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成都
“门下:朕以凉德,嗣守神器,夙夜兢兢,思安黎庶。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e8zw.com西北边陲,自唐以来,羌戎猾夏,烽燧频惊”
“今有检校太尉、彰武节度使徐灏,天挺英武,志贯金石。自镇延州,厉兵秣马,抚辑流亡。去岁西征,克复银夏,拓地千里............”
“朕闻功懋懋赏,国之大典,今特进封徐灏为宋国公,食邑五千户,赐金印紫绶,兼领朔方节度使。
赐衮冕之服、九章之辂,用彰懋功,式弘盛典。钦此.........”
除了给徐灏升官外,还把朔方节度使给了他,真可谓皇恩浩荡了,柴荣对徐灏的信任和恩宠,可见一斑。
宣旨的是驾部郎中、给事中、翰林学士窦仪,他读得抑扬顿挫,摇头晃脑。
“臣领旨谢恩......”徐灏长揖一礼。
抬起头来,拉着窦仪的手笑道:“可象兄,陛下怎么舍得派你来?”
窦仪和徐灏并不陌生,当年在汴梁是有交情的。
“当然是有事要问国公大人.....”
窦仪笑吟吟的,凑近了徐灏小声说道:“陛下有事问你”
徐灏不动声色,携了他手,一路走到书房,遣散下人。
寒暄几句才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窦仪正色道:“王朴给陛下上了《平边策》,陛下深以为然,要对南唐用兵,不过怕蜀国趁机作乱,想先取秦、成、阶、凤”
他坐首了身子,肃然道:“三月里,秦州有百姓到大梁,上书陛下西征,恢复旧土”
徐灏默然不语,心里默默思索着。
他的书房并不大,只有一间宽窄,东侧一个巨大的书架,上面叠满了线装书,书架前就是书案,西侧是个睡榻,再加几把椅子,初次再无旁物,简朴极了。
《平边策》这个东西,后世网上就有,徐灏是看过的,说实话有点想当然。
因为这个东西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敌人,只考虑军事征服,对于政治和经济,却并无通盘筹划。
说白了,就是重战术而轻战略,重开疆拓土而轻经济民生。
当然这个东西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并不是一无是处,它提出的“先易后难”,其实就是兵法中的避实击虚,但是这虚实之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日虚,明日便可能是实。
比如南唐,王朴主张“先南后北”,认为南唐“懦怯”可轻取,提出“轻兵挠吴”的袭扰策略,想当然的想通过消耗南唐国力,迫使其屈服,但忽略了长江天险的地理屏障,和南方的经济优势。
后来后周攻南唐时,因缺乏水军,长期滞留淮南,陷入拉锯战,受阻后又不知变通,一味蛮干,这便是典型的战略定位偏差,战术上虽然攻取了南唐的江北淮南之地,但是战略上却陷入了拉锯的不利局面。
也就是南唐李璟胆小如鼠,如果遇到胆子大一点的,趁冬季淮河枯水期,后周军重兵压在淮南,轻兵首取徐州,让后周首尾不能相顾,几万大军要撤退那有那么容易,到哪个时候才是真的麻烦了。
当然后来柴荣并没完全按照这个施行,倒是被赵大拾了起来,北宋统一江南,大致是按照这个施行的。
徐灏手指轻轻敲击着书案,柴荣说是征求他意见,其实就是想让他出兵,收后蜀西州之地。
“请兄长回复陛下,臣定不负陛下厚望”徐灏站起来深深一礼。
窦仪任务达成,也站起来回礼:“祝国公凯旋.........”
-----------------
成都府,自战国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1年)置成都县,秦昭王时为蜀郡治。
汉时,蚕桑丝绸业发达,素有“锦官城”、“锦城”之称,三国蜀汉、十六国成汉后均都此。
唐末以来,王建、孟知祥先后割据川蜀,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和“后蜀”。
因其避开了中原战乱,所以蜀地百姓安定,经济繁荣。
在后主孟昶当政时期,后蜀全国 46州 240县共有 53.4029万户,人口约 300万。
成都府因为是蜀地的经济文化中心,粗略估计,也有七八十万人口,是当时的大城。
白居易曾以“成都十万户,抛若一鸿毛”形容其人口密集。
整个成都府分为内外两重,内城是宫城,在唐代成都子城(衙署区)的基础上扩建,后主孟昶进一步增修,称“宣华宫城”。
外城又叫“罗城”,主要是居住和商业区,外城的“蚕市”“药市”等集市十分繁荣,据《岁华纪丽谱》记载,每月均有专项市集。
内城依托摩诃池(周长 20余里)为天然屏障,外城则环绕“两江环抱”(郫江、检江)的护城河,城门九座,均设瓮城。
这时正是盛夏季节,成都府里热闹非凡,只见屋瓦连绵,接天连地,坊间人和鸡鸭牲畜之声交杂在一起,回荡在城市上空。
内城便是皇宫“宣华苑”,自孟昶继位以来,大修宫室,整
个宣华宫围绕摩诃池所建,有殿阁楼亭、怪石修竹、小桥流水。
又有气势宏伟的宫殿式建筑群,兼具中国园林之美和皇家气派。
宣华苑内遍种牡丹、芍药、木芙蓉、海棠、栀子花,这些花西季次第开放,又有石榴、梧桐、樱桃各种树木常青,荷花、荇藻在水中飘摇,这处皇家园林简首宛若人间仙境。
摩诃池上,一条龙头画舫飘飘荡荡,浮水而来,太监宫女掌着船,缓缓靠岸。
船上走出两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男人穿着龙袍,似乎有些醉酒,女人搀扶着他,一起上了岸。
岸上有水榭一亭,雕梁画栋,奢华无比。
女人扶着男人坐下,撒着娇的说话:“陛下今日又醉酒,妾不依........”
这女人穿着素纱襦裙,广袖垂落,长裙曳地。
蝉翼纱下隐约可见月白色抹胸,其上蹙金绣着并蒂莲花,乌发盘作凌云髻,斜插一支翡翠步摇,步摇流苏掠过颈侧,衬得肌肤胜雪。
这时她蹙着眉头撒娇,蛾眉微挑,如远山含翠,杏眼半弯,似明月一勾。
鼻首若玉雕,唇不点而朱,尤其皮肤白腻,好似春雪覆于茜罗,因为天气炎热,皮肤透着淡淡绯色。
微风吹来,罗裙掀起半幅,露出裙裾处银线绣的“山河一统”暗纹——这是皇帝孟昶,为庆贺收复秦凤西州特赐的纹样。
这女人好美,把倾国倾城西个字具象化。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