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宋,开局我先捅死秦桧!精神病院在逃王子
第39章 消息
此次前往江南的阵仗并不小,按理来说大批人马前往江南,最好的行进路线还是走漕运水道,由朝廷设立在临安城外的“丰储仓”出发,走江南运河,自临安北行,经嘉兴、平江府(苏州)、常州至镇江再经分流进入江南。
这条太湖流域的漕运水道所输送的漕粮,甚至占了南宋国库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还有各地木材,茶叶,盐巴等物业都经由此道运往宋朝各地,因此而享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水上丝绸之路。
但是显然赵瑗并不敢轻易使用漕运。
其一是因为周必大所说的,江南水寨内极有可能有江南官僚们擅养的私兵把持,如果贸然走水路,江南官宦们极有可能为了不让赵瑗顺利抵达江南,而动用私兵,假冒船祸,让赵瑗一行沉入水底,尸骨无存。
须知,这船上航行可比不得陆路,只要一进入长江流域,那就会彻底成为别人的活靶子,即无法轻易改道,也不能随时靠岸自救,真要遇到天灾人祸,想要靠着水性自救,更是天大的笑话,长江四处暗藏的湍流会教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们做人的道理。
另一个原因便是,水域之上,信息的传递难免不够通畅。
赵瑗事先已经派去的人手,很难将情报迅速准确的传递到正在行驶的船只上。
他需要更加准确的信息,来提前应对和做好各种部署防备,否则等他进入江南的时候,就得和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找不到方向,只能被江南官员们耍着玩。
正因为上述的几个原因,赵瑗并没有选择走漕运乘船前往江南。
而是让整个队伍走了陆路。
虽然陆路稍慢,但至少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历史里的南宋时期,对于江南的行政地界规定得并不算严格,但从地理上来看,南宋常以长江和太湖为界,将湖州和嘉兴归为江南一代。
这两处距离临安其实也不过数百里而已。
在现代看来近在咫尺的三个地方,在南宋看来,却已经算是路途遥远。
正常行路从临安前往江南核心的湖州,走官道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加上车马人员过多以及多雨多雪的冬季,这个时间大约要延长一至两天。
等赵瑗一行穿过余杭,抵达德清时,已经花费了两天的时间。
德清位于杭州湖州之间,地处天目山余脉,是江南地界的分水岭,由此再向北行,就可以进入太湖冲积平原,也就是真正意义上上的江南一带。
德清县的县令提早收到了消息,在德清盛情款待了赵瑗一行。
设宴时甚至还配上了美人相伴,载歌载舞,宴席之丰盛,比起如今南宋国都的临安城内酒宴还要不遑多让。
赵瑗可是知道先前江南一行的官使坏事的原因,但他并未制止,而是让手下随行官员们放开手脚玩乐,不必介怀。
如今的情形其实是双方早就知道彼此目的,互相试探,赵瑗自然也不担心对方再把先前相同的花样拿出来用。
与其拘谨提防着,不如让人看见他们表面上并无恶意,降低对方的危机感,从中找到可乘之机。
只不过宴席过后,德清县令又盛情邀请赵瑗留宿,还是被他谢绝了,选择了与官员们一道回官驿里休憩。
理由自然也简单,赵瑗将郭云岫抬了出来,立即就受到县令了然的眼神。
如今谁人不知道,郭府千金得天独厚,深受建国公喜爱,先是国公为佳人写下千古绝句,又有请君赐婚的佳话,先前建国公出使时,郭府千金更是拄伞相送,让临安城内心系国公的女子心碎了一地,两人感情之深自不用说。
有了赵瑗带头,那些官员们自然也不敢多待,都随着赵瑗老老实实回了官驿休息。
赵瑗在茴香的侍候下换了衣物,见天色尚早,便坐在书桌前看书。
冬天的风吹开了窗台,将屋内的烛火吹得摇摇欲坠,让屋内多了一层寒意。
“这屋子也没有地龙,只是烧炭实在是有些太冷了。”茴香一边搓着手,一边走向窗边想要将窗户重新合上。
自己国公也不知道犯了哪门子毛病,无论那窗户被风吹开了多少次,也不许她将窗户的插销插上,顶多只能虚掩着。
这才让寒风有了可乘之机,要是明日国公受寒着凉了可怎么办,折腾的不还是她这个照顾人的人吗?
这是茴香第四次起身去关窗了。
她内心吐着槽,走到窗前,手才摸到窗户合叶上,就被一双冰凉刺骨的白手从窗外摁住!
她惊悚地发觉那双手分明就是从窗外伸来的!
茴香险些跳了起来!
她最近管着宫里来的十个秀女,关系颇好。
那些秀女也看明白了国公的心思并不在女色之上,虽然难免有些失望,但不用以色侍人,加上建国公对人并不严苛,甚至算得上是纵容(参考茴香),又无需待在宫中受委屈便安心在国公府待了下来。
只是这些秀女虽好,但却有一点毛病,那就是来自于宫中。
而宫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八卦消息,尤其是那种鬼气森森的冤屈故事。
这些秀女们聚在一起,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和茴香讲八卦,讲宫里那些含冤而死的女人,怨气不能散去,所以魂魄停留在冷宫之中,找人替死偿命的故事。
现在!那双带着冰冷寒意的手正正好压在茴香的手掌之上!
那苍白而带着风雪,没有丝毫血色的手不正是前来索命的鬼手吗!
太可怕了!
茴香险些放声尖叫,然后她刚刚张大嘴,声音还在喉咙里酝酿,下一秒,她就看到那双手从窗外的黑暗中彻底伸进了屋子,捂在了她的嘴上!
“呜~”
茴香的尖叫就这样被捂在了喉咙里,险些被彻底吓晕过去。
“别叫,把人叫醒了,你看国公会怎么罚你。”
就在茴香瞪大眼睛时,她看到一个人头从窗户边上露了出来——
正是披着风霜,面色被风雪冻得苍白的裘兴。
茴香目瞪口呆的看着从窗户边上翻进屋的裘兴,过了好半晌,才憋出一口气问道:
“你是人是鬼?你正门不走怎么走的窗户!”
裘兴没好气的瞥了茴香一眼:
“我要走正门,你看明天国公还能安然进江南么?恐怕整个德清县今晚都不用睡了。”
茴香还没弄明白裘兴话里的意思,见对方还没回答自己他究竟是人是鬼,还要追问,就被一旁的赵瑗打断。
“好了,茴香你先下去热一壶酒来,裘兴是人,他不能走正门,我让你不要关窗就是为了等他的。”
茴香这才恍然大悟,扶着依旧还在怦怦跳动,吓得不轻的小心肝退了下去,临走前还不忘白上一眼裘兴。
裘兴自然懒得和茴香计较,等她走远,裘兴才关上窗户,走到赵瑗边上正欲汇报。
“你既然来了,便先不着急说事,江南如今风雪正大,你在外面被吹了这么久,咱们先暖暖身子,再慢慢说。”
裘兴点了点头,他知道国公这是在关心自己。
他听命在炭火边上暖了暖手,又一口饮进了茴香端来的热酒,见到赵瑗已经摆出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这才开口说道:
“公爷,江南现在正在实行宵禁,我们的人手暂时还没摸清门路,暂时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传回来,但我们还得到了另一个消息,想着应该对公爷十分重要。”
“什么消息?”赵瑗正襟危坐,正色道。
“李家小姐的踪迹,我们找到了。”
这条太湖流域的漕运水道所输送的漕粮,甚至占了南宋国库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还有各地木材,茶叶,盐巴等物业都经由此道运往宋朝各地,因此而享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水上丝绸之路。
但是显然赵瑗并不敢轻易使用漕运。
其一是因为周必大所说的,江南水寨内极有可能有江南官僚们擅养的私兵把持,如果贸然走水路,江南官宦们极有可能为了不让赵瑗顺利抵达江南,而动用私兵,假冒船祸,让赵瑗一行沉入水底,尸骨无存。
须知,这船上航行可比不得陆路,只要一进入长江流域,那就会彻底成为别人的活靶子,即无法轻易改道,也不能随时靠岸自救,真要遇到天灾人祸,想要靠着水性自救,更是天大的笑话,长江四处暗藏的湍流会教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货们做人的道理。
另一个原因便是,水域之上,信息的传递难免不够通畅。
赵瑗事先已经派去的人手,很难将情报迅速准确的传递到正在行驶的船只上。
他需要更加准确的信息,来提前应对和做好各种部署防备,否则等他进入江南的时候,就得和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找不到方向,只能被江南官员们耍着玩。
正因为上述的几个原因,赵瑗并没有选择走漕运乘船前往江南。
而是让整个队伍走了陆路。
虽然陆路稍慢,但至少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历史里的南宋时期,对于江南的行政地界规定得并不算严格,但从地理上来看,南宋常以长江和太湖为界,将湖州和嘉兴归为江南一代。
这两处距离临安其实也不过数百里而已。
在现代看来近在咫尺的三个地方,在南宋看来,却已经算是路途遥远。
正常行路从临安前往江南核心的湖州,走官道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加上车马人员过多以及多雨多雪的冬季,这个时间大约要延长一至两天。
等赵瑗一行穿过余杭,抵达德清时,已经花费了两天的时间。
德清位于杭州湖州之间,地处天目山余脉,是江南地界的分水岭,由此再向北行,就可以进入太湖冲积平原,也就是真正意义上上的江南一带。
德清县的县令提早收到了消息,在德清盛情款待了赵瑗一行。
设宴时甚至还配上了美人相伴,载歌载舞,宴席之丰盛,比起如今南宋国都的临安城内酒宴还要不遑多让。
赵瑗可是知道先前江南一行的官使坏事的原因,但他并未制止,而是让手下随行官员们放开手脚玩乐,不必介怀。
如今的情形其实是双方早就知道彼此目的,互相试探,赵瑗自然也不担心对方再把先前相同的花样拿出来用。
与其拘谨提防着,不如让人看见他们表面上并无恶意,降低对方的危机感,从中找到可乘之机。
只不过宴席过后,德清县令又盛情邀请赵瑗留宿,还是被他谢绝了,选择了与官员们一道回官驿里休憩。
理由自然也简单,赵瑗将郭云岫抬了出来,立即就受到县令了然的眼神。
如今谁人不知道,郭府千金得天独厚,深受建国公喜爱,先是国公为佳人写下千古绝句,又有请君赐婚的佳话,先前建国公出使时,郭府千金更是拄伞相送,让临安城内心系国公的女子心碎了一地,两人感情之深自不用说。
有了赵瑗带头,那些官员们自然也不敢多待,都随着赵瑗老老实实回了官驿休息。
赵瑗在茴香的侍候下换了衣物,见天色尚早,便坐在书桌前看书。
冬天的风吹开了窗台,将屋内的烛火吹得摇摇欲坠,让屋内多了一层寒意。
“这屋子也没有地龙,只是烧炭实在是有些太冷了。”茴香一边搓着手,一边走向窗边想要将窗户重新合上。
自己国公也不知道犯了哪门子毛病,无论那窗户被风吹开了多少次,也不许她将窗户的插销插上,顶多只能虚掩着。
这才让寒风有了可乘之机,要是明日国公受寒着凉了可怎么办,折腾的不还是她这个照顾人的人吗?
这是茴香第四次起身去关窗了。
她内心吐着槽,走到窗前,手才摸到窗户合叶上,就被一双冰凉刺骨的白手从窗外摁住!
她惊悚地发觉那双手分明就是从窗外伸来的!
茴香险些跳了起来!
她最近管着宫里来的十个秀女,关系颇好。
那些秀女也看明白了国公的心思并不在女色之上,虽然难免有些失望,但不用以色侍人,加上建国公对人并不严苛,甚至算得上是纵容(参考茴香),又无需待在宫中受委屈便安心在国公府待了下来。
只是这些秀女虽好,但却有一点毛病,那就是来自于宫中。
而宫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八卦消息,尤其是那种鬼气森森的冤屈故事。
这些秀女们聚在一起,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和茴香讲八卦,讲宫里那些含冤而死的女人,怨气不能散去,所以魂魄停留在冷宫之中,找人替死偿命的故事。
现在!那双带着冰冷寒意的手正正好压在茴香的手掌之上!
那苍白而带着风雪,没有丝毫血色的手不正是前来索命的鬼手吗!
太可怕了!
茴香险些放声尖叫,然后她刚刚张大嘴,声音还在喉咙里酝酿,下一秒,她就看到那双手从窗外的黑暗中彻底伸进了屋子,捂在了她的嘴上!
“呜~”
茴香的尖叫就这样被捂在了喉咙里,险些被彻底吓晕过去。
“别叫,把人叫醒了,你看国公会怎么罚你。”
就在茴香瞪大眼睛时,她看到一个人头从窗户边上露了出来——
正是披着风霜,面色被风雪冻得苍白的裘兴。
茴香目瞪口呆的看着从窗户边上翻进屋的裘兴,过了好半晌,才憋出一口气问道:
“你是人是鬼?你正门不走怎么走的窗户!”
裘兴没好气的瞥了茴香一眼:
“我要走正门,你看明天国公还能安然进江南么?恐怕整个德清县今晚都不用睡了。”
茴香还没弄明白裘兴话里的意思,见对方还没回答自己他究竟是人是鬼,还要追问,就被一旁的赵瑗打断。
“好了,茴香你先下去热一壶酒来,裘兴是人,他不能走正门,我让你不要关窗就是为了等他的。”
茴香这才恍然大悟,扶着依旧还在怦怦跳动,吓得不轻的小心肝退了下去,临走前还不忘白上一眼裘兴。
裘兴自然懒得和茴香计较,等她走远,裘兴才关上窗户,走到赵瑗边上正欲汇报。
“你既然来了,便先不着急说事,江南如今风雪正大,你在外面被吹了这么久,咱们先暖暖身子,再慢慢说。”
裘兴点了点头,他知道国公这是在关心自己。
他听命在炭火边上暖了暖手,又一口饮进了茴香端来的热酒,见到赵瑗已经摆出一副侧耳倾听的模样,这才开口说道:
“公爷,江南现在正在实行宵禁,我们的人手暂时还没摸清门路,暂时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传回来,但我们还得到了另一个消息,想着应该对公爷十分重要。”
“什么消息?”赵瑗正襟危坐,正色道。
“李家小姐的踪迹,我们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