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土木竞速
寒风裹挟着雪粒,如同冰冷的沙尘,抽打在何成与露娜的脸上。
他们一前一后,沉默地从郊外打靶的雪原走回营地,靴子踩在压实的新雪上,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嘎吱”声。
方才那场无声的枪术较量与更加无声却尖锐的对话,让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那是一种混合着对抗、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基于绝对专业能力而产生的奇特尊重。
刚踏入营地医疗区的范围,蜂医便从帐篷里钻了出来。
他脸上没有通常报告坏消息时的沉重,反而带着一种哭笑不得、近乎荒诞的夸张表情,他搓着手,哈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一团团散开。
“啊哈!我们英勇的打靶英雄们回来了?”
蜂医用一种近乎俏皮的语气开口道,但这语气与他眼下的黑眼圈和疲惫的面容显得格格不入。
“正好,我这儿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按照经典流程,你们想先听哪一个?”
露娜和何成停下脚步,都皱起了眉头。
蜂医的状态明显不对劲。
“别卖关子,蜂医。直接说。”
判官的语气依旧冰冷,不带丝毫波澜。
“好吧好吧,判官大人还是这么没情趣。”
蜂医耸了耸肩,但脸上的那丝怪异笑容收敛了些,“鉴于坏消息通常更震撼,我还是先说坏消息吧——我们那位态度良好、差点就要和我们分享食谱的哈夫克俘虏,田边阳向二等陆曹,最终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我还是很感谢他的,至少他的死因描述起来并不需要我动过多的脑筋,想过多的专业词汇……非常简单,氰化物胶囊,经典款式,药效猛得很,走得相当……果断。”
“唉,很可惜,我尸检报告都没给他多写几个字。”
尽管早有预感,但这个消息还是让露娜的心沉了一下。
判官的面部肌肉似乎抽搐了那么一丝丝,但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那么……好消息呢?”
露娜追问道,她不觉得这有什么能称得上“好”的。
“好消息嘛……”
蜂医的眼睛闪过一丝技术工作者发现有趣谜题时的光,“我在给这位决绝的先生做最终尸检时,在他的左臂三角肌深处,发现了一点小小的‘赠品’。”
他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一枚米粒大小,做工极其精良的皮下植入式探测器。如果我没猜错,这玩意儿能持续监测佩戴者的生命体征、大概位置,甚至可能包括应激激素水平。”
他顿了顿,看着眼前两人瞬间变得无比严肃的表情,继续说道:
“所以,我们之前的审问,很可能一直在别人的‘视听’之下进行。‘猛虎’和‘白鹰’,恐怕从一开始就知道他还活着,而且被我们俘虏了。我甚至怀疑,就算田边先生自己没有勇气咬碎那颗毒胶囊,‘猛虎’那边,恐怕也有某种……嗯……‘远程协助’他闭麦的手段。现在,我们之前得到的所有口供,其真实性和目的,都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仔细斟酌了。”
“不过伙食方面,我还是比较信任他的供词。在这种地方说假话,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不是吗?”
这个消息,比俘虏死亡本身更加令人不寒而栗。
他们面对的敌人,其谨慎、冷酷和技术能力,再次超出了预估。
“植入物呢?”
判官立刻追问。
“已经小心取出来了。看起来还很活跃。”
蜂医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型生物危害袋,里面正躺着那颗微小的金属物体。
露娜接过袋子,对着光仔细看了看:
“交给我。这是我的强项。也许……我们能反向追踪它的信号源,哪怕信号微弱,也值得一试。如果能逆探出对方的位置……”
她的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尽管知道这希望渺茫,如同在暴风雪中捕捉一丝特定的无线电波。
“立刻去办!”
判官命令道,“但在那之前,你先跟我来。我们需要亲眼看看南线的防御情况,必要时我们也要举起枪来,保卫我们刚刚才拿下的城市。”
几分钟后,一辆装甲化的“猛士”越野车咆哮着冲出营地,碾过莫斯塔尔城区破碎的街道,向着东南方向(距城区约6公里)的机场方向驶去。
何成亲自驾驶,露娜坐在副驾。
车窗外的景象缓慢移动:
gti的后勤士兵和工程兵们仍在冒着风雪清理废墟,试图从断壁残垣中搜救出可能存在的幸存者或是回收可用物资。
而更远处,那片规模庞大的难民安置营区,此刻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令人不安的平静。
规整的集装箱板房和帐篷排列着,烟囱里冒着淡淡的炊烟,看不到几天前那种绝望的骚乱和冲突。
近期相对正常的补给发放,以及上次对山中匪巢的清剿行动(尽管损失惨重),似乎暂时压制住了恐慌,但也可能只是暴风雨前令人窒息的宁静。
那支神秘的“渡鸦”残部,或许真的被之前的围剿惊扰,暂时蛰伏了起来。
“猛士”车最终停在了莫斯塔尔机场南侧的前沿防御阵地。
这里的气氛与城区截然不同,紧张而忙碌。
只见乌鲁鲁庞大的、加装了工程模块的m-5外骨骼在雪地中格外显眼。
他正粗声粗气地指挥着几十名特战干员和不少后勤人员,如同一个暴躁的工头,督促着他们在冰天雪地中疯狂加固工事。
“快点!快点!没吃饭吗?哈夫克的炮弹可不会等你们磨蹭!”
“把反坦克壕再挖深半米!雪堆上去有什么用?一炮就炸平了!”
“机枪堡!那个射界!给老子清空!你想打着我们自己人吗?”
挖掘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履带在冻结的土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特战干员们跟着乌鲁鲁一起,用铁锹、镐头,甚至外骨骼增强的力量,拼命挖掘着冻土,垒砌着沙袋,设置着铁丝网和反坦克菱形桩。
汗水从他们的额角滑落,瞬间在低温中变得冰凉。林间的雪地被踩得一片泥泞,新翻出的黑色泥土与白雪形成刺眼的对比。
“判官!露娜!”
乌鲁鲁看到他们,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工程外骨骼踩在地上发出沉重的闷响。
“你们来得正好!看看这鬼地方!土层冻得比他妈的钢板还硬!人手也太少了!就凭我们这点人,想挡住哈夫克的正规军先头部队?妈的,简直是螳臂当车!”
判官目光扫过忙碌却依旧显得单薄的防线,脸色凝重:
“我知道人手不足。城内能拉出来野战的部队就这么多,我的内务处人员还得忙着追杀那两个家伙。我会继续向上级请求支援,但其他方向压力也很大。在我们得到增援之前,这里,必须守住!能拖多久是多久!”
“如果你在作战的时候缺人手,我会亲自拿着枪来与你并肩作战!”
就在这时,露娜的战术终端发出了急促的提示音。
她快速浏览了一下,脸色微变,随即对判官说:
“军士长,新指令。指挥部……巴尔干战区司令部要求我们立刻评估并尽快修复莫斯塔尔机场,优先级很高。”
判官眉头紧锁:
“机场?”
他立刻对乌鲁鲁说:
“这里交给你,按计划继续加固工事!露娜,我们走,去机场看看!”
“猛士”车调转方向,驶向不远处的莫斯塔尔国际机场。
这座机场在2026年经过了一番扩建,但规模依然不大,此刻更是显得无比凄惨。
跑道和滑行道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弹坑,如同麻子的脸。
航站楼的主体建筑被炸塌了半边,裸露的钢筋扭曲着刺向天空。
指挥塔台的玻璃全部碎裂,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水泥骨架。
积雪覆盖了大部分残骸,但依旧掩盖不住战争留下的狰狞伤疤。
恶劣的天气更是让这里的一切都处于停滞和冻结状态。
“上级要求,至少需要恢复至能保障直-20直升机起降的水平。如果可能,最好能达到满足运-8、运-9这类战术运输机紧急降落的标准。”
露娜看着终端上的要求,语气沉重,“前提是……到那个时候,莫斯塔尔周边的防空阵地还能撑得住,能把哈夫克的无人机和战机挡在外面。”
“工程量不小。”
何成评估着,随即在通讯频道中精准呼叫道:
“乌鲁鲁!立刻带上你的工程评估工具,到机场跑道来!快!”
不一会儿,乌鲁鲁赶了过来。
他站在跑道边,右手熟练地操作着外臂上的扫描仪,左臂则稳稳地扶住扫描仪,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
随着扫描仪的移动,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该死的……”
他低声咒骂道,“跑道主体的裂缝竟然超过了二十处,而且最大的弹坑直径约有八米,深度达到了三米!这得需要多少混凝土才能填满啊……”
他一边念叨着各种数据,一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
接着,他将扫描仪的焦点转向了照明系统和导航设备。
“照明系统基本上全毁了,导航设备……看都不用看,肯定也没了。”
他无奈地摇摇头,继续扫描其他基础设施。
“可供使用的重型机械……”
他喃喃自语道,“营区里还有两台挖掘机、一台推土机和一台压路机,再加上我们外骨骼自带的工程模块,应该勉强够用。”
然后,他开始查看材料的储备情况。
“水泥、钢筋、沙石……营地仓库里还有一些,但远远不够啊,得赶紧调配才行。”
最后,他想到了人手问题。
“老子手下能熟练操作设备的工程兵,算上我自己,还不到十个!其他的都是步兵,甚至是那些后勤人员客串,这可怎么搞……”
他眉头紧锁,心中暗暗叫苦。
他快速心算着,最终报出一个令人沮丧的数字:
“就算材料充足,人手翻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要达到直升机起降标准,最快也需要……至少48小时!这还不算可能遇到的袭击和恶劣天气影响!想要运输机起降?那他妈得再加一倍时间,还得祈祷哈夫克的轰炸机别来串门!”
判官听着汇报,面沉似水:
“人手和设备,我来想办法解决。必要的时候,我这把老骨头也能上去开挖掘机。乌鲁鲁,你立刻拿出一个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物资清单。露娜!”
他转向露娜:
“你,立刻通过最高优先级频道,再次向上级请求增援!明确告知他们机场修复的困难和极端重要性!同时,询问斯托拉茨方向的战况!我们需要知道侧翼还能不能给我们争取时间!”
“是!”
露娜立刻开始操作通讯终端,尝试连接在电磁干扰下极不稳定的后方通讯网络。
就在判官和乌鲁鲁激烈讨论着如何拆东墙补西墙抽调人手时,深蓝和夜莺的身影出现在机场边缘。
他们身后,竟然跟着一群大约二三十人的青壮年难民。
这些人虽然面黄肌瘦,穿着破烂的冬衣,眼神中带着恐惧和不安,但在深蓝和夜莺的组织下,还是勉强排成了松散的队伍。
“军士长!露娜姐!”
深蓝快步走过来,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坚定,“我们听说机场需要人手……我们招募了一些志愿者。他们愿意帮忙,只要……只要能保证他们每天的基本食物和一点取暖的燃料。”
夜莺补充道:
“他们中有些人战前是建筑工人、司机……或许能帮上忙。”
看着这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难民,沉默了片刻。
这无疑是杯水车薪,甚至可能带来管理和安全上的问题,但此刻,任何一点力量都显得弥足珍贵。
“可以。把他们编入后勤辅助队,归乌鲁鲁统一指挥。告诉他们,干活,就有吃的。”
判官做出了决定。
就在这时,露娜那边终于得到了回应。
她仔细聆听着耳机里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电流杂音的通话,脸上的表情从期待变为紧张,最后稍稍松了一口气。
她结束通话,转向何成,语速很快:
“联系上了!集团军司令部回复:他们目前在多个方向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已经尽力从预备队中抽调了一支机动部队——‘索马里’独立近卫突击营!这支部队刚刚完成兵员和技术兵器的补充,正处于齐装满员状态,正在火速向我们这边机动!司令部要求我们务必坚守待援!”
“另外,从北非战区紧急调往巴尔干方向的gti第11集团军先头部队,预计也将在一周内开始通过空运投送。司令部再次强调,修复莫斯塔尔机场,为后续大规模兵力投送和物资补给打开通道,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他们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完成机场的修复工作!”
消息如同强心剂,让众人精神一振。
虽然援军到来还需要时间,但至少看到了希望!
“ ‘索马里’营……我听说过他们,是一帮硬骨头。”
判官点了点头,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锐利的光芒,“好!告诉他们,莫斯塔尔还在我们手里!机场,我们会想办法搞定!”
他环视着布满弹坑的跑道、忙碌的特战干员、以及那些眼中带着一丝期盼的难民志愿者,声音陡然提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都听到了吗?援军在路上!但我们不能干等着!从现在开始,机场就是战场!挖掘机就是我们的坦克,混凝土就是我们的弹药!乌鲁鲁,立刻分配任务!深蓝,夜莺,组织好志愿者,注意安全!露娜,继续尝试反向追踪那个信号!其他人,跟我上!就算用手刨,也要在哈夫克到来之前,把这条跑道给老子刨出来!”
风雪依旧,但冰冷的机场废墟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抢修,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