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献刀
既然答应帮助柴荣拉拢人心,徐灏也就不为已甚,强抑心中嫌恶,上前一步扶起赵匡胤,笑道:“不需如此,你我也算是不打不成交,今日在此,当着晋王殿下之面,你我恩怨一笔勾销”
回过头对柴荣说道:“请王爷看在下官面上,此事就算了吧......”
赵匡胤不管虚情还是假意,反正是红了眼眶,哆嗦着嘴唇,半晌才重重叉手一拜:“多谢侯爷......”
柴荣哼了一声说道:“若不是看在武英候面上,今日定砍了你的狗头”
跟着赵匡胤来的石守信等人,心里均松了口气,一齐躬身谢过。
一行人兴高采烈的簇拥着赵匡胤就要离开,柴荣冷哼一声:“回来”
赵匡胤一顿,转过身来,柴荣脱下身上袍子丢过去,冷冷的说道:“好好一个马直军使,赤条条的,成什么样子”
语气虽冷,却饱含关心,恩威并重、笼络人心的手段端的了得。
赵匡胤红着眼眶,披上袍子,重重的一抱拳,转身走了出去。
高怀德走在最后,却被柴荣叫住了。
“高将军留步”
高怀德转过身来,狐疑道:“殿下还有何吩咐”
柴荣解下腰间佩的雁翎刀,双手托着递上去:“久闻将军勇冠三军,英雄怎能不配宝刀,这刀便赠予将军”
高怀德一愣之下,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他是郭威皇帝的爱将,现在柴荣如此示好,他有点心中不安起来。
他可不是傻子,柴荣的意思他一清二楚,这是在拉拢于他。
徐灏见他愣住,忍不住插口道:“一把刀而已,高将军不必多想,这刀是我找人特制的,将军且看看,合不合心意?”
高怀德这才接过来,抽出一看之下,顿时大声赞叹:“好刀”
柴荣微微一笑,携了他手,说笑着亲自送到仪门。
眼看着高怀德走远,徐灏紧紧捂着腰间的刀,讪笑道:“兄长礼贤下士,小弟佩服,这便告辞了.....”
说着拔腿便走,就像后面有猛兽追赶一般。
刚走出一步,后劲被捏住了,柴荣似笑非笑的声音:“贤弟何必行色匆匆,把刀留下再走........”
徐灏今天做了个亏本买卖,白送出去两把刀,八贯钱就这样没了,颇有点肉疼。
告别了柴荣,徐灏急匆匆回家,取了那把镶金砌玉的刀,直奔皇宫,求见皇帝。
在宫门口验了腰牌,自有侍卫进去通报,今日正好是侍卫司当值,徐灏正想说话,远处一个人影跑来,口称“哥哥”
“哈,阿赞,今日你当值?”徐灏笑吟吟的看着呼延赞。
呼延赞一身戎装,腰间挂着腰刀,颇为英武。
他伸手拉着徐灏笑道:“前些日子,我爹差人送了些淄州土产,回头我给哥哥送些去”
徐灏也不推辞:“那也好,令尊还好吧......”
两人就在宫门处说说笑笑,其他侍卫见呼延赞和徐灏关系如此亲密,不由得都心里暗暗记下这个粗豪的大汉。
好半天,里边传出召见的消息。
徐灏和呼延赞打个招呼,便跟着小黄门进了宫,呼延赞看着他背影,满脸皆是憧憬.......
见皇帝其实是不能带武器的,但是徐灏是外戚,又是皇帝宠信的人,郭威还是一个马上天子,所以他就这样手里提着刀,跟着一个小黄门进了宫,不知道还以为他要来逼宫呢。
从宣德门进宫,向左一拐,进端礼门,两边公廨连绵,这是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和翰林院,徐灏一边走,一边和相熟的官吏打招呼,来来往往的官吏们,见他手里提着刀,脸上带着笑,又是好笑,又是惊讶,但也均觉寻常,皇帝对徐灏的喜爱向来不加掩饰,他做什么都似乎理所当然。
穿过公廨,再进文德门,就到了皇帝每日办公之地,文德殿了。
来到殿前,徐灏恭恭敬敬立于殿外,小黄门进去通报。
片刻之后,里边传来太监特有的尖细声音:“宣驸马都尉、武英候觐见......”
殿外十八个大汉将军,一手持戟,一手叉腰,一齐低吼:“宣驸马都尉、武英候觐见”
这是经过训练的,虽然压着嗓子喊出来,但是颇有一种男中音的既视感。
官宦带着他进了大殿,直入西暖阁。
“臣参见陛下”徐灏弯腰作揖,手里还没忘了拿着刀,殿里伺候的太监宫女纷纷咂舌。
这时正是正午时分,皇帝身穿龙袍,头戴软脚幞头,正在用点心和茶水。
这个时代普通百姓都是一日两餐,但是皇帝却是一日四餐,分别是“旦”“昼”“夕”食,和夜宵,郭威继位以来,深知民间疾苦,便也把餐食改为两餐。
不过因为早餐太早,通常都是天刚刚亮的时候吃,晚餐要到五点左右才能吃,所以在中午时分,会吃几块点心充饥。
见徐灏进来,手里还拎着把刀,不伦不类,偏偏他还一本正经,郭威忍不住就想笑。
“你来干什么?携刀见驾,该
当何罪”
徐灏不慌不忙,又一次施礼,双手拖着刀鞘,举过头顶:“臣前些日子,找人打造了一把刀,特来献予陛下”
“哦,拿来我看”
郭威把点心放下,站起来抖抖袍子,拍着手,一举一动,都带着一丝军人的豪气。
太监上去接过刀来,呈送给皇帝。
郭威先看刀鞘,这刀鞘木质,外包黑色鲨鱼皮,其上另有4道铜质横箍,饰以鎏金镂空花卉纹,尾端随刀锋略呈弧形,刀柄由铜鎏金、木材、线绳、鲨鱼皮等复合制成,刀柄外侧以实木雕刻成方棱形状,其上用几股绒绳编结缠绕。
不用拔刀,只是这刀鞘,就已经很值钱了。
“你倒是舍得”郭威瞥了徐灏一眼,虽然嘴里责怪,但是心里着实喜欢。
拔出刀来,立时被这雁翎刀独特的造型所吸引,手指在刀刃上轻轻一擦,高声赞道:“好刀”
郭威是战场厮杀出来的,对于兵器,有着天生的敏感,现在这个时代,佩刀基本都是唐横刀,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特点的刀。
从造型就可看出,这把刀无论劈砍还是直刺,都要比横刀更进一步。
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衰退,已经没有能力大规模普及横刀,现在军中多用长枪或朴刀,就算将官们腰间的横刀,也是人家自掏腰包或买或造。
曾经陪伴着大唐府兵纵横天下、战无不胜的横刀,正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原因只有一个“成本太高”
“此刀造价几何?”郭威急匆匆的问。
徐灏能和柴荣满口胡诌,却不敢和皇帝胡说八道,殿前司那些人可不是吃素的。
“陛下手上那把,造价十贯,若是简单朴素一些,四贯钱足矣”
郭威深深叹了口气,太贵了。
收刀入鞘,放在一边,问道:“你吃饭了吗?”
徐灏连忙回答:“尚未”
皇帝一天都两顿饭,谁敢吃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