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仇千金逆袭追夫记折耳根拌苦蒜

第八十章:深入沟通,达成共识

    那日我收拾书房,看到他留泪的纸条后,我心里便一直有些异样。

    第二天,我照常去花园逗孩子玩,可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的。

    直到那天傍晚,我正给孩子喂奶,听见他在门外轻声问:“能聊聊吗?”

    我没抬头,只嗯了一声。

    他进来后站在床边,看着我们娘俩,眼神有点复杂。

    “你昨天……看到那张纸条了?”他试探地问。

    我点点头,把孩子轻轻抱给他,“你是不是……很怕他会像你小时候一样?”

    他愣了一下,低头看着怀里的孩子,许久才说:“是。”

    我看着他的侧脸,忽然觉得有些心疼。

    他从小就在徐家长大,家族里争权夺利,长辈严苛,兄弟之间也未必真心。他能有今天,靠的全是自己拼出来的路。

    “所以你想让他早点懂事,早点学会规矩,对吧?”我轻声问。

    他点头,声音有些哑:“我不想他将来被人说‘不懂事’、‘没家教’。我想让他站得稳,走得远。”

    我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蛋,“可你知道吗?孩子不是靠背几本书就能变聪明的,也不是靠念几句圣贤语录就能懂道理的。”

    他抬起头看我,眼神里有些动摇。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人陪他一起笑,一起疯,一起认识这个世界?”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也有点发虚,毕竟我自己也是被爹逼着读书长大的。

    但他听了之后,却沉默了很久。

    最后,他轻声说:“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做?”

    我笑了,“先听我说说我的想法,你也别急着反驳,好吗?”

    他点头。

    于是那个晚上,我们在书房坐了下来,准备好好谈谈。

    当然,孩子还是不省心地哭了好几次。

    第一次哭,是因为饿了。

    我赶紧起身去哄,他主动帮我热奶瓶。

    第二次哭,是因为尿布湿了。

    我们俩手忙脚乱地换布片,差点把他掉地上。

    第三次哭,是因为太困又睡不着。

    我们轮流抱着他走来走去,嘴里哼着各种奇怪的小调。

    等他终于睡着,乳娘才小心翼翼地接过去,带去了花园那边休息。

    我们回到书房时,天已经黑了。

    我坐在案前,他泡了杯茶递给我。

    “说吧。”他说。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讲我的想法。

    “我觉得孩子应该先学说话、学走路、学怎么跟人打交道。这些才是最基本的。等他能理解了,再慢慢教他识字、认数。”

    他皱眉,“那你不担心他比别人慢?”

    “慢什么呀,”我白了他一眼,“你还记得我小时候吧?我爹也是这么催我学这学那的,结果呢?我到现在还记得那些书上写的都是啥吗?不记得。”

    他看着我,若有所思。

    “可是琳琅,”他认真地说,“如果什么都不教,他会不会变成一个只会玩的孩子?”

    “不会啊!”我急了,“我会带他去花园、去集市、去河边,让他看花、听鸟叫、摸小鱼。这些都是学习,只是方式不一样。”

    他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桌上的茶杯。

    我又补充了一句:“而且,我还想请一位异域来的女先生,教他说几句胡语,看看外面的世界。”

    他猛地抬头,“你是说……那位从波斯来的商人介绍的女子?”

    我点头,“就是她。她说过愿意来教孩子,只要我们诚心邀请。”

    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你连这个都想好了?”

    “当然。”我得意地翘起嘴角,“你以为我这几天都在干嘛?”

    他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

    “那……你的意思是,先让他自由成长,再慢慢引导他学习?”他试探性地问。

    “没错!”我立刻点头,“等他有了好奇心,有了兴趣,自然就会愿意学了。”

    他沉吟片刻,忽然说:“那我有个建议。”

    “你说。”

    “我们可以定个计划,比如每天早上让他跟着你出去玩,下午我来教他一些基本的礼仪和常识,晚上再一起讲故事。”

    我瞪大眼睛看他,“你这是要分时间教学?”

    “对。”他点头,“这样既不会耽误他的成长,也能让他慢慢接触知识。”

    我忍不住笑了,“你这是妥协了?”

    他叹口气,“我是想通了。以前我总觉得,只有按老规矩来,孩子才能成器。但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教育,不是强迫,而是引导。”

    我看着他,忽然觉得这个人,好像又变得熟悉了。

    “那……你答应不再逼他背书了?”我小心翼翼地问。

    他苦笑,“我可以答应少背点,但不能完全不背。”

    我撇嘴,“你还是改不了。”

    “至少比之前好多了。”他反唇相讥。

    我们俩对视了一眼,同时笑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一起拟了一份简单的教育计划。

    写在一张素白的纸上,开头是我写的“德行为基”,中间是他写的“兴趣为翼”,最后我们一起盖上了他的私印和我的指印。

    “以后就按这个来。”我说。

    “嗯。”他点头,“不过……要是他将来真成了个调皮捣蛋的小子,你可别怪我。”

    “那你就别怪我把他的未来交给一个会讲胡语的女先生。”

    他笑着摇头,“你啊……”

    我们并肩坐在案前,看着那张纸,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屋外风轻云淡,屋里暖意融融。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或许这就是家的样子。

    不是争吵不停,也不是谁都要听谁的,而是在分歧中找到平衡,在沟通中达成共识。

    “对了,”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你那本异域启蒙书,能不能借我看几天?”

    我挑眉,“怎么,你也想学点新东西?”

    他点头,“我想知道,除了《三字经》,还能怎么教孩子。”

    我笑着把书递给他,“那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里面有不少咱们没见过的东西。”

    他接过书,翻开第一页,忽然笑了,“原来如此。”

    我凑过去一看,原来是画着一只猴子骑马的图,旁边写着一句异域文字。

    “这是什么意思?”他指着那句。

    我念出来,“‘快乐地学习,勇敢地探索’。”

    他看了我一眼,忽然把那句话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看来你真的打算改变咯?”我调侃道。

    他合上笔记本,目光坚定,“为了他,也为了我们。”

    我看着他,心里忽然一阵柔软。

    这一刻,我知道,我们的路,终于走到了一起。

    窗外月色正好,屋里灯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