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125章行军

“走吧”徐灏一声令下,当先拨马便走,亲兵们紧紧跟上,马蹄声在安静的街道上渐渐远去。

孟谷长揖到地,一直到看不到徐灏了,才直起身体。

营地中,士兵们已经整整齐齐列好了阵势,徐灏纵马而来,登上高台,看着下面几千只眼睛,废话也不多说,只说了一句话:“我带你们封妻荫子,建功立业去........出发”

这个时代,你跟这帮基本都是文盲的士兵,讲什么大国大义,讲什么侠骨柔肠,通通没用,只要说点实在的,他们才能相信。

高怀德带着他挑选出的一千五百铁骑军士兵,在西门外集合等待。

两军汇合之后,看着徐灏的士兵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整整齐齐走过来,虽是行进之中,队伍却丝毫不乱。

一千五百人分为前后两队,前队皆是步兵,足有上千人,他们肩上扛着长枪,背上背弓挎箭,各都各队都有自已的旗帜,士兵们在旗帜的指引下,一队队一列列的出城。

低级军官们在自已的队伍周围前后跑动,时而赞叹,时而喝骂,鼓舞着士气。

整个步兵大阵在行进中没有一个人敢于交头接耳,只是低着头前进。

骑兵跟在步兵后面出城,当前一人打着旗,骑兵们牵着马,跟着旗帜缓缓而行。

马上挂着兵器和骑弓,骑兵们还要不时安抚激动的战马,嗡嗡的低语声在城门洞里回荡。

再后面是辎重,几十辆马车上,拉着盔甲和粮草。

徐灏领着亲兵最后出来,身边的旗手掌着中军大旗,高级军官们聚集在他周围,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他出了城。

只是这份行军的功夫,已经展露出了强兵的姿态。

高怀德拨马迎上来,拱手笑道:“侯爷练得好兵,下官佩服”

徐灏抱拳还礼,微笑道:“将军谬赞了,我带本部人马为前锋,请将军佑我后路,缓缓跟上便可”

“侯爷放心便是”

这一路人马是由徐灏指挥,所以他说的话就是军令,那怕高怀德再不愿意,也得遵守。

高怀德本以为徐灏的人马会在前面缓缓开路,没想到第一天就见识了控鹤右厢强悍的行军能力。

古代士兵,尤其是步兵的行军速度,在先秦兵书有记载,步兵行军速度大约为一天30到40里,一天的行军路程称为一朔。

而徐灏带队,从早上出发,到申时末刻扎营,一天走出了60里。

这是什么概念?蒙古帝国西征的时候,每天行军的速度是90里,徐灏训练出来的士兵之强悍,由此可见一斑。

几个月高强度的训练没有白费,60里之后,全军没有一个人掉队,士兵还有余力扎营。

徐灏满意极了,对左右笑道:“你们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闪电战,等我们赶到鄂州城下,李璟会把眼睛瞪破……”

高怀德跟在后面,拼命的催促行军,累死累活的,一直走到夜幕已深,才刚刚赶到。

铁骑军都是骑兵,但是除非十万火急,要不然没有骑兵会在行军中策马狂奔,因为中原马匹金贵,骑兵行军都是牵马而行。

按照大唐骑兵的传统,骑兵应该是一人两马,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那个条件了。

铁骑军说起来也是禁军精锐,但是和徐灏的士兵比起来,真的不够看。

徐灏采用后世的现代练兵方法,相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要科学得多,再加上吃的好,荣誉感强,可以说已经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差的就是鲜血的浇灌,没见过血的军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军队。

郭威自军中起家,所以对于军队,他很是上心。

规定禁军部队,特别是500钱军俸以上的禁军要求每日操练教阅。

“教阅”中的“阅”是校阅,而“教”就是教战,包括但不限于教武艺,教兵器,教阵法。

“阅”分小阅大阅,小阅就是各都各指挥各地方的内部校阅,大阅就是在州军或者京师进行的集中训练,同时有检阅的性质。

可见当时的禁军训练也是十分严格的。

但是禁军士兵训练是以个人武艺为主,徐灏的士兵训练则是以集体力量为主,这就是现代和古代的区别。

督导着士兵在徐灏大旁边扎下营,高怀德便匆匆来见徐灏。

一进控鹤右厢的大营,立即一阵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帐篷扎的整整齐齐,一个帐篷住一个队,外面的篝火和帐篷里的烛火交织,巡逻队在营地里来回巡视,刁斗之声回荡在大营上空,整个营地里,安静无声。

高怀德暗暗佩服,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就能练出如此强兵,徐灏名不虚传。

中军大帐里,徐灏正在和一群军官商议明天的行军路线和顺序,总结今天的经验教训。

“照今日之速度计算,再有三五日,我们就到了许州,在许州渡过颖水,正好补偿辎重”

“这一路上有官道,还是相对好走,再往南恐怕就不好走了”

“兵贵神速,请侯爷派人通知许州,提前架设浮桥.....”

“侯爷,今日全军病了十五个,受伤八个,是否把他们留在当地休息”

“.........”众军官七嘴八舌。

徐灏瞥见高怀德前来,挥挥手说道:“那就这么定,大病留下,小病跟着走,受伤的同理,明日就按刚才规定的路线行军,都散了吧,哦对了,让士兵们都用热水烫烫脚,去吧”

众将一齐躬身:“喏”

徐灏做了个请的手势,对高怀德笑道:“将军快快请坐”

高怀德道了谢,坐在一旁,见桌上放着孙子兵法,由衷赞叹道:“侯爷军务倥偬,还要读书,颇有古之名将风采”

徐灏指了指书,笑道:“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古以有之,若使兵不懈怠,将就先不能懈怠”

帐篷中烛火摇曳,照得徐灏半侧脸亮,半侧脸暗,高怀德忽然觉得这人颇为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