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实地考察

叶青云慢慢地将手机放回口袋里,仿佛那是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

当他的指尖离开手机的瞬间,原本微微颤抖的手指终于恢复了平静,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就如整个世界都变得安稳了起来。

就在刚才,他刚刚与师父王志正通完电话。

电话那头的王老不仅毫不犹豫地答应协调同门弟子前来支援,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初创的关键所在——要先把中医内、外、妇、儿这四大住院科室的架子搭稳,将辅助科室配备齐全,然后再逐步完善其他方面。

这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叶青云心中原本模糊的蓝图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潜力的未来,正等待着他去描绘和实现。

就在这时,陈景明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的思绪。叶青云回过神来,看到陈景明正微笑着看着他,手指碾过清单上发皱的边角,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快走啊,去东乡镇看看场地怎么样?”陈景明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似乎对这个场地充满了期待。

“正好趁这日头好,我们可以把之前盘算的科室布局再顺顺。”他接着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叶青云被陈景明的细致和热情所感染,不由得笑了起来。

之前因为杨科长的质疑而产生的那点滞涩,此刻早已烟消云散。

“陈叔说得对,我们这就去看看。”

叶青云爽快地应道,心中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叶青云开车载着陈景明沿着街边慢慢移动,午后的风卷着槐花香飘过来,混着远处菜市场的叫卖声,倒比办公楼里的空气多了几分烟火气。

路过公交站时,陈景明忽然道:“等医院开起来,得跟公交公司商量下,加个站点。不然患者从镇上过来,还得走半里地,下雨天更麻烦。”

叶青云点头应着,心里已经在盘算起住院部的窗户——方才陈叔说要大窗户,他忽然想起医技楼背面那片老树林,要是把儿科病房设在那边,孩子们躺在床上就能看见树影摇晃,说不定能少哭几声。

比亚迪车继续慢慢前进。

车窗外的景象如同电影镜头一般,缓缓地从宽阔的水泥路切换到了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

道路两旁的田埂上,玉米苗绿油油的,仿佛被大自然精心雕琢过一般,翠绿得让人眼前一亮。

田间,几个头戴草帽的农人正弯着腰,辛勤地薅着杂草,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朴实和勤劳。

“你看,前面那片红顶子就是了。”陈景明突然推了推身旁的他,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兴奋。

他顺着陈景明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三栋大楼矗立在一片开阔的土地上,楼顶的红色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

车子缓缓停下,两人便迫不及待地推开车门,快步走下车来。走近一看,这三栋大楼显然然没几年头了,依然给人一种沉稳而庄重的感觉。

青砖砌成的墙体,透露出一股老派的气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楼檐下,几簇顽强的瓦松依然生长着,为这座建筑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叶青云径直走到中间那栋楼前,停下脚步,凝视着眼前的这栋建筑。

他伸出手,轻轻地触摸着墙缝里长出的青苔,感受着那一丝湿润和凉意。

突然间,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微笑。

“陈叔,你说如果我们把门诊大厅的门改到朝南的方向,是不是正好能接住早上的第一缕阳光呢?这样一来,病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心情也会好很多。”

“而且,我们还可以在门口修几级缓坡,铺上防滑砖,这样无论是轮椅还是婴儿车,进出都会更加方便。”叶青云转头看向陈景明,眼中闪烁着光芒,似乎对这个想法充满了期待。

陈景明绕着楼转了半圈,指着西侧一块空地支吾:“这里搭个棚子,夏天能放几辆救护车。旁边那棵老榆树别砍,树干够粗,树荫底下能摆两张石桌,候诊的老人能下盘棋、唠唠嗑。”

“对,老槐树林可得留着,枝繁叶茂的,夏天能挡不少日头。中医内、外、妇、儿得挨着门诊大厅,省得病人绕路。”

“康复科的针灸推拿室最好能打通一间带小院的,院里种上艾草、薄荷,既方便晒药,天气好时在院里做艾灸,药香混着草木气,病人躺着都舒坦。”

“治未病门诊要僻静些,窗外种几竿竹子,屋里多摆些绿萝、龟背竹,让人看着心宽。”

叶青云不由感叹,”这三栋楼真是块好料子,陈叔,你瞧那青砖墙,虽然墙皮有些斑驳,骨子里结实着呢。靠东边那栋改宿舍,前后都有窗,夏天通风凉快,让大伙住得踏实。”

“中间那栋做住院部,楼前有片不小的空场,将来种上些月季、紫薇,病人散步时能看着舒心。\"

\"剩下前面那栋最实用,一层搁门诊和中西药房,再隔出炮制室,智能煎药机、药材架都能容下;二层放检验、b超,加针灸门诊和公共卫生科;三楼做手术室,四楼当药库,五楼作行政办公室,一点不浪费。”

两人一前一后上了二楼,踩着吱呀作响的木地板,阳光从老式木窗里斜射进来,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窗外的风拂过树叶,沙沙声顺着窗缝钻进来,倒有几分安宁。

叶青云站在靠窗的位置比划:“这里摆b超机正好,光线足,医生看屏幕不费眼。隔壁这间做针灸门诊,把隔墙拆了,打通成一大间,摆上六张诊疗床,中间用布帘隔开,既敞亮又不互相打扰。屋顶得装几盏柔和的顶灯,太亮了病人躺着刺眼。”

陈景明蹲下来敲了敲地板:“这木头板子得换,换成防滑的瓷砖,老人小孩走路才稳当。楼梯扶手也得加固,再刷层防滑漆,扶着踏实。”

正说着,陈景明手机忽然响了,是罗新林打来的。

陈景明接起电话,就听见那边爽朗的笑:“陈院,设备供应商我帮你联系好了,他们就派人过来实地测量,看看线路怎么走合适。”

“还有,我卫生局杨科长刚才跟我打电话,说招聘公告的模板已经弄好了,到时,我局和你院同时进行招聘。”

挂了电话,陈景明和叶青云对视一眼,眼里都亮得很。

说话间,太阳渐渐阳往西下,将医技楼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墙根下的野菊,在夕阳的余晖中绽放得正旺,它们那黄灿灿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给这片略显萧瑟的空地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叶青云凝视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想起了师父在电话里说的那句话:“把根基扎牢。”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他脑海中的迷雾,让他瞬间明白了许多。

他低头看了看脚下的土地,那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的味道,缓缓地流入他的鼻腔,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走吧。”陈景明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他回过神来,微笑着点了点头。

陈景明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一同朝着叶青云的车走去。

他们的影子在身后紧紧跟随,一步一步,稳稳地踩在地上。

“陈叔,我们明天下午和医院的同事开个会吧,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叶青云边走边说,他的声音在傍晚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

“好啊,这样也好,大家可以一起商量一下接下来的工作。”

陈景明表示赞同,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两人走到车旁,叶青云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