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惊魂夜老宝子
第93章 祭拜亡灵后再遇奇事
山脚下的黄雾越滚越浓,磨盘大的石头撞塌院墙的闷响还在耳边嗡嗡作响。
李宝怀里的木盒突然发烫,烫得他手指发颤——那是朱雀精元在共鸣,像某种预警。
"王百万那孙子!"钱一多一拳砸在窗框上,指节泛白,"上个月我劝他留半坡树防山洪,他说'老子的别墅要见月光',现在倒好!"他转身要冲下楼,被赵婉儿一把拽住。
女董事长的西装外套不知何时滑到臂弯,发梢沾着刚才摇晃时溅的羊肉汤,声音却稳得像钉进墙里的钢钉:"施丽娅联系村支书,让村民往高处撤;王立平马上报警,说后山泥石流,有人员被困。"她转头看向张远山,"道长,李宝的木盒......"
"朱雀精元镇得住阴煞,"张远山摸出随身的罗盘,指针疯狂旋转,"但这是阳灾,得靠人。"他拍了拍李宝后背,"小友,跟我去后山看看有没有没撤的村民。"
李宝点头,木盒的温度顺着掌心窜到心口。
他跟着张远山跑下楼时,听见施丽娅带着哭腔打电话:"陈支书!
王百万的别墅在泄洪道上啊!"山风卷着土腥味灌进楼道,钱一多已经抄起墙角的铁锹,裤脚还沾着刚才溅的羊肉汤。
三小时后警车鸣笛而来时,泥石流已在山脚下堆起半人高的碎石。
李宝蹲在路边,看着救援人员用液压钳剪开变形的窗框——王百万的红木沙发卡在两块巨石间,沙发扶手上还搭着件绣金唐装,是那男人昨天炫耀"从西安淘的古董"时穿的。
"生命体征无。"医护人员的声音像根细针,扎破了所有人的呼吸。
赵婉儿递来矿泉水时,李宝才发现自己手在抖。
她的指尖凉得像山涧水,轻声说:"自然要罚的,我们能做的,是别让更多人重蹈覆辙。"
次日清晨,小面包车碾过碎石路往乾陵去时,钱一多在后座揉着发红的眼眶。"昨儿村头王奶奶说,她孙子还在别墅里写作业。"他摸出包烟又塞回去,"那孩子才七岁,昨天还追着我要糖葫芦......"
施丽娅从副驾递来纸巾:"赵总联系了基金会,会给村里建防洪渠。"她转头,眼尾还沾着昨晚哭的痕迹,"等咱们从乾陵回来,就来监督工程。"
李宝望着窗外倒退的山影,怀里的木盒突然变得很轻。
他想起地宫里袁天罡刻的卦象——"惩忿窒欲",原来古人早把教训刻在石头里,只是总有人要等泥石流灌进家门才肯读。
乾陵的朱雀门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像只半闭的眼睛。
赵婉儿站在父亲的衣冠冢前,碑上"赵正雄之墓"五个字被她用软布擦了又擦。"爸,"她的声音轻得像落在碑上的晨露,"您说乾陵藏着能护文物周全的秘密,我今天来,就是要替您揭开它。"
钱一多摘下帽子,张远山双手合十,施丽娅悄悄抹了把眼角。
李宝退后半步,忽然闻到若有若无的檀香气——是空明禅师不知何时站在他身侧,灰布僧袍被风掀起一角。"善念如灯,"禅师轻声说,"照得见前路,也照得见人心。"
日头爬到头顶时,李宝跟着张远山绕到朱雀门东侧。
木盒在他怀里发烫,像有只小鸟要破壳而出。"看那对华表。"张远山指着两根盘龙石柱,"朱雀阵的眼在这儿。"他掐了个法诀,李宝突然觉得后颈发麻——那是朱雀精元在共鸣,顺着血管往指尖窜。
"温度在变!"他按住木盒,"刚才是温的,现在......像晒了半天的阳光。"
张远山眼睛亮了:"你试着把精元引到指尖。"
李宝闭眼,循着那丝热流往前推。
当指尖触到华表石纹的瞬间,整根石柱突然震颤,石缝里渗出细密的金粉,在半空凝成只振翅的朱雀。
"成了!"施丽娅的尖叫惊飞了树上的麻雀,"和地宫壁画上的一模一样!"
钱一多拍得李宝后背生疼:"好小子!
咱离地宫又近一步!"赵婉儿盯着空中的金朱雀,嘴角终于扬起笑,那是李宝跟她搭档以来第一次见她露出这样的表情,像雪后初晴的湖面。
"走,回南京!"她掏出手机按了几下,"我让王立平订今晚的高铁。"
施丽娅突然拽住她袖子,往四周看了看才压低声音:"赵总,朱雀阵的事......暂时别对外说?"她瞥了眼还在研究金粉的张远山,"我总觉得,有些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赵婉儿愣了愣,随即点头。
李宝望着两人交头接耳的背影,怀里的木盒突然又烫起来。
他抬头,空中的金朱雀正缓缓消散,最后一片金粉落在他手背上,像句没说完的预言。
高铁驶入南京南站时,李宝隔着车窗望见站台玻璃上倒映的自己——眼下青黑,额角还沾着点乾陵的土,像块被揉皱的旧布。
赵婉儿的高跟鞋声从身后传来,鞋跟叩在金属地面上,一下下敲得人神经发紧:“李宝,张道长,辛苦你们先去栖霞古寺。”她递来一串车钥匙,钥匙环上挂着个青铜小朱雀,和木盒里的精元纹路如出一辙,“车在B3停车场,黑色suv。”
施丽娅突然伸手按住赵婉儿手背,指甲在对方腕骨上掐出个白印。
她左右张望,直到确认最近的乘客也在十米开外,才压低声音:“赵总,朱雀阵的金粉……”她瞥了眼李宝怀里的木盒,“昨晚我查了资料,唐陵阵法最怕泄露气机。您答应王教授的项目发布会,能不能……”
“延后两周。”赵婉儿反手握住施丽娅的手,指腹蹭过对方无名指上褪了色的银戒——那是施丽娅刚毕业时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我让王立平去跟媒体解释,就说要等文物局的联合评估报告。”她转头看向正搬行李的王立平,提高声音:“老王,先去公司把项目组的人稳住,重点盯紧档案室的监控。”
王立平扛着两个登山包直起腰,额角的汗珠子在灯光下闪:“明白!我这就联系张总监,让他把备份硬盘锁进银行保险库。”他冲众人点点头,拖着行李箱往出口走,橡胶轮碾过地面的声响渐渐消失在扶梯转角。
李宝捏着车钥匙,金属齿硌得掌心发疼。
他想起在乾陵时木盒发烫的触感,又想起施丽娅刚才发白的指节——这姑娘平时总把腮红打得像朵粉云,此刻却像株被暴雨压弯的雏菊。
“放心,”他开口时自己都吓了一跳,声音哑得像砂纸,“我会把木盒贴身带着。”
赵婉儿笑了,眼角细纹里还沾着晨露似的水光:“我信你。”她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对了,钱一多去医院看王奶奶的孙子了。那孩子在重症监护,医生说……”她喉结动了动,“可能要等清醒了才能问情况。”
施丽娅轻轻拽她袖子,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交叠成片,像两片被风揉在一起的叶子。
李宝望着她们走向出租车停靠点,直到红色尾灯融入晚高峰的车流,才转头对张远山说:“道长,去栖霞古寺?”
张远山正盯着站台电子屏上的天气预告,“阴转小雨”四个绿字在他道袍上投下冷光。
“去。”他摸出罗盘,指针稳稳指着东南方,“空明禅师上月给我写过信,说寺里的千年银杏今年开了并蒂花,怕是有因缘。”
栖霞古寺的山门关得半开,铜环上挂着块木牌,“客堂”两个字被雨水泡得发涨。
李宝刚跨进门槛,便有股沉水香裹着湿青苔味涌进鼻腔。
空明禅师正蹲在廊下擦石狮子,僧袍前襟沾着泥点,见他们来,用袈裟角抹了把手:“两位来得巧,厨房刚煮了桂花酒酿。”
张远山从怀里掏出个黄布包,解开露出三柱香:“禅师,我们为朱雀之气而来。”
空明禅师的手顿了顿。
他接过香插在石狮子前的小铜炉里,青烟盘旋着升上屋檐,惊起两只灰雀。
“朱雀属离火,主光明,亦主灼烧。”他转身走向后院,青石板缝里的苔藓被踩得吱呀响,“李施主怀里的精元,可是吸收了乾陵地脉的火气?”
李宝下意识抱紧木盒。
木盒此刻温温的,像块晒过太阳的玉石。
“前天在朱雀门,精元引动金粉显形后,我总觉得……”他想起昨夜在民宿做的梦,梦里金朱雀啄他心口,“它在找什么。”
“找宿主的气。”空明禅师推开禅房木门,墙上挂着幅“止观”书法,墨迹还带着潮气,“阴阳相济,刚柔并蓄。朱雀之气若只靠地脉滋养,终是无源之水。”他指了指桌上的青瓷碗,“喝口酒酿,桂花香能平心火。”
张远山端起碗抿了口,眼睛亮起来:“加了莲子心?”
“李施主最近可睡不安稳?”空明禅师没接话,反而盯着李宝眼下的青黑,“朱雀属阳,阳盛则躁。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足,水里撒把朱砂——不是让你镇邪,是借朱砂的凉性引火下行。”他从抽屉里取出个红布包,“这是寺里的降真香,每日焚一柱,香气能通心窍。”
李宝接过红布包,指尖触到粗布上的针脚——歪歪扭扭的,像是小沙弥缝的。
“谢谢禅师。”他喉咙发紧,突然想起王奶奶孙子被抬上救护车时,攥着他衣角的那只小手,凉得像块冰。
“不必谢我。”空明禅师合掌,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半盏月光,“是你们心里有火,才照得见我这点灯油。”
从禅房出来时,天已经擦黑。
张远山捧着禅师送的银杏叶标本,叶片上的脉络在暮色里泛着金。
李宝正要上车,忽听得山门外传来喧哗。
“挖到棺材啦!”是个小姑娘的声音,带着点尖细的哭腔,“就在村头老槐树下,棺材板上还刻着鸟!”
李宝脚步一顿。
他转头望去,山门外的田埂上站着几个村民,打着手电筒的光束在暮色里乱晃。
刚才说话的小姑娘扎着羊角辫,蓝布裙上沾着泥,正拽着个扛铁锹的老汉胳膊直晃:“爷爷你看,就是那两个穿道袍和黑衣服的!他们肯定懂!”
张远山的罗盘突然在怀里震动,指针疯狂旋转着指向田埂方向。
李宝摸了摸木盒,这次不是发烫,而是沁出细密的凉意,像有人隔着木头轻轻叩他掌心。
“去看看?”张远山的声音里带着点他从未听过的紧绷。
李宝望着小姑娘身后忽明忽暗的手电筒光,又想起乾陵朱雀门上消散的金粉。
他蹲下来,平视着小姑娘沾了泥的小脸:“乖,带我们去看看那口棺材,好不好?”
小姑娘用力点头,辫梢的红头绳在风里晃成一点红。
她转身往田埂跑时,李宝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不是害怕,是某种更烫的东西,顺着木盒的凉意往上窜,像颗埋在土里的种子,终于要顶破最后一层硬壳。
李宝怀里的木盒突然发烫,烫得他手指发颤——那是朱雀精元在共鸣,像某种预警。
"王百万那孙子!"钱一多一拳砸在窗框上,指节泛白,"上个月我劝他留半坡树防山洪,他说'老子的别墅要见月光',现在倒好!"他转身要冲下楼,被赵婉儿一把拽住。
女董事长的西装外套不知何时滑到臂弯,发梢沾着刚才摇晃时溅的羊肉汤,声音却稳得像钉进墙里的钢钉:"施丽娅联系村支书,让村民往高处撤;王立平马上报警,说后山泥石流,有人员被困。"她转头看向张远山,"道长,李宝的木盒......"
"朱雀精元镇得住阴煞,"张远山摸出随身的罗盘,指针疯狂旋转,"但这是阳灾,得靠人。"他拍了拍李宝后背,"小友,跟我去后山看看有没有没撤的村民。"
李宝点头,木盒的温度顺着掌心窜到心口。
他跟着张远山跑下楼时,听见施丽娅带着哭腔打电话:"陈支书!
王百万的别墅在泄洪道上啊!"山风卷着土腥味灌进楼道,钱一多已经抄起墙角的铁锹,裤脚还沾着刚才溅的羊肉汤。
三小时后警车鸣笛而来时,泥石流已在山脚下堆起半人高的碎石。
李宝蹲在路边,看着救援人员用液压钳剪开变形的窗框——王百万的红木沙发卡在两块巨石间,沙发扶手上还搭着件绣金唐装,是那男人昨天炫耀"从西安淘的古董"时穿的。
"生命体征无。"医护人员的声音像根细针,扎破了所有人的呼吸。
赵婉儿递来矿泉水时,李宝才发现自己手在抖。
她的指尖凉得像山涧水,轻声说:"自然要罚的,我们能做的,是别让更多人重蹈覆辙。"
次日清晨,小面包车碾过碎石路往乾陵去时,钱一多在后座揉着发红的眼眶。"昨儿村头王奶奶说,她孙子还在别墅里写作业。"他摸出包烟又塞回去,"那孩子才七岁,昨天还追着我要糖葫芦......"
施丽娅从副驾递来纸巾:"赵总联系了基金会,会给村里建防洪渠。"她转头,眼尾还沾着昨晚哭的痕迹,"等咱们从乾陵回来,就来监督工程。"
李宝望着窗外倒退的山影,怀里的木盒突然变得很轻。
他想起地宫里袁天罡刻的卦象——"惩忿窒欲",原来古人早把教训刻在石头里,只是总有人要等泥石流灌进家门才肯读。
乾陵的朱雀门在晨雾里若隐若现,像只半闭的眼睛。
赵婉儿站在父亲的衣冠冢前,碑上"赵正雄之墓"五个字被她用软布擦了又擦。"爸,"她的声音轻得像落在碑上的晨露,"您说乾陵藏着能护文物周全的秘密,我今天来,就是要替您揭开它。"
钱一多摘下帽子,张远山双手合十,施丽娅悄悄抹了把眼角。
李宝退后半步,忽然闻到若有若无的檀香气——是空明禅师不知何时站在他身侧,灰布僧袍被风掀起一角。"善念如灯,"禅师轻声说,"照得见前路,也照得见人心。"
日头爬到头顶时,李宝跟着张远山绕到朱雀门东侧。
木盒在他怀里发烫,像有只小鸟要破壳而出。"看那对华表。"张远山指着两根盘龙石柱,"朱雀阵的眼在这儿。"他掐了个法诀,李宝突然觉得后颈发麻——那是朱雀精元在共鸣,顺着血管往指尖窜。
"温度在变!"他按住木盒,"刚才是温的,现在......像晒了半天的阳光。"
张远山眼睛亮了:"你试着把精元引到指尖。"
李宝闭眼,循着那丝热流往前推。
当指尖触到华表石纹的瞬间,整根石柱突然震颤,石缝里渗出细密的金粉,在半空凝成只振翅的朱雀。
"成了!"施丽娅的尖叫惊飞了树上的麻雀,"和地宫壁画上的一模一样!"
钱一多拍得李宝后背生疼:"好小子!
咱离地宫又近一步!"赵婉儿盯着空中的金朱雀,嘴角终于扬起笑,那是李宝跟她搭档以来第一次见她露出这样的表情,像雪后初晴的湖面。
"走,回南京!"她掏出手机按了几下,"我让王立平订今晚的高铁。"
施丽娅突然拽住她袖子,往四周看了看才压低声音:"赵总,朱雀阵的事......暂时别对外说?"她瞥了眼还在研究金粉的张远山,"我总觉得,有些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赵婉儿愣了愣,随即点头。
李宝望着两人交头接耳的背影,怀里的木盒突然又烫起来。
他抬头,空中的金朱雀正缓缓消散,最后一片金粉落在他手背上,像句没说完的预言。
高铁驶入南京南站时,李宝隔着车窗望见站台玻璃上倒映的自己——眼下青黑,额角还沾着点乾陵的土,像块被揉皱的旧布。
赵婉儿的高跟鞋声从身后传来,鞋跟叩在金属地面上,一下下敲得人神经发紧:“李宝,张道长,辛苦你们先去栖霞古寺。”她递来一串车钥匙,钥匙环上挂着个青铜小朱雀,和木盒里的精元纹路如出一辙,“车在B3停车场,黑色suv。”
施丽娅突然伸手按住赵婉儿手背,指甲在对方腕骨上掐出个白印。
她左右张望,直到确认最近的乘客也在十米开外,才压低声音:“赵总,朱雀阵的金粉……”她瞥了眼李宝怀里的木盒,“昨晚我查了资料,唐陵阵法最怕泄露气机。您答应王教授的项目发布会,能不能……”
“延后两周。”赵婉儿反手握住施丽娅的手,指腹蹭过对方无名指上褪了色的银戒——那是施丽娅刚毕业时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我让王立平去跟媒体解释,就说要等文物局的联合评估报告。”她转头看向正搬行李的王立平,提高声音:“老王,先去公司把项目组的人稳住,重点盯紧档案室的监控。”
王立平扛着两个登山包直起腰,额角的汗珠子在灯光下闪:“明白!我这就联系张总监,让他把备份硬盘锁进银行保险库。”他冲众人点点头,拖着行李箱往出口走,橡胶轮碾过地面的声响渐渐消失在扶梯转角。
李宝捏着车钥匙,金属齿硌得掌心发疼。
他想起在乾陵时木盒发烫的触感,又想起施丽娅刚才发白的指节——这姑娘平时总把腮红打得像朵粉云,此刻却像株被暴雨压弯的雏菊。
“放心,”他开口时自己都吓了一跳,声音哑得像砂纸,“我会把木盒贴身带着。”
赵婉儿笑了,眼角细纹里还沾着晨露似的水光:“我信你。”她转身要走,又停住脚步,“对了,钱一多去医院看王奶奶的孙子了。那孩子在重症监护,医生说……”她喉结动了动,“可能要等清醒了才能问情况。”
施丽娅轻轻拽她袖子,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交叠成片,像两片被风揉在一起的叶子。
李宝望着她们走向出租车停靠点,直到红色尾灯融入晚高峰的车流,才转头对张远山说:“道长,去栖霞古寺?”
张远山正盯着站台电子屏上的天气预告,“阴转小雨”四个绿字在他道袍上投下冷光。
“去。”他摸出罗盘,指针稳稳指着东南方,“空明禅师上月给我写过信,说寺里的千年银杏今年开了并蒂花,怕是有因缘。”
栖霞古寺的山门关得半开,铜环上挂着块木牌,“客堂”两个字被雨水泡得发涨。
李宝刚跨进门槛,便有股沉水香裹着湿青苔味涌进鼻腔。
空明禅师正蹲在廊下擦石狮子,僧袍前襟沾着泥点,见他们来,用袈裟角抹了把手:“两位来得巧,厨房刚煮了桂花酒酿。”
张远山从怀里掏出个黄布包,解开露出三柱香:“禅师,我们为朱雀之气而来。”
空明禅师的手顿了顿。
他接过香插在石狮子前的小铜炉里,青烟盘旋着升上屋檐,惊起两只灰雀。
“朱雀属离火,主光明,亦主灼烧。”他转身走向后院,青石板缝里的苔藓被踩得吱呀响,“李施主怀里的精元,可是吸收了乾陵地脉的火气?”
李宝下意识抱紧木盒。
木盒此刻温温的,像块晒过太阳的玉石。
“前天在朱雀门,精元引动金粉显形后,我总觉得……”他想起昨夜在民宿做的梦,梦里金朱雀啄他心口,“它在找什么。”
“找宿主的气。”空明禅师推开禅房木门,墙上挂着幅“止观”书法,墨迹还带着潮气,“阴阳相济,刚柔并蓄。朱雀之气若只靠地脉滋养,终是无源之水。”他指了指桌上的青瓷碗,“喝口酒酿,桂花香能平心火。”
张远山端起碗抿了口,眼睛亮起来:“加了莲子心?”
“李施主最近可睡不安稳?”空明禅师没接话,反而盯着李宝眼下的青黑,“朱雀属阳,阳盛则躁。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足,水里撒把朱砂——不是让你镇邪,是借朱砂的凉性引火下行。”他从抽屉里取出个红布包,“这是寺里的降真香,每日焚一柱,香气能通心窍。”
李宝接过红布包,指尖触到粗布上的针脚——歪歪扭扭的,像是小沙弥缝的。
“谢谢禅师。”他喉咙发紧,突然想起王奶奶孙子被抬上救护车时,攥着他衣角的那只小手,凉得像块冰。
“不必谢我。”空明禅师合掌,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半盏月光,“是你们心里有火,才照得见我这点灯油。”
从禅房出来时,天已经擦黑。
张远山捧着禅师送的银杏叶标本,叶片上的脉络在暮色里泛着金。
李宝正要上车,忽听得山门外传来喧哗。
“挖到棺材啦!”是个小姑娘的声音,带着点尖细的哭腔,“就在村头老槐树下,棺材板上还刻着鸟!”
李宝脚步一顿。
他转头望去,山门外的田埂上站着几个村民,打着手电筒的光束在暮色里乱晃。
刚才说话的小姑娘扎着羊角辫,蓝布裙上沾着泥,正拽着个扛铁锹的老汉胳膊直晃:“爷爷你看,就是那两个穿道袍和黑衣服的!他们肯定懂!”
张远山的罗盘突然在怀里震动,指针疯狂旋转着指向田埂方向。
李宝摸了摸木盒,这次不是发烫,而是沁出细密的凉意,像有人隔着木头轻轻叩他掌心。
“去看看?”张远山的声音里带着点他从未听过的紧绷。
李宝望着小姑娘身后忽明忽暗的手电筒光,又想起乾陵朱雀门上消散的金粉。
他蹲下来,平视着小姑娘沾了泥的小脸:“乖,带我们去看看那口棺材,好不好?”
小姑娘用力点头,辫梢的红头绳在风里晃成一点红。
她转身往田埂跑时,李宝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不是害怕,是某种更烫的东西,顺着木盒的凉意往上窜,像颗埋在土里的种子,终于要顶破最后一层硬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