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85章 釜底抽薪,银行的刁难

夜幕低垂,星辰机械厂的办公楼里,财务科的灯光依旧明亮。周雅芳戴着老花镜,指尖在算盘上拨动如飞,发出清脆的“噼啪”声。她身旁,年轻的会计小张则紧张地盯着计算器屏幕,不时报出一串串数字。他们在进行年终的财务盘点和利润核算。

“雅芳姐,工具机销售额,刨除成本和各项费用,纯利润……六百八十万!”小张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兴奋。

周雅芳停下手中的算盘,接过小张递来的报表,仔细核对着。片刻后,她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没错。今年工具机市场行情好,我们几款改进型产品又特别受欢迎,利润比去年翻了近一番。”

“那……那模具这边呢?”小张的呼吸有些急促。今年模具车间的火爆景象,厂里人尽皆知。

周雅芳深吸一口气,拿起另一份报表:“模具业务,特别是下半年承接白鹭电器和其他几家大客户的订单,利润非常可观。初步核算下来,纯利润……超过了五百万!”

“天哪!”小张忍不住惊呼出声,“加起来……加起来我们厂今年的纯利润超过一千一百万了?!”

这个数字,即便对于已经掌管星辰厂财务多年的周雅芳来说,也感到一阵心潮澎湃。一千一百万!在九十年代初的中国,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要知道,即便是红星市许多规模庞大的国营大厂,一年的利润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水平。

“雅芳姐,秦厂长……秦厂长岂不是……成了千万富翁了?”小张的声音充满了敬畏。星辰机械厂虽然名为“厂”,但所有人都清楚,秦奋是绝对的控股者,工厂的大部分利润,最终都归属于他个人。

周雅芳放下报表,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是啊,按照我们当初的约定和厂里的股份结构,秦奋个人今年的分红,恐怕真的要超过一千万了。这小子……真是了不得啊!”

她想起几年前,秦奋还是红星柴油机厂一个普通的学徒工,因为生活困顿,甚至要靠她接济。短短几年时间,他不仅创办了星辰机械厂这样一家蒸蒸日上的企业,个人财富也实现了如此惊人的积累。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第二天一早,秦奋在他的厂长办公室里,听取了周雅芳关于年度财务状况的汇报。

当听到“年度纯利润预计超过一千一百万元,您个人预计分红将超过一千万元”时,即便是秦奋这样见惯了系统奖励“大数字”的人,心中也不免泛起一丝波澜。

系统奖励的财富点,虽然数字惊人,但那是虚拟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兑现”成现实中的财富和资源。而这一千多万,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工厂经营辛辛苦苦赚来的净利润,是真金白银!

“辛苦了,雅芳姐。”秦奋的语气很平静,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个成绩,是厂里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话是这么说,但没有你的高瞻远瞩和正确领导,星辰厂也不可能有今天。”周雅芳由衷地说道,“秦奋,你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了。在整个红星市,不,在整个江南省,像你这么年轻就有如此身家的,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个。”

秦奋笑了笑,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他更关心的是,这笔巨额利润将如何为星辰厂的下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雅芳姐,这笔利润,除了按照约定进行分红和预留一部分作为员工年终奖之外,其余大部分,我打算继续投入到工厂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升级中去。”秦奋说道,“模具车间的扩产方案,我已经看过了,设备采购和厂房改造就需要一大笔资金。另外,我还想进一步加强我们的研发力量,引进更多高水平的技术人才。”

“这是应该的。”周雅芳点头赞同,“企业要发展,持续投入是必须的。不过,秦奋,你也该考虑一下改善一下个人生活了。你现在住的还是厂里的单身宿舍,开的还是那辆半旧的伏尔加,这跟你现在的身份可不太相称啊。”

秦奋闻言,不由得摸了摸鼻子。确实,他一直以来都把几乎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投入到了工厂的发展上,对个人生活方面确实不太讲究。

“雅芳姐说的是。”秦奋笑道,“等忙过这一阵,我会考虑的。至少,得在市里买套像样点的房子,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

成为千万富翁,对于秦奋个人而言,最大的意义并非是拥有了多少可以挥霍的财富,而是意味着他拥有了更强大的资本去实现自己更大的抱负。

他深知,在九十年代初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手握重金,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抗风险能力。

【恭喜宿主,通过实业经营,个人年度可支配财富首次突破一千万元人民币。】系统的声音在秦奋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公式化的祝贺,【此成就标志着宿主已初步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具备了向更大规模产业布局和资本运作迈进的基础。】

【系统任务:“初级财富自由”已完成。】

【任务奖励:财富帝国系统模块解锁——“初级人才管理模块”。该模块将为宿主提供人才评估、招聘建议、薪酬体系设计参考、激励机制模型等方面的辅助功能。】

【额外奖励:“个人形象与商务礼仪速成包”一份。】

秦奋心中一喜。这个“初级人才管理模块”来得正是时候!随着星辰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如何科学地识别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经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有了这个模块的辅助,无疑会让他省心不少。

至于那个“个人形象与商务礼仪速成包”,秦奋不由得苦笑了一下,看来系统也觉得他这个千万富翁的“形象工程”有点跟不上了。

消息是藏不住的。星辰机械厂年利润过千万,秦奋个人身家也水涨船高的消息,很快就在红星市的商界和一些消息灵通的圈子里流传开来。

一时间,“秦奋”这个名字,成为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惊叹,也有人质疑。

“那个秦奋,听说才二十多岁吧?怎么就能赚这么多钱?”

“听说他以前是柴油机厂的,后来停薪留职自己办厂,胆子真大!”

“星辰厂的机床和模具确实做得好,我一个朋友的厂子就用他们的,都说质量过硬。”

“这么年轻就成了千万富翁,不会是有什么背景吧?”

各种议论纷至沓来。一些地方小报甚至捕风捉影地刊登了一些关于“红星市最年轻千万富翁”的报道,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知道说的是谁。

秦奋对此倒不太在意。他深知“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刻意保持低调,一门心思扑在工厂的经营和发展上。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随着秦奋财富的增长和星辰厂名气的扩大,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开始找上门来。

有上门拉赞助的,有自称远房亲戚上门攀关系的,甚至还有一些打着各种旗号想来“合作”甚至“入股”的。

秦奋对此一概婉拒或交由周雅芳和刘小虎处理。他明白,现阶段的星辰厂,股权结构清晰简单,是他能够牢牢掌控企业发展方向的基石,轻易不能让外人染指。

真正让秦奋感到欣慰的,是这笔财富给他带来的底气和对未来的从容。

他开始有计划地为星辰厂的未来储备人才。通过新解锁的“初级人才管理模块”,他对厂内现有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了培养和晋升计划。

同时,他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红星市乃至周边地区的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希望能从中招揽到更多有潜力的新鲜血液。

他找到了在红星工业大学当老师的老同学张建军。张建军当年是班里的学霸,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机械设计和自动化方面颇有研究。

“建军,我这次来,是想请你帮个忙。”秦奋开门见山。

“秦大厂长,稀客啊!”张建军热情地给秦奋倒了杯水,“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的。”

“我想在你们学校招聘一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到我们厂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岗位上。另外,如果有可能,我还想跟你们学校建立一个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秦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建军闻言,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不少优秀毕业生,很多都为找不到对口的好工作发愁。星辰厂现在名气这么大,待遇又好,肯定有很多学生愿意去。产学研合作更是我们学校一直鼓励的方向,能把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对双方都有好处。”

在张建军的帮助下,星辰厂很快就在红星工业大学举办了一场小型的专场招聘会。秦奋亲自出马,向学生们介绍了星辰厂的发展前景和人才政策,孙建国和钱保国也作为技术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星辰厂工作的体会。

招聘会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这家本地崛起的明星企业充满了向往。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面试,星辰厂成功招揽到了十几名素质不错的应届毕业生,其中不乏一些专业成绩优异、动手能力强的佼佼者。

其中,一个名叫李明的年轻人给秦奋留下了深刻印象。李明是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性格沉稳,逻辑清晰,在面试中对一些技术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秦奋当场拍板,将他招入麾下,并打算重点培养。

除了招揽人才,秦奋也开始认真考虑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条件。

他在红星市新开发的一个高档住宅小区,全款购置了一套一百五十多平米的大平层。装修风格简约大气,家电家具也都是选用当时市面上最好的。

随后,他亲自回了一趟老家,将父母接到了红星市。

秦父秦母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城里的生活,但看到儿子如今事业有成,生活富足,心中更多的是骄傲和欣慰。尤其是秦母,拉着秦奋的手,眼含热泪:“奋啊,妈以前还总担心你一个人在外面闯荡吃苦受累,现在看到你这么有出息,妈就放心了。”

成为千万富翁,对秦奋来说,不仅仅是个人财富数字的增长,更是他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他拥有了更坚实的后盾,可以去追求更远大的目标。

但秦奋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财富只是工具,实业报国,打造一个强大的工业帝国,才是他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

夜深人静时,秦奋站在新家宽敞的阳台上,俯瞰着红星市的点点灯火。

他想起了系统曾经说过的话:【财富只是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真正的帝国,需要用智慧、毅力和持续的创新来构建。】

年轻的千万富翁秦奋,此刻心中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肩上责任的深刻认知。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都在等待着他和他的星辰去征服。而这一切,都需要更加雄厚的资本、更顶尖的人才和更卓越的技术作为支撑。

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