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合纵之议

赵邯郸,王宫议政殿。

晨光透过高窗,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凝重。

赵王偃高坐王位,面色不虞。

昨日姚贾那番慷慨陈词,让满朝文武分裂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他本指望今日能倚仗相邦郭开的口舌与智谋,将这“合纵”的烫手山芋给丢回去。

然而,当百官列位完毕,他却发现,往日最显眼的那个位置,竟是空的。

“相邦郭开何在?”赵王偃皱眉问道,声音里透着一丝压抑不住的烦躁。

一名内侍连忙趋前,躬身禀报道:“回大王,郭相邦府上派人传话,说相邦大人昨夜偶感风寒,今日不便上朝,已向王上告了病假。”

“偶感风寒?”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细碎的议论声。

谁都知道,郭开身体壮硕如牛,一年到头连个喷嚏都少闻。在这合纵抗秦的关键时刻“偶感风寒”,其背后的意味,不言自明。

赵王偃的脸色愈发阴沉。郭开这只最会揣摩他心意的猎犬,竟然在此时选择了避让?这让他感到一种被抛弃的孤立和失控。

就在此时,一个沉稳如山的身影自武将之列走出,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回响。

“大王!”

来人正是赵国的擎天之柱,上将军李牧。

他声音雄浑,掷地有声:“臣以为,魏使所言,乃救赵之良策!秦国虎狼之心,昭然若揭。长平之血未干,我赵国将士可于沙场死战,但绝不可因君王犹豫,而致社稷倾覆,宗庙无存!”

“今日割一城,明日割一地,待到无地可割,唯有引颈受戮!大王,战,或有一线生机;不战,则必死无疑!请大王决断!”

李牧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赵王偃的额头渗出了细汗。

他下意识地看向郭开空着的位子,心中愈发烦乱。李牧主战,郭开避退,这盘棋,他该怎么下?

就在他左右为难,心神不定之际,姚贾的身影不疾不徐地从队列中走出。

他先是对着李牧微微颔首,以示敬意,随即转向赵王偃,深深一揖。

“大王之忧,贾感同身受。”

姚贾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让赵王偃烦躁的心绪稍稍平复。

“然,时不我待。”姚贾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秦军如今兵锋正盛,其军正李斯以‘义兵’为名,行吞并之实,瓦解魏民之心。此等阳谋,比之白起坑卒更毒!更狠!若任其势成,则天下再无抗秦之力。”

他顿了顿,抛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惊天诱饵。

“臣此来邯郸之前,已与燕、楚两国使臣,于大梁秘会。”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赵王偃更是猛地挺直了身子,死死盯住姚贾。

姚贾面不改色,继续编织着那张弥天大谎:

“楚国相邦春申君已然许诺,一旦赵国牵头合纵,楚国将出兵二十万,并输粮草三十万石,威逼武关,牵制秦军南翼!

燕王喜亦派使臣承诺,将遣上卿剧辛,率精锐骑兵五万,自其上谷郡南下,陈兵于燕赵边境之武遂、方城一线!一旦秦军主力东出函谷关,猛攻赵、魏,此五万铁骑即可南下,或经由井陉,威胁秦之上党郡;或直扑河内,侧击秦军后路,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他描述得如此详尽,连人名、兵马、粮草数目都一应俱全,听起来不像是谎言,倒像是早已敲定的盟约!

“非但如此,”姚贾环视大殿,声音压低了几分,更添了几分机密感,

“唇亡齿寒,天下皆知。即便是一向孱弱的韩国与置身事外的齐国,也已暗中响应。”

他转向赵王偃,一字一顿地说道:

“韩王厘虽不敢公然抗秦,但已密诺,届时将以检修关隘为名,拖延秦军粮草辎重通过其境,并会暗中为我联军提供秦军动向的详尽军报!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而东方富庶的齐国,齐王建虽不愿出兵,却也深知秦国独大之害。他已密令其国中大商,假托商贸往来,暗中输送黄金万两、精铁十万斤,以为我合纵联军之军资!有齐国之财,韩国之助,楚燕之兵,我等何愁大事不成?”

“如今,楚、燕、魏、韩、齐,五国之心,或明或暗,已然连成一线,万事俱备!” 姚贾的声调陡然拔高,眼中放出灼人的光芒,直视着王座上的赵王偃。

“只待大王您,振臂一呼!以赵国之强,以李牧将军之威,登高而号,则天下响应!此合纵,非魏之合纵,非楚之合纵,乃是以赵国为首,以大王您为盟主之合纵!”

姚贾先用秦国的威胁和时间的紧迫感,将赵王偃逼入绝境,让他感觉自己孤立无援,再画出一张“六国联盟,唯你为尊”的宏伟蓝图,将他高高捧起。

“届时,您非一国之君,而是六国盟主!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秦虽强,何以敌天下之力?待秦师败退,大王您的威望将超越先祖,功盖五霸!史书之上,将为您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王偃的呼吸急促起来,双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

盟主!

六国盟主!

这个头衔对他这个活在先辈阴影下、内心极度渴望证明自己的君王而言,有着致命的诱惑。

他仿佛已经看到,六国使臣在自己面前俯首称臣,秦王政在咸阳宫中因他而寝食难安的景象。

“请大王,为赵国万世基业,为天下苍生,决断!”姚贾最后一次躬身,将选择权交回。

但实际上,赵王偃已经没有了选择。

恐惧与欲望交织,姚贾为他铺就的道路,看起来是唯一的光明坦途。

“好……好!”

赵王偃猛地从王位上站起,因激动而颤抖的声音响彻大殿:

“准奏!寡人准了!即刻拜上将军李牧统领三军,传檄六国,共讨暴秦!”

“王上圣明!”李牧单膝跪地,声如洪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