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波斯湾的瓷器舰队

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湿气,如同浓稠的蛛网般泗水港的每一寸土地。宝儿立在港口最高的了望塔上,塔身被海风侵蚀得斑驳陆离,青铜短剑在腰间随着塔身的晃动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远处的海面上,乌云翻涌,仿佛一群张牙舞爪的巨兽,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她的目光却坚定地望向正在建造中的船队,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忐忑。了望塔下,工匠们的吆喝声、瓷器碰撞的清脆声,交织成一曲繁忙的乐章。

“夫人,首支瓷器舰队已建造完毕,随时可以启航。” 哈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他的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显然刚从建造现场赶来。宝儿转身,跟着哈桑走向港口,只见十艘巨大的商船整齐排列,船身巍峨如山,在阴沉的天色下散发着独特的光泽。这便是宝儿苦心打造的 “海上瓷墙舰队”,每一艘船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与智慧,然而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工匠们为了打造这支舰队,日夜不息地劳作。从景德镇运来的青花瓷板,在途中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护送瓷板的船队在风浪中剧烈摇晃,一箱箱瓷器在船舱内碰撞。负责押运的老船工急得直跺脚,他带领船员们用帆布和绳索将瓷板牢牢固定,自己则守在瓷板箱旁,生怕有任何闪失。“这些瓷板比我的命还金贵,要是有损坏,怎么向夫人交代!” 老船工沙哑着嗓子喊道。最终,在众人的努力下,大部分瓷板得以安全运抵,但仍有少量出现裂痕,工匠们只能忍痛挑选出完好无损的瓷板用于镶嵌。

在组装船只时,工匠们先在货舱内壁铺设一层防潮的桐油木板,桐油的刺鼻气味弥漫在空气中,熏得人眼睛发疼。然后,他们将青花瓷板严丝合缝地镶嵌其上。为了确保瓷板的牢固,他们在瓷板之间留有细缝,填入浸油麻絮。然而,刚开始镶嵌时,瓷板总是无法完美贴合,一位年轻工匠急得满头大汗,手中的瓷板不小心滑落,摔成了碎片。“别慌!”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走过来,“镶嵌瓷板讲究的是‘稳、准、巧’,就像给姑娘家描眉一样,得慢慢来。” 老工匠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他先在木板上涂抹一层特制的粘合剂,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瓷板放上去,轻轻按压,确保每一块瓷板都紧密相连。“这瓷板不仅是好看,更是咱这船的‘盔甲’,既能防腐,又能在夜里反光,给咱照亮航路。” 老工匠一边镶嵌瓷板,一边对年轻学徒说道。

船头雕塑着庄严的妈祖像,工匠们在雕刻时,每一刀都饱含着敬畏之心。他们先勾勒出妈祖的轮廓,然后细细雕琢面部表情,力求将妈祖的温柔与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妈祖身披霞帔,手持玉笏,目光温柔而坚定,仿佛在守护着每一位船员的平安。而船尾则绘制着波斯神话中的海妖罗睺,画师们查阅了大量从波斯商人那里收集来的典籍和图画,研究罗睺的形象特征。他们用颜料一笔一划地勾勒出海妖的狰狞面目、挥舞的三叉戟,甚至连罗睺身上的鳞片都画得栩栩如生。宝儿看着这东西方信仰的象征,心中感慨万千:“妈祖护佑我们东方的航海人,罗睺在波斯传说中也是海上的守护者,希望它们能共同庇佑我们的船队。”

启航那日,天空依旧阴沉,海风呼啸,吹得旗帜猎猎作响,仿佛在为船队送行。宝儿站在旗舰上,高声喊道:“出发!向着波斯湾,启航!” 随着一声令下,船员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云霄。船帆缓缓升起,巨大的船队在波涛中破浪前行,海水拍打着船身,与瓷板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战歌。然而,航行途中,气候变幻莫测,船队遭遇了一场又一场危机。

一日,船队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狂风如猛兽般呼啸,风速之快,甚至将船上的一些杂物卷上了天空。巨浪如山岳般压来,海水灌进了甲板,船只在浪涛中剧烈颠簸,仿佛随时都会被吞噬。宝儿紧紧抓住船舷,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看着瓷板在海浪的冲击下微微颤动,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但很快她就发现,那些浸油麻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像弹簧一样,缓冲着海浪的力量,青花瓷板安然无恙。一名船员兴奋地喊道:“夫人,这瓷板和麻絮真管用!咱的船就像披着铠甲的勇士!” 然而,暴风雨过后,船队又遭遇了海盗的袭击。一群海盗驾驶着小船,如恶狼般扑向商船。宝儿迅速指挥船员们进行防御,她拔出青铜短剑,大声喊道:“保护瓷板,不能让海盗得逞!” 船员们用弓箭射击海盗,用长矛抵御他们的登船。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块瓷板被流箭击中,出现了裂痕。战斗结束后,船员们立刻按照之前的方法,快速更换了破损的瓷板。

经过漫长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波斯湾。波斯商人听闻东方来了一支奇特的瓷器舰队,纷纷骑着骆驼,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当他们看到这些船时,无不惊叹不已。整艘船从内到外都镶嵌着精美的青花瓷板,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船身即是珍宝,这样的景象他们从未见过。“天啊!这哪里是船,分明是漂浮在海上的宫殿!” 一位波斯商人惊呼道,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宝儿向波斯商人介绍道:“这些瓷器不仅是货物,更是船体结构的一部分。它们既能防腐,又能在夜间反光导航,是我们东方智慧的结晶。” 波斯商人对此赞叹不已,他们纷纷用骆驼队运载瓷器回国,甚至有人提出,愿意用整支骆驼队换取一艘船。就这样,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 ——“船舶即货币” 诞生了。在与波斯商人的交易过程中,宝儿还向他们展示了青花瓷板的安全设计。她命人现场演示如何更换破损的瓷板,只见船员们先取出浸油麻絮,然后轻松地将破损瓷板取下,换上新的瓷板,再填入麻絮,整个过程快捷方便。波斯工匠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从未想过,瓷器还能这样与船体完美结合,兼具功能与美学。一位波斯工匠感慨道:“东方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叹服!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巧妙的设计。”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纸笔,仔细记录下更换瓷板的步骤和要点。

随着 “海上瓷墙舰队” 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商船开始采用这种独特的建造方式。宝儿的 “船舶即货币” 贸易模式也迅速传播开来,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还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每当有人问起这支奇特的舰队,宝儿都会骄傲地说:“这是我们东方的智慧,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在之后的岁月里,“海上瓷墙舰队” 成为了海上贸易的传奇。它们穿梭于各大洋之间,船身上的妈祖像与海妖罗睺,见证着东西方信仰的交融;镶嵌的青花瓷板,诉说着东方智慧的魅力。而宝儿,也因为这支舰队,在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海者,在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东方的光芒在世界的海洋上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