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126章阀阅

高怀德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憋了好久,憋出一句:“侯爷此战必定功成,回去之后,家门可立阀阅矣”

“阀阅”起源于秦汉的尺籍伍符,最初是用来记载军令和军功的簿籍,和军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后来演变成了阀阅,相当于秦汉时,每个官吏和军人必备的人事档案。

一旦爵位晋升至左庶长以上,就可以把其调出来,篆刻于类似华表形的木柱上,立于家门两侧,左为阀,右为阅。

这就是“家门阀阅”,而“门阀”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在那个铁血时代里,是只有军功才能换来的荣耀。

高怀德这是在恭维徐灏。

徐灏笑道:“听闻将军世代将门,我这是班门弄斧了,将军休要取笑才好”

高怀德大摇其头:“不不不,末将是真很佩服侯爷”

两人说着话,也渐渐轻松下来,说笑一会,高怀德就回去自已的大营,他还要巡营。

他刚走,一个穿着亲兵服饰的人,低着头,端着一盆热水进来,手臂上还搭着一条毛巾。

徐灏也没当回事,只以为是那个亲兵,顺嘴问了一句:“浮生呢?他怎么不来?”

那人并不搭话,把水放在地上,抬起徐灏的脚,给他脱鞋。

徐灏越发奇怪,警惕顿生,挣开他手,厉声问道:“你是谁?浮生呢?你是怎么进来的?”

中军大帐外自有卫兵把守,这人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来,当真奇哉怪也。

那人还是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

账外忽然一阵风吹来,烛火摇曳不休,把这人身影晃得忽明忽暗,形同鬼魅。

徐灏虽并不迷信,但还是被弄得毛骨悚然,张嘴就喊:“来人.......”

“郎君”那人急了,张嘴说话,还不敢大声。

随着她抬起头来,一张靓丽至极的脸蛋,似笑非笑的看着徐灏,在烛火照耀下熠熠生辉。

“你......青玉”徐灏大吃一惊。

“你怎么在这里?夫人知道吗?”

青玉站起来,纵体入怀,趴在他胸口撒娇:“我舍不得你,我要跟你去....”

“侯爷........”范玉峰刚才和呼延赞巡营去了,刚回来就听到徐灏的叫喊,以为有什么危险,掀开门帘冲进大帐,却见侯爷和一个亲兵抱在一起。

顿时呆住了,本能的想到:“难道侯爷也好男色?”想到这里,不禁头皮发麻,菊花一紧,转身便逃了出去。

帐篷里,徐灏把青玉按坐在凳子上,心里又是着急,又是欣慰,又是喜欢。

“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青玉小脸泛红,满目情意:“我......我是早上混进来了”

又说:“我一直跟着你的,不过你不知道”说到这里,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

“胡闹,这是打仗,不是游玩,你这......你好大的胆子,我这就叫人送你回去,回去之后,自去找夫人领罚........浮生......浮生”虽然是在斥责,语气半分恼怒也没有。

青玉眼神闪烁、一跃而起,扑进徐灏怀里撒娇:“郎君,你别送我回去,我要跟着你,我会骑马,不会给你拖后腿”

“不行,我不放心,你听话,回家去,在家里等着我,我一定平安回来”徐灏搂住她纤腰,满眼都是喜欢。

见一个爱一个,“徐渣男”果然名不虚传。

“我不,我不走,我要跟着你,你也需要有人伺候”青玉本就极美,这下轻嗔薄怒,更添了三分颜色。

“这是军令,你敢不遵军令?小心我砍了你脑袋”徐灏嘴里说着狠话,眸光却越发温柔。

“你舍得就砍好了,死了也是你的人..........”青玉继续撒娇。

-----------------

通往徐州的官道上,尘土飞扬,数不清的人流在路上涌动,人类的叫喊声,牛马的嘶鸣声,车轮的转动声,扬起的尘土,交织在一起,直冲天际。

东边不远的运河上,还有一眼看不到头的各种船只,那是运输粮草辎重的。

骄阳如火下,南唐的东路军,在缓缓推进,目标直指重镇徐州。

徐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它西连中原,北倚齐鲁,南枕江淮,地处汴水和泗水交流处,是江淮和中原的水运枢纽,大运河就在徐州经过。

同时又控制着陆上交通线,北可上黄河,南可下江淮,西可进中原,被称为“北国锁钥”。

看看地图便可知道,只要控制了徐州,就等于截断中原和山东的联系,把地处中原的后周一分为二,从此汴梁城恐怕就再也睡不着觉了。

东路军主帅是武安军节度使边镐,号称南唐“名将”,此人是镇压农民起义起家,本质上就是一介文人,为人宽厚,却御下无法,时人称之为边菩萨。

这会他正在一群军官的簇拥下,站在路边看着自已的军队从官道上通过。

南唐东路军号称十万大军,其实只有五万人,而战兵只有一万多人,剩

下的全是民夫。

这就是古代战争的特色,几千战兵带着几万民夫就敢号称十万大军。

边镐蹙着眉头看着民夫们走得怨声载道,侧脸问道:“还有多久能到徐州?”

一个参军立刻回答:“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十几日”

顿了顿又说“这里到徐州四百里有余,我们一天只走三十里......”

边镐叹了口气,看着破衣烂衫、满头大汗的民夫们,叹道:“算了,反正我们也不是主攻方向,这些民夫......唉,也受苦了,燕王那边有消息吗?”

“昨日发来塘报,燕王大军正沿颖水向陈州进发,一路上并无战事”

边镐嘴角抽了抽,他虽然是个文人,但是好歹见过阵仗,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把主力放在中路,为什么不集中力量直取徐州,只要徐州在手,进可攻退可守。

也不知道谁给皇帝出的馊主意。

就在边镐带着军队,不管不顾闷头赶路的时候,后周武宁军节度使王彦超,已经带兵一万,绕过了南唐大军主力,潜伏在南面十里之处。

王彦超不愧是名将,他八天前从徐州出发,带兵先向西,渡过汴水,远远绕开南唐的斥候,接着挥军急进,一路偃旗息鼓,八天狂奔三百里,从宿州又一次渡过汴水,出现在南唐军身后。

南唐的东路军,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截断了后路........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边镐的战略水平实在不怎么样,只知道照搬兵法,学什么兵贵神速,宿州如此战略要地,他居然没有分兵占领,就敢不顾身后,长驱直入,焉得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