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想挖走99总师?余宏的底牌是什么?
他一步上前,赶忙扶起师老。·k~u·a¢i¢d!u¨x·s?..c·o^m+
“师老,万万不可,折煞晚辈了!”
他赶忙回了一个更加标准的九十度鞠躬,诚恳道:
“我叫余宏,来自351厂,之前在791所里工作过,晚辈刚才多有冒昧,不知天高地厚,还望您海涵!”
礼节那是必须的。
不仅仅因为对方的身份,更因为对方是一个年过半百,德高望重的老者。
光凭这个年纪,余宏也不可能真的在他面前拿大。
“余宏?”
师序被他扶起后,眼神一亮:
“351厂的余宏,难怪……难怪啊!黑岛大捷的背后功臣,果然名不虚传!”
“年纪轻轻就有这等骇人的才学,国内的天才,独你一人矣!”
他看余宏的眼神,彻底从惊讶,变成了纯粹的欣赏喜爱。
能自主研发出主动红外制导技术的天才,对冶金材料学又有如此惊世骇俗的见解,这两样叠加在一起,师老只觉得不可思议!
“好孩子。”他拍了拍余宏的肩膀:“你来791所,有什么事吗?”
余宏这才道明来意。
“晚辈正在进行59式坦克的改进项目,想着之前在所里待过,比较熟悉,就回来看看,希望能招募几位有志于此的同志,一同完成这个任务。”
当然,如果可以,他最想挖的就是眼前的师老,但这根本不可能。
开什么玩笑,哪怕强行调动一个李尚明那样的所长,他凭着石总长的特批令还能做到。
但想调动一名学部委员?
那是只有中枢那位说了才算数!
况且师序早已不是一人,他身后跟着的是一个庞大成熟的科研团队,根本不是现在的351厂能承载的。′s·a~n,s+a^n_y+q/.-c*o*m+
师老闻言,抚须而笑:
“改造59式,好大的气魄,这个任务可不容易,老头子我帮不了你。”
余宏心中稍稍有些失望,却听师老话锋一转。
“但我认识一个人,他或许是你需要的人才!”
师老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此人也精通坦克与装甲技术,而且水平绝不在我之下!”
“他刚刚才从前些年的风波中恢复工作,手底下的团队暂且还不大,最适合你去招揽。”
“但是……”师老卖了个关子:“想要说动他,你今天这堂课的分量可不够哦。”
说罢,他缓缓吐出一个名字:
“他叫,祝宇。”
祝宇?!
余宏整个人都惊呆了,难以置信看着师老!
祝宇!祝宇啊!
那可是未来99式主战坦克项目的灵魂人物,总设计师!
一个在兔子第二代坦克技术还不成熟的年代,就以退休之躯临危受命,带领团队,直接跨代完成了兔子坦克的逆天改命,设计出了足以抗衡世界一流水平第三代坦克的传奇总师!
这样的人物,虽不是院士,却胜似院士!
这尊大神,竟然是师老亲自推荐给自己的!
“师老!”余宏恳请道:“您务必帮我引见!”
“没问题。”
师老爽朗地答应了,有他做这个中间人,成功的把握就大得多了。
临走前,余宏转身,对着台下那些还没从刚才的震撼中回过神的工程师们,朗声说道:
“各位同志,我奉命改造59式坦克,要造出能正面抗衡毛熊t-72,武装我们每一个兔子士兵的新型坦克!”
“351厂缺人!现在我只问一句,有谁愿意放下京城的安逸,跟我去中原山沟里,干一番大事业的!”
话音落地。!2,y,u,e¨d\u..-c.o?m!
几秒钟的寂静之后,人群中,一名戴着眼镜的高级工程师猛地站了起来。
“余副厂长!算我一个!”
一人带头,七八只手立即举了起来!
“算我一个!”
“我也去!”
最终,竟然当场有四名高级工程师和八名青年工程师站了出来!
他们眼中全是狂热!
什么京城户口,什么单位福利,能跟随一位传奇般的天才,去亲自参与创造另一段传奇,这种诱惑根本无法抵挡!
一下子走了这么多技术骨干,把李尚明气得脸都成了猪肝色,却
一句话也不敢说。
倒反天罡!
当初是他嫌弃余宏,把他一脚踹到山沟里下放。
现在,这个被下放的小子回来了,大张旗鼓当着他的面挖走他的人,去的还是那个被下放的地方!
他一口老血差点没当场喷出来。
……
余宏讲课这件事,后来甚至成为了791所的一个传奇。
新来的工程师,都要听前辈们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天的盛况。
说起余宏是如何在满堂专家面前技惊四座,引得泰斗师序主动鞠躬,无一不是眉飞色舞。
“那场面,你没看见,余工写板书的速度,咱们一个所都没人追得上!”
“师老当时对余工的欣赏,都快溢出来了!”
“余工还当着咱们所长的面挖人,咱们所长是一个字都不敢反驳啊!”
……
而此时,余宏已和师老一同,坐上了开往古都长安的绿皮火车。
201所的位置,就在长安。
路上,一老一少相谈甚欢,余宏佩服师老几十年经验积累下的实践直觉,师老则惊叹于余宏脑子里那些超前的理论知识。
两代科学工作者,惺惺相惜。
两日后,二人抵达201所。
所长大门口亲自迎接,级别是做足了。
学部委员亲临,加上总长特批的攻坚特别顾问,这面子谁敢不给?
但不知为何,那所长的脸上,总是挂着一层似笑非笑的表情,态度客气而疏离。
他握着余宏的手,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碰一下,非常公式化的问好:
“欢迎师老和余顾问莅临指导。”
余宏立刻就明白了。
李尚明那边,怕是早就打过预防针了。
说他余宏是个专门来挖墙脚的,让这边严加防范呢。
没当场翻脸,已经算是这位所长涵养到家了。
客套寒暄之后,二人在所长的引领下,走进了一间巨大而凌乱的车间。
里面,一辆没有炮塔,内部线路全部裸露的t-72坦克停在正中央。
十几个身穿工作服的技术人员正围着坦克忙碌,一名看上去年纪比师老还大一些的老者,右袖管空荡荡,只有左手拿着卡尺在测量。
“老祝!”师老笑着上前。
那老者抬起头,看到师老,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老师,你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他放下卡尺,单臂和师老热情拥抱,然后目光落在余宏身上,透着打量。
这就是祝宇祝老。
很显然,所长提前知会过他了,余宏要来挖人。
余宏敏锐地发现,祝老和他的团队,正在对这辆从黑岛战场运回来的t-72,进行全面彻底的逆向研究。
不止201所,国内所有沾点边儿的坦克研究单位,现在都在干这个。
t-72毕竟是代表了毛熊最先进的第二代坦克技术,对只有第一代59的兔子来说,这是必须彻底吃透的项目。
“祝老。”余宏翻了翻技术人员的记录,上前一步,开口便直入主题:
“你们是在研究t-72的主装甲复合配比吗?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测试记录的初步数据,你们对陶瓷夹层的烧结温度是不是估计偏高了?根据我们的解剖来看,他们用的是掺硼的低温高压烧结工艺。”
一番话,精准地指出了他们卡壳的地方。
祝宇猛地抬起头,审视余宏的眼神终于起了变化,从轻视变成了正视。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这个年轻人问的问题,切入点刁钻到了极致,显然不是泛泛之辈。
“哦?那你觉得合理的烧结区间应该在多少?”祝老不由问道。
接下来的几分钟,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装甲材料,聊到了自动装弹机,再聊到火控系统。
祝宇越聊越心惊。
面前的年轻人,对t-72的各项性能数据,仿佛比他们这些拆解了大半个月的人还要熟悉!
但是,这还不够。
刮目相看归刮目相看,他依旧没有任何动心的意思。
这里是全国最好的坦克研究所,他想做的事情,在这里能得到最好的支持。
跳槽?完全没那个必要。
一旁的师老安静地看着,也不插话,他知道祝宇这个老伙计倔得很,想撬动他,余宏还得拿出真正能颠覆他认知的东西才行。
可除了技术见解,师老也实
在想不出,这小年轻还能有什么底牌?
毕竟,论待遇,论平台,351厂这个偏僻的山沟沟,凭什么跟堂堂的201所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