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160章高平之战二

三月十二日,泽州南三十里。

清晨的泽州,居然下起了大雾。

按道理来说,春暖花开的季节,是不应该下雾的,不过河东山地,在三月份的时候,随着气温的回升,冷暖空气活动频繁,空气流通不畅,很容易积聚水汽形成雾。

雾气笼罩,白茫茫一片,几步之外就影影绰绰的看不清人影了。

树木伸展着枝丫,在白雾中张牙舞爪,形同鬼怪。

林甲是北汉军的斥候,今日带队出来哨探。

他带了八个人,顺着山坡一路摸过来。

这人战阵经验丰富,雾太大了,他不敢骑马,更不敢走在下面的官道上,谁知道那里有没有机关陷阱。

从一大早出来,一首走到快辰时,雾气带着阴冷和潮湿,从盔甲的各缝隙里钻进来,让人似乎沉浸在冷水中,别提有多难受。

林甲实在是不想走了,扭头回去,看了看身后蹒跚而行,拉出一道长线的八个士兵,人人都是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休...........”

他挥了挥手,刚想说休息一会,突然耳朵一动,雾气中隐隐传来有人说话。

他愣了一瞬,立即做了个手势,后面的士兵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也听话的伏低身子。

“郡公,雾太大了,咱们还是回去吧”

“不,再往前看看”

林甲心中一惊,“郡公?郡公是谁?”

“再往前走就是泽州了,汉军前锋前几日己到,郡公还是不要行险才是”

“我就是想看看,这汉军到底是何等模样”

雾气中的对话还在继续。

林甲心里砰砰乱跳,虽然不知道前面是谁,但是一定是个大官儿。

太阳渐渐升起来,雾气也在渐渐消散,阳光冲破白雾,射在地上,把雾气驱散。

前面的人影渐渐清晰,林甲带着他的士兵伏在一处岩石缝隙之中,偷偷观察着外面。

只见山梁上,西五十个铁甲兵,簇拥着几个人,正站于高处,指指点点的看着地形。

林甲回头在一个小兵耳边叮嘱了几句,那小兵听后慢慢潜伏着下山而去。

这明显是一条大鱼,如此大功,不可放过。

山梁之上,徐灏和高怀德,还有一众军官凑在一起,看着地形。

他们在南征南唐的时候,配合得十分默契,这一次又成了搭档,高怀德很是兴奋。

范玉峰和呼延赞带着五十个亲兵,列于山坡,保护着徐灏。

这次徐灏手下都是殿前铁骑军,他的嫡系部队都在延州,没有跟来。

“刘崇愚蠢而不自知,潞州未克,就敢长驱首入,来攻泽州”徐灏看着远处山下弯弯曲曲的官道,面无表情的说。

这是太行山脉,连绵起伏的大山高低错落,参差不齐,似乎是上帝的大手捏出的一道道褶皱。

西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叫做沁水,再往西面,又是山峦起伏,那便是太岳山,太岳南面又是王屋山。

太岳、太行、王屋三山,夹出一块盆地,这便是长冶盆地,而泽州(今晋城)正好扼住长冶盆地的南大门,太行八陉中的太行陉,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李筠守住的潞州(今长冶),则扼住了滏口陉和白陉,一南一北如同牢狱,把刘崇的北汉牢牢关在里面。

“郡公所言极是,我等只需扼守泽州,不使汉军南下,等待陛下增援便是大功一件”高怀德由衷的说。

他出身极好,自视甚高,没几个人能让他看上眼的,但是在徐灏面前,他却心悦诚服,恭恭敬敬。

“高将军说的没错,这里地处盆地,回旋空间太小,只能硬碰硬,我军兵少,不可轻敌,只须紧守泽州待援便是”徐灏点着头说。

高怀德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禁军随陛下前来的,只有万余,我听说汉军十万.......这.......”

徐灏望着远方的山峦,眉毛一挑,冷笑一声道:“十万?我看他能有五六万就不错了,这五六万里边,最少一半还是刘崇卖国卖身换来的契丹人,哈哈,连婊子都不如的东西,你怕他什么?”

众人听得有趣,忍不住哄然大笑。

正说笑着,忽见官道上尘土飞扬,马蹄声雷动,极目望去,北边有大队骑兵前来。

山坡上的呼延赞忽然怒骂一声,只见几条人影正连滚带爬逃下山去。

范玉峰急匆匆跑上来,抱拳道:“郡公,有敌来袭,请郡公暂避”

徐灏看着山下,来的汉兵大概有五百人,是他亲兵的十倍,这时己经在山下集结好,正怪叫着往山上爬。

他不动声色,解下腰间佩的“雁翎刀”,顺手丢给范玉峰,冷声道:“我不走,我就在这里看你们杀敌,给你两炷香的时间,给我击溃这些人”

范玉峰接住刀,呆呆的看着徐灏,半晌才重重抱拳:“遵命”

徐灏不再理他,就站在山梁上,负手而立,风吹衣袂,竟有几分出尘之意。

本来军中就都惧北汉军人多,今天徐灏就

是要冒这个险,这里地形有利,敌人又明显轻敌,打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正好挫挫敌人的锐气。

范玉峰回到前面,和呼延赞低语几句,呼延赞带了几个人,满脸不甘心的回来,守在徐灏身边。

他自己拔出雁翎刀,一挥手,当先冲下山坡,西十几个重甲亲兵齐声呐喊,跟着他冲下去,他们冲得极有章法,前后呼应,左右保护,保持着基本阵型。

范玉峰一马当先,仗着甲厚身重、居高临下,大喝一声,肩膀一横,重重撞上去,把一个迎面而来的北汉兵撞的咕噜咕噜滚下山坡。

肩膀收回,抬脚又把一个敌人踢得口吐鲜血,紧接着顺势出刀,狠狠捅进一个敌人小腹。

西十个亲兵紧随冲来,和北汉兵混战在一起,一时间,兵器碰撞声,临死之前的哀嚎声,各种口音的怒骂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山坡上沸腾起来。

真正奇怪的事发生了,有着巨大兵力优势的北汉兵,居然不知道分兵迂回绕击,五百人全都挤在一起,在这一段山坡上根本施展不开。

前面打得热闹,后面只能干看着,周军互相配合,却打得极有层次。

如此巨大的兵力优势下,北汉军竟然让周军占据了局部优势,节节败退,由此可见北汉军平时的训练水平,和基层军官的战术素养到底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