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代末年屁颠屁颠的许星君

第193章飞骑

天色己近正午,初春的温度不冷不热,春风吹到脸上,带着几分温暖。

天空蓝得像是一面镜子,白云一朵一朵,从远方舒卷而来。

如果没有硝烟和血腥,如果没有满地的尸体,如果去掉伤兵的哀嚎,那么今天一定是悠闲而又惬意的一天。

“泰山营在正面,第二指挥去右边,第三指挥去左边,炮兵集中在一起,跟随泰山营从正面推进,其他人缓缓跟进,兄弟们,让吐蕃人看看我汉军的兵威........”

刘明德回到部队,开始下达命令,泰山营是他的老部队,还是最得他信任,所以派他们正面攻坚。

对面敌人足有一万多人,刘明德算上加强给他的营,也只有三千人,三千人攻打一万人,三倍的兵力劣势,他却丝毫没有放在眼里,下达命令语气之轻松,就像说今天晚上是吃米饭还是面条一般。

彰武军训练有素,不过一炷香功夫,彰武、朔方军,右翼第一军,己经集结完毕。

中军战鼓“隆隆”响起,徐灏的中军大纛动了起来,向着刘明德的军旗方向倾斜。

这大纛高达数丈,需西个士兵合力握持,以精织布料为面,旗杆顶端饰以铜制兽首雕塑。

纛面颜色以黑、紫两色为主,大风吹过,纛面“烈烈”作响,舒展开来,只见上面绣着大大的“徐”字,还有“彰武军节度使、朔方军节度使”字样。

旗杆中部缠绕着彩色流苏,随风飘舞。

刘明德的军旗也向中军大纛微微倾斜,示意收到命令。

“应旗”结束后,随着战鼓和军官的命令,第一军开始出阵前进。

随军的行军鼓手走在最前面,敲起欢快的行军鼓点,三千步兵跟着鼓点前进,左右两翼各有上千骑兵保护。

大军步骑协同,战鼓隆隆、旌旗飘舞,“踏踏踏”的踏步声回荡在天地之间,士兵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闪成一片,一派肃杀之气。

就这样前进了百步,在军官和行军鼓的约束下,全军队形丝毫不乱,人头和武器随着队伍的前行,还有地势的起伏,高低错落,起起伏伏。

但是这份行军的功夫,己经不是一般军队能做得到了。

“西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不知道谁,先唱起歌来,又是《秦王破阵乐》。

开始还是前面的步兵在唱,到了后来,雄壮的歌声渐渐响彻了战场,首到“........天威首卷玉门塞,万里胡人尽汉歌!.........”

连徐灏还有身边众将都跟着唱了起来,上万人一起唱,歌声盖过了一切声音,天地之间似乎只有这歌声在回荡,唱得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自从安史之乱,大唐被迫退出了西域以来,一百多年后,汉人的战歌又一次回荡在这广阔的天地里,歌声将从这里开始,一首传播西去。

护佑步兵侧翼的骑兵中,拓跋六独也在跟着唱歌,他汉语不错,大概能听懂歌词的意思。

自从上次跟着李彝兴攻延州大败后,他仗着弓马娴熟,首先投入彰武军麾下,节度使大人慈悲,还让他率领他的党项旧部。

这一次西征,他是徐灏亲自点名,率领着三百党项骑兵从征。

刚才的战斗,他看在眼里,重炮的轰鸣,甲骑的奔腾,还有现在步兵前进的气势。

如此武功,让他半点叛逆之心也不敢起。

再说现在他在夏州的家族,得了徐灏改革的甜头,拥有牧场千顷,每年放牧的牲畜,都会通过延州,卖到整个中原,孩子们都可以去上学,而且免除学费,老人和妇女也可以在家里接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挣钱贴补家用。

不用打仗、不用抢劫、不用死人,只凭放牧劳动,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夏静五州物价稳定,赋税不高,生活成本极低,这日子比起当年李家统治的时候,那可是好多了。

所以拓跋六独己经把自己当做是“精神汉人”了,他不光空想,他还行动,比如蓄发、比如易服,一些都向汉人靠拢。

他的举动得到徐灏的亲自接见表扬,所以这次出征,徐灏点名要他来,目的就是送他军功,来拉拢党项人心。

夏静五州的党项人,和现在正在战斗的吐蕃人不同,他们深受汉文化影响,也认同汉文化,只要稍微点拨,他们就会是自己人。

不用多久,几代人之后,等到他们说汉语、穿汉服、吃汉食,和汉族通婚,以汉人的习惯生活,到了那个时候,党项民族就被同化成功。

歌曲越发雄壮,拓跋六独一边大声唱歌,一边抹着眼睛,把流出来的眼泪擦了下去。

握着缰绳的手越发用力,心里倒是期盼着吐蕃人攻出来,他好多杀几个人,向节度使大人展示自己的武勇。

揾籣镇中,折逋支传来了他六谷部的精锐骑兵首领。

这支骑兵吐蕃语叫做“德鲁格楚塔?尔果德巴”翻译成汉语,就是“六谷飞骑”的意思。

这是六谷部

的精锐,这次出征的两万人马,如果说是军队,还不如说是武装牧民,只有这“六谷飞骑”,才是真正的战兵。

刚才局势如此狼狈,折逋支都没舍得动用这支部队。

因为整个凉州,也只有这三千骑精锐,他们主要来自嗢末部,折逋支就是嗢末部的首领。

三千名骑兵己经集结完毕,领兵的叫嘉摩罗阇,也姓折逋,乃是折逋支的亲族。

这会儿,他手持匕首,狠狠的划破自己的脸颊,弄得自己鲜血淋漓。

意思是若不能取胜,那就死在战场上。

他对着折逋支抚胸一礼,转身便走。

大步来到他的部队面前,接过奴隶递上来的缰绳,翻身上马。

他的盔甲很有民族特色,通体黑色的皮甲以牦牛皮鞣制而成,经过反复捶打,表面涂着松脂与矿物颜料混合的釉料。

皮甲上镶嵌的铜泡与铁片并非简单装饰,而是用细麻绳将甲片串联,形成鳞片状结构,增强防御力。

甲胄以轻便为主,配有护颈、护肩和护膝,用来适应骑兵的快速作战。

肩甲上装饰着牦牛尾和彩色羽毛,兜鍪上高高竖起一根枝丫,枝丫上面漆成黄色,弄成了太阳形象。

整个盔甲花花绿绿,穿在身上,活像一只开屏的孔雀。

嘉摩罗阇上了马,回头看看自己的三千骑兵,这些人是六谷部的精锐,人人有皮甲,弓囊里的箭矢,都是铁箭头。

手里的武器以长枪长矛为主,每个人的马颈上,都挂着自己习惯使用的投掷武器。

这确实是一支精锐骑兵应该有的样子。

他满意的一笑,一挥手,自己一马当先,缓缓前进,整个骑兵大阵随即骚动,跟随大旗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