在此。”
百官这会儿开始跳的是眼皮了。
坏了。
早知道今日称病不来了。
“尚书令。”
“臣在。”
刘辩将信件拍在桌上,“念。”
郭嘉送到荀彧手中。
荀彧走出来,转身望着众臣,开始读了起来。
首先是并州大胜的战报。
按照以往,百官必定高兴的高呼天佑大汉。
但是今日现场居然陷入了沉寂当中,直到王允咳嗽一声,率先踏步而出。
“如此大胜,乃我大汉之幸也,天子圣明,国祚昌隆。”
百官跟着施礼,齐声高呼,呼喊道:
“大汉之幸,天子圣明。”
值得高兴吗?当然值得。
但是大伙心里门清,事不可能有那么简单。
刘辩发话了,道:“继续念。”
荀彧继续往下,宣布了各军损失情况。
百官们无动于衷,打仗就得死人,如此大捷,死一些大头兵算得了什么。
就是损失再大一倍也值得,还省得太多功勋,加重朝廷负担。
当他们听到徐荣部曲几乎死绝,全部将领战死,自己身受数箭,依旧咬住胡人的时候,稍微有了些动容。
又听到七星山上,狼骑一个个自刎殉国时,以及陷阵营打散了的事,心里升起一丝悲戚。
人和野兽的区别之一就是人是感性的,有三情六欲,有情感。
就算大臣们再冷血,此刻也不免触动。
不过这点触动,改变不了他们人生观念,过了今日该如何依旧是如何。
荀彧继续往下念,念到了王虎的绝笔信。
这封信读完,大臣们的面色总算变得沉痛。
刘辩环视全场,除了少数几个还算稳定外,至少大多都共情上了。
还好,不是一群冷血之辈。
而且他还看见了,有几人抹起眼泪。
最让他意外的是杨彪王允。
杨彪倒是还算正常,王允竟然抬袖擦了擦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