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渔舟客

第七十七章 得加钱

    作为一名政客,卢赞别的本领或许没有,察言观色的本领定然不俗。

    驾马来到刘继业身边后,哪怕刘继业尽力掩藏,可卢赞还是看出了刘继业的神色有些不自然。

    当然在这一刻,卢赞还未想到其他方面。

    “怎么了,是宋军不愿退回吗?”

    显然刘继业在出营前,是与卢赞商量过的。

    面对卢赞的询问,刘继业沉吟着。

    刘继业在思考,他要不要将赵德秀的险恶用心告知给卢赞。

    然一想起唐末诸多武人作乱的实例,心有忌惮的刘继业就渐渐打消了这一念头。

    刘继业的迟疑,让卢赞愈发感觉到不对劲。

    他之所以会出营,就是察觉到刘继业离营未免太久了一点。

    派人去城下劝说退兵,一来一回的时间会这么久吗?

    非是卢赞已对刘继业猜疑,实是监军职责所在,况且监军一职的危险性是很高的。

    刘继业有许多“武夫前辈”先例可参考,卢赞又何尝不知诸多“监军前辈”先例呢?

    监督大将之事一旦有所疏忽,率先死的就是监军。

    没人会拿自身性命儿戏。

    为了弄清刘继业迟疑原因所在,卢赞没有耐心等着他的回答

    卢赞示意身边的一位亲信前往城下。

    赵德秀一直隐在城楼中,观察着事态的发展。

    见又有一位北汉骑兵来至,他便对着城墙旁的卢多逊使了一个眼色。

    卢多逊会意,当卢赞派来的北汉骑兵来至城下后,卢赞率先开口问道:

    “汝是刘将军亲卫否?”

    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询问,让卢赞亲信摸不着头脑。

    然他还是如实答道:

    “不是。

    我奉大汉宣徽使卢赞之命,前来宣扬我军止息干戈之心。”

    听是卢赞的人,卢多逊心中暗喜。

    而他脸上则故作愠怒状,厉声喝道:“滚!”

    突然被喝,引得卢赞亲信让目光在城上扫视起来。

    扫着扫着,他便也发现了“府州”与“麟州”的旗帜。

    见到那两面旗帜后,加上宋军对他态度不善,吓得卢赞亲信连忙拨马离开。

    不久后,亲信就回到卢赞身边,将他遭遇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听完亲信的禀报后,卢赞脸色陡变,眼眸下意识低垂起来。

    不知不觉间,防备的情绪出现在卢赞心头。

    卢赞是知晓折德扆、杨重勋与刘继业亲密关系的。

    “不亲派人去,吾可能还不知道,原来“劝说一事”可以如此快速。”

    卢赞一语道破了今日的异常之处。

    他与刘继业同样代表大汉,为何宋军要关注派去城下的人,是否是刘继业亲卫?

    就当这一点是宋军多此一举。

    那么缘何刘继业派去的人,能跟宋军交谈那么久,他派去的人宋军却直接以厉喝了事?

    人之心性如何,是会受时代背景影响的。

    当下的时代背景,是武夫叛乱频发的五代乱世。

    身处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中,卢赞对任何异常是相当敏感的。

    在心中疑窦渐起时,人总是善于联想的。

    “我记在在石梯山下,将军跟我说过你的诱兵之计,十拿九稳可以诱出赵德秀。

    那为何最后赵德秀,没中将军之计呢?”

    以往卢赞对这一点,还未联想太深,现在他的想法却已发生转变。

    卢赞从未领兵作战过,身为一名政客他没有刘继业的判断力,他能看的唯有结果。

    刘继业在北汉多有威名,在这基础上卢赞会相信他真的“不敌”一名十六岁的少年吗?

    还是说存在着另外一种细思极恐的可能?

    与其说刘继业是不敌赵德秀的才略,倒不如说刘继业是不敌他的大宋皇长子身份。

    特别是近来在潞州境内流传的一封诏书——“凡太原郡侯招抚者,不论过往...”

    好一个不论过往!

    面对卢赞的再次询问,刘继业张了张嘴想开口辩解。

    可最后却只能这么说道。

    “我少年时跟随先帝,血战沙场,身上受创处不知凡几。

    还望监军不要中了敌人的离间计。”

    疑心是最难捉摸的,况且赵德秀使的离间计,每一点全都是基于事实出发。

    事实皆在,单单言语上的解释是苍白的。

    无奈之下,刘继业只能谈他为大汉洒热血的过往,希望来打消卢赞的疑虑。

    说这番话时,刘继业望向壶关的目光越来越愤懑。

    “你苦心想将我引诱至壶关,为的就是行离间之事吗?”

    哪怕看穿了赵德秀的意图,但现在刘继业并未太过担心。

    因纵使卢赞是监军,若没有刘钧的圣旨,他也无法夺去自身兵权。

    在心中有着这点安慰后,刘继业稍显放心地转身驾马离去。

    看着刘继业快速远离的背影,卢赞似有所悟。

    他并不否认刘继业对先帝的忠心,可话说回来:

    “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等人对他们的先帝难道不忠心吗?”

    ...

    北汉,太原城。

    左仆射赵华今日刚下朝,便听到有人来禀报,说是府中来了一位出手阔绰的客商。

    听到“出手阔绰”四个字后,赵华明显的来了兴趣。

    正所谓宰相门前三品官,能被他府中人都能称一句“阔绰”的客商,那实力定然是不俗的。

    送上门来的钱,赵华没有拒绝的道理。

    赵华命人将那位客商带至他的书房中。

    不久后,扮作客商的闾丘仲卿就来到了赵华身前。

    见到气度不凡的闾丘仲卿后,赵华天然的对他添了几分好感。

    “你今来府,所求何职?”

    因北汉贫弱,许多位高权重的官员为自身利益,暗地中都在办着“卖官鬻爵”之事。

    在办这类事的诸多官员中,赵华是名声最好的。

    赵华深知“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只要有人价钱给的合适,他几乎什么都能卖。

    在赵华的询问下,闾丘仲卿说道:

    “我不求官。

    只求断一人官路。”

    闾丘仲卿的话,让赵华的脸上浮现为难之色。

    从手中权力来说,他既能予人官位,亦能断人官位。

    然断人官位一事与权力无关,这事容易与人生出嫌隙。

    “吾从来不轻易与人结怨,断人官位一事需好好斟酌。”

    细细斟酌一番后,赵华脸上为难之色愈浓,他看向闾丘仲卿郑重的道:

    “这事得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