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神级板书,镇住全场,学部委员:受教了!
主意既定,余宏便没再拖延,准备回熟悉的791重工研究所看看。′i·7^b-o_o^k/.*c.o\m′
这里是国家的重工技术核心,坦克的动力、装甲、炮管,都和这里的技术息息相关。
当余宏开着一辆从351厂要来的军用吉普,即将抵达那熟悉的791所大门时。
研究所内,一派肃穆景象。
平日里在车间挥洒汗水的工程师们,此刻全都换上了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汇聚在最大的技术报告厅里。
所长李尚明正一脸谦卑恭敬,站在报告厅门口,亲自迎接一位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的老者。
“师老,您能大驾光临,我们791所真是蓬荜生辉啊!”
李尚明热情地伸出手。
这可不是普通的客套。
他面前的这位师序师老,身份骇人听闻。
他是科学部的学部委员!
能到这个位置的,全都是国家级的科学巨擘,比如家喻户晓的钱森钱老,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是一个可以直接影响中枢决策的战略科学家群体!
而师老本人,更是国内高温合金材料的泰斗级人物,战斗机的发动机、坦克的燃气轮机,这些高端装备的心脏,都离不开他奠定的理论基础。
李尚明此次是豁出了老脸,动用了所有关系,才诚心诚意地将这位大神请来,为所里的技术骨干们讲一堂课,点拨点拨他们,解一解大家在技术上遇到的困惑,同时也可彰显791所的底蕴和实力。
“小李啊,不用这么客气,搞技术嘛,就是要多交流。”
师序师老和蔼地点点头,随李尚明走上讲台。
台下,上百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屏息凝神,人人面前都摊开了崭新的笔记本。
他们在外面任何一个厂矿都是技术权威,但在师老面前,就如小学生一般,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w,z,s^k′b*o.o!k..¨c′o¨m/
讲课正式开始。
就在此刻,余宏的吉普车停在了791所的大门口。
他跳下车,看着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建筑,心中五味杂陈。
走进空旷的所区,余宏心里还挺奇怪。
以前这个点,各处车间都是机器轰鸣,今天怎么静悄悄的?
他顺着唯一的声源,来到了技术报告厅外。
透地玻璃窗往里看,里面坐满了人,一位五六十岁的老者正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余宏看到前排的李尚明。
李尚明自然也看到了门外的余宏,他眼神一冷,随即便像没看见一般,故意转过了头。
上次余宏把他的心腹爱将林向东连根拔走,这梁子可结下了!
还打招呼?还给他介绍师老?
门都没有!
李尚明巴不得余宏永远别踏入791所半步。
余宏倒也毫不在意,他现在的地位,早已不需要看李尚明的脸色。
他在报告厅后排找了个角落站定,准备等讲座结束,再从这些工程师里物色几位高手。
他听了一会儿。
“……所以,要在保证屈服强度的前提下,提升韧性和抗金属疲劳性能,我们目前的主流思路,是通过精炼炉内反复回火,在晶相结构里析出微量的碳化钒颗粒……”
师老正在讲的,正是特种钢材的冶炼思路。
余宏点点头,虽然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谁,但他讲的都是真东西,全是目前行业内的经验之谈。
可是听着听着,他就觉得不对味了。
这个思路虽然正确,但囿于时代的技术局限性,有点落后。
和自己系统里给出的t-72坦克炮钢技术,乃至于59坦克炮钢升级方案一比,就显得有些保守了。-n^i?a′o^s/h^u_w/.¢c_o/m¢
系统的技术里,通过微调加入几种痕量的稀土元素进行共晶,能够在不增加脆性的前提下,大幅优化金属晶粒间的结合力。
终于,一个小时的讲课结束,师老喝了口水,开始答疑。
“老师,在提高镍基高温合金的蠕变极限方面,我们目前的工艺……”
“老师,关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问题……”
工程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个个都极具水准,师老也一一耐心作答,给出的解决方案都非常详尽。
时不时掌声雷动。
看着这些满眼崇拜的同事们,余宏犹
豫了一下。
但心中的顾虑最终还是被强烈的责任心所压倒。
他高高举起了手。
这一个动作,让他立刻成了全场的焦点。
李尚明看到是余宏,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暗骂:这小子又想干什么!
师序扶了扶老花镜,看向角落的余宏,声音平和地道:
“这位年轻的同志,你有什么问题?”
余宏上前一步,声音清晰地响彻全场:
“师老,您的讲解非常精彩。”
“我只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刚才您提到的思路,是通过淬炼来改变金属相,但这种方式对于成品率和成本控制要求极高。”
“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换个思路,在冶炼阶段就引入钇、镧等稀土元素,直接形成一种更稳定的固溶强化结构?”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
“这……”
“这是在质疑师老吗?”
“这个思路听起来太离奇了!”
一众工程师窃窃私语,看向余宏的眼神里充满了震惊。
李尚明差点没气得拍桌子,这不是胡闹吗!
师序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他沉浸此道一生,年过半百,如今竟被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娃娃当着上百位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但是,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在于他永不封闭的求知之心。
“稀土固溶强化?”
他品味这个陌生的词汇,沉思了几秒:
“你的这个想法,确实……有点道理。”
“但口说无凭,你能把你的理论依据,讲给大家听听吗?”
他指了指身后的黑板:
“请上来讲。”
余宏抱着纯粹学术交流的想法,点点头,大步走上讲台。
他捡起一根粉笔,看都未看台下众人,径直面对那块巨大的黑板。
刚才还嘈杂的报告厅瞬间鸦雀无声。
余宏的手腕一动,清脆的嗒一声,一个复杂无比的金相学分子式已经出现在黑板上。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台下的工程师们瞪大了眼睛。
师序原本只是平静地看着,但随着余宏手底下那一串串行云流水的公式展开,他的脸色开始变了!
眉毛由舒展变为紧锁,然后又猛地扬起,身子不由自主地前倾,呼吸都变得急促。
这个年轻人,他根本就不是在提问!
他是在阐述一个完整、成熟,甚至……已经经过无数次验证的先进理论体系!
一种通过控制稀土氧化物的弥散分布,来钉扎晶界位错,从而大幅提高材料高温强度和韧性的全新理论!
这……这至少是毛熊最前沿的核心成果了!
而更让师序感到头皮发麻的是,如此深奥复杂,需要几十页论文反复论证推导的理论,在这个年轻人的手中,竟仿佛只是在抄写一份早已烂熟于心的笔记!
一个个公式,一次次推导,毫无迟滞,环环相扣!
那种无需思考般的演算速度,根本不是人类能够达到的!
台下的工程师们,刚开始还想着用笔记录,可没写两行,就彻底跟不上了,最后只能全部放弃,呆呆地看着黑板,如同在仰望神迹。
李尚明彻底傻了。
他嘴巴微微张着,大脑一片空白。
直到此时此刻,他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才终于痛苦地认识到,余宏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何等惊人的天才!
十五分钟后。
余宏写下最后一个验算结果,用粉笔轻轻敲了敲黑板,发出叩叩两声脆响,为整场讲解画上了句号。
他转身,看着台下。
鸦雀无声。
偌大的报告厅里,落针可闻。
师序这位学部委员,就这么死死盯着满黑板的公式,一动不动。
良久,良久。
他浑身一颤,像是从漫长的梦中惊醒。
师序缓缓直起身,转过头,看着余宏。
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
这位泰斗级的学部委员,向着面前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郑重地深深鞠了一躬。
“受教了!”
三个字,掷地有声。
随即,他直起身,满怀敬佩的目光注视余宏。
“果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鄙人师序,敢问这位小同志,尊姓大名?”
余宏也愣住了。
他这才反应过来,
瞪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的老者。
师……师序?
刚才余宏还镇定自若风度翩翩,此时浑身猛地一震。
这个名字在他脑海里炸响!
作为后世穿越来的科研人员,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师序是谁!
这是被刻在功勋碑上的战略科学家,一人之力撑起兔子高温材料半壁江山!
是被无数后辈敬仰的院士中的院士,真正的国之重器!
自己……自己刚才当着近百位同行的面,给国宝级的师老上了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