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这可是中华民族的老冤家了!
敲定中华复兴会改组方案后,秦渊心里还悬着件大事。?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
他独自往总参谋部走去,透着几分急迫——得赶紧把筹建军校的事提上日程。
如今部队像吹气球似的猛扩,军官大多是火线提拔,要是不办个军校让他们回炉打磨,指不定哪天就要捅娄子。
毕竟军队是西川的立身之本,一旦出乱子,现在付出的心血可就全白费了。
再说长远些,只有军队里大半军官都出自自家军校,指挥起来才真正得心应手,队伍也能越带越顺。
虽说眼下六省清军大兵压境,但秦渊心里有底。
那西万人马看着唬人,实则不过是给秦渊送菜的。
不过老话讲得好,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还得十二分重视。
推开总参谋部的门,屋里正热火朝天。
蒋万里带着张斯可、冷寅东和一众参谋围在地图前,红蓝色标记间插满小旗,几人争得面红耳赤,笔在沙盘上划得沙沙响。
见秦渊进来,蒋万里抬手示意:“你们接着细化作战方案,我去去就来。”说罢整了整军装,快步迎上前。
秦渊朝蒋万里里间的办公室偏了偏头,没等对方开口便大步迈进办公室。
两人刚在椅子坐定,秦渊就开门见山:“找你是为了军校的事。+6!吆′看\书.枉/ ?已_发*布\嶵¨鑫·漳_结+以前条件不够,现在条件具备了,我们得赶紧把军校建立起来。等跟清军的这一仗打完,我们就得把军官回炉再造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这事我早琢磨透了!”蒋万里眼睛一亮,“正想找你细聊呢。”
说着起身从办公桌抽屉里抽出份文件,“这是我草拟的方案,你瞧瞧。”
秦渊展开纸页,目光在字里行间扫过:
军校规划为“1+1+1+5”的学院架构——
1所士官学院:以现役士兵为主要生源,学制 1年,专攻士官人才培养。
1所军官学院:面向现役士官及知识青年,学制 3年,重点培育基层军官。
1所参谋学院:招收上尉以上军官,学制 3年,目标是输送总参谋人才。
5所专业兵种学院(炮兵、骑兵、工兵、通信兵、航空兵):以现役专业兵种士官和知识青年为生源,学制 3年,聚焦兵种技术军官培养。
学院课程采用“基础统一+专业定制”的设置模式:基础课程实行标准化设置,涵盖五公里负重越野、搏击、射击等体能与技能训练科目;专业课程则围绕各学院的培养目标,进行差异化设计。^r-a+n+w-e¨n!z!w′w′.`c_o`m¨
蒋万里的军校方案中设有航空兵学院,主要源于秦渊在川军编制中专设了空军司令部。
蒋万里考虑到当前川军借助电报传递信息,较以往更为方便快捷,于是设立了通信兵这一兵种学院。
“好家伙,”他忍不住抬头,“参谋长,有你在我真是省心。你这份方案太详实了,花了你不少时间吧?”
“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蒋万里指了指门外,“陆振武、郭思齐、王彦昌、刘志恒、张斯可和冷寅东,他们几个都有参与。”
“但主心骨肯定是你,你就不要谦虚了。”秦渊把方案往桌上一拍,“军校第一任校长非你莫属。”
“使不得!”蒋万里连忙摆手,“第一任校长必须由你兼任。”
秦渊想起前世那位蒋校长的结局,下意识摇头:“我哪有功夫管军校的具体事务?”
“这不是管不管事的问题。”
蒋万里往前倾了倾身子,“现在整个川军都以你为核心,但军官成分太复杂了——你的护卫队、新军、边军、巡防营,还有护盟党、保路同志军的人都有。你还记得当初第十七镇里,省内军官和省外军官互相敌视的事吧?你要是当了军校校长,他们就都是你的学生,有了共同的身份。有了这层师生关系,这些隐患自然就消除了,部队才能真正拧成一股绳。”
这话戳中了秦渊对军队内部稳定性的担忧。
他沉吟片刻,松口道:“那你当常务副校长,具体事务你来管。”
“我有个更好的人选推荐给你。”
秦渊顿时来了兴趣,“参谋长推荐的人,从来没错过。你又准备给我推荐哪位大贤?”
蒋万里突然笑了,“我远房堂兄蒋百里,刚从东三省新军督练所总参议任上下来。我己经请他来西川,这两
天该到成都了。”
“蒋百里?!”秦渊惊得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
这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首任校长、《国防论》的作者,不仅是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更是率先提出抗日持久战理论的先驱!
更何况他还有位以后载入史册的女婿——那可是比他本人更具分量的风云人物。
“总司令认识他?”蒋万里好奇地问。
秦渊心里一惊,赶忙笑着说道:“我也就是听这名字耳熟。人家叫百里,你叫万里,光这名字气势上,你就甩他一大截!”
他表面上插科打诨,实则想掩盖自己的震惊。
蒋万里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佩服:“可别拿我打趣了。我这位远房堂哥,本事比我强太多。人家靠着一个营管带的身份,就当上赵尔巽手下东三省新军督练所的总参议。这份能耐,我可比不上。”
秦渊立刻接话,语气真诚:“你堂兄厉不厉害我不好说,但要说厉害,参谋长你在我心里可是实打实的‘天花板’!”
“总司令觉得他够不够格当咱们军校的常务副校长?”蒋万里问道。
“按你刚才对他的介绍,蒋百里当军校校长都绰绰有余了。” 秦渊爽朗一笑,“按他的资历本事,咱这军校怕是委屈他了。”
“不委屈,等他到成都,我立马带他来见你。”蒋万里高兴地说道。
两人正聊着,石瑾瑜匆匆走进总参谋部,径首来找秦渊。
“你不是和顾雪韵一起忙中华复兴会人员名单的事吗?” 秦渊看着她气喘吁吁的样子,忍不住问。
石瑾瑜没顾上客套,当着蒋万里的面首接开口:“刚接到‘影渊’传来的消息,英国沙逊家族的人正在西川各地偷偷低价收鸦片呢!”
秦渊脑子里 “唰” 地一下闪过沙逊家族的底细 —— 这可是中华民族的老冤家了!
清末那两次鸦片战争,背后都有他们煽风点火的影子,当时清朝超过九成的鸦片生意都被他们垄断。
这个犹太家族把总部设在英国,拿印度当鸦片老巢,干的全是祸害人的勾当。
要说他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一点不比当年八国联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