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秘密账本
第89章 秘密账本
父亲的话,如醍醐灌顶!
让许卓那颗被无尽烦扰所蒙蔽的心,彻底醒悟!
许卓猛地站起身!
眼眸中所有的阴霾,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两道骇人的冰冷寒光!
他对匆匆赶来的青雀,下了命令。¥!零?.?点:看÷$x书( a更^新?<最t/?全ˉ¢
“传我将令!”
“从现在开始,不必再理会宫门口的跳梁小丑!立刻给我去查!”
青雀眼神疑惑,查什么?
“给我彻查淮王!”
“查他这二十年来,所有与户部宝源局的资金往来!”
“查他名下所有的产业!查他所有的门生故吏!”
“尤其是他那个,被整个京城都誉为温润如玉,品性高洁的,京城第一才子的宝贝儿子!”
“给我查清楚!”
“他这些年来,那一掷千金的豪气,究竟是把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护国公的一声令下,整个悬镜司,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运转起来。
调查的目标,只有一个。
淮王世子,赵令君。
然而。
一连三日过去。
青雀和悬镜司的所有密探,几乎是将淮王世子赵令君这个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给翻了个底朝天。¢搜???搜-?ˉ小ˉe说??网3#: <首3发^
最终,呈现在许卓面前的调查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甚至,是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无懈可击!
赵令君这个人,简直是无懈可击!
他的公众形象,堪称完美到了极致。
论才华,他自幼便有“神童”之名,诗文冠绝京城,被誉为“京城第一才子”,是无数士子心中如同明月一般的存在。
论品行,他生活简朴,不好奢华,从不与那些纨绔子弟同流合污,举手投足皆是君子之风。
论声望,他更是乐善好施。常年在京城内外,开设粥棚,收养孤儿,救济贫苦,在民间和整个士林之中声望极高,被誉为“在世菩萨”。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去看,这个人都找不到任何可以被攻击的污点。
他就像是一块温润的美玉,完美无瑕。
而就在许卓的调查,陷入僵局之时。
淮王一党,却无比巧妙地将“护国公因与淮王政见不合,便迁怒其子,正在秘密调查淮王世子”的消息,给不经意间泄露了出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京城的士林阶层,瞬间便炸开了锅!
“什么?许卓竟敢调查令君公子?”
“他疯了吗?令君公子何等贤良方正之人,岂容他这等酷吏污蔑?”
“因政争而迁怒贤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啊!”
无数平日里德高望重的大儒、名士,纷纷上书,联名弹劾。+b\q′z~w?w·._n\e·t?
他们指责许卓,是在丧心病狂地,迫害一位德才兼备的,未来的国之栋梁。
一时间,本就在“毒币案”上,陷入被动的许卓,舆论处境变得更为艰难。
仿佛,他已成了那个与全天下所有读书人,为敌的奸佞权臣。
护国公府书房之内,气氛压抑。
许卓将所有的困境,与前来探望他的苏晚晴倾诉了一遍。
苏晚晴静静地听着,她那双清澈的眼眸,在烛火的映照之下,闪烁着旁人所没有的,独特的智慧光芒。
在仔细分析了所有关于赵令君的情报之后。
她突然,提出了一个让许卓感到眼前一亮的独特的观点。
“许大哥。”
她轻声说道,声音如同山间的清泉,洗去了许卓心中不少的烦闷。
“你有没有想过。”
“一个太过完美的人,其本身就是这世上最大的不完美。”
苏晚晴看着许卓,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既然,我们从他的身上,寻不到半分的恶。”
“那,何不从他那完美无瑕的善入手呢?”
她顿了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他赵令君,不过是一个不事生产的王府世子。”
“可他,却能常年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慈善之举,开设粥棚,收养孤儿,其背后所需要的巨额财富,是从何而来?”
“这,难道不奇怪吗?”
轰!
苏晚晴的这番话,劈开了许卓脑海之中所有的迷雾。
对啊!
为何要去查他这个人?
应该去查的,是他那些善举背后,那见不得光的钱!
这个思路,如同醍醐灌顶。
“青雀!”
许卓猛地起身,那双本是充满了疲惫的眼眸,再次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传我将令!立刻改变调查方向!”
“不必再去管赵令君本人!给我去查!彻查他名下,所有慈善产业的,物料来源,资金往来,以及每一笔善款的最终流向!”
“是!”
青雀领命而去。
整个悬镜司,再次疯狂运转起来。
经过了数日,不眠不休的追踪与排查。
青雀终于在一家,与赵令君名下的慈善机构,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京城顶级字画古董行宝光斋,发现了秘密。
原来。
那个温润如玉,生活简朴的赵令君,竟一直在利用,各种名贵艺术品的,高价买卖,与虚假捐赠。
进行着规模庞大到,令人触目惊心的洗钱活动!
他将那些从户部宝源局流出的影子货币,通过宝光斋这个白手套,洗白成一幅幅,价值连城的古董字画。
再将这些字画,以慈善的名义,捐赠给各大寺庙道观。
从而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那笔黑钱彻底洗白,并转移出去。
而他,真正的秘密账本。
并非是任何寻常的册子。
而是用一种特殊药水,写在了那些被他亲手经手过的,名贵画卷的背面!
月黑风高夜。
青雀的身影潜入了那座,刚刚才接收了赵令君善心捐赠的千年古刹。
他用一幅早已准备好的,几可乱真的赝品,成功地换出了那幅,不久之前,被赵令君捐赠给寺庙的,据说是前朝画圣吴道子的传世真迹《秋山行旅图》。
当他将这幅价值连城的画卷,小心翼翼带回护国公府,呈现在许卓面前之时。
整个书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苏晚晴,也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她亲手用特制药水,为许卓调配出“显影液”。
奇迹,发生了。
只见那原本洁白的画纸之上。
一行行触目惊心的细小的墨色字迹,缓缓地浮现了出来。
那是一本,记录得详尽无比的秘密账本。
许卓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了那最上方的,第一行字之上。
那一行字,赫然写着——
“景元三年,秋。”
“收,户部宝源局,赤金,叁万两。”
“平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