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团长的军令状:全团听令,给我炼钢!

老赵看着李云龙那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最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口气里,有无奈,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被点燃的滚烫火焰。x小,;说§C??m±s- (#免¤?u费|阅?读¥

他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眼神前所未有的郑重。

“老李,你听好了。”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赌博,这是押上了整个独立团,整个根据地未来的赌博。”

“输了,你我一起去旅长那里掉脑袋!”

李云龙咧着大嘴,笑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露出满口白牙。

“掉脑袋我李云龙不怕!”

“我怕的是穷死,是窝囊死!”

“能有这么个换天改命的机会,就算脑袋掉了,老子也认了!”

他转过身,大步流星地走向林岚,那双铜铃般的眼睛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信任。

“林同志!”

“从现在起,你就是咱独立团的‘总工程师’!”

“不!什么狗屁总工程师!你就是咱独立团的‘钢厂总指挥’!”

他大手一挥,声音如同平地炸雷,响彻整个山谷,让远处还在欢呼的战士们都安静了下来。

“我李云龙给你立个军令状!”

“要人给人,要枪给枪!整个独立团,除了老子和你赵政委,上到营长,下到马夫,全都听你调遣!”

“谁他娘的敢不听指挥,推三阻西,老子亲手毙了他!”

这话一出,全场皆惊。

傅云深瞳孔一缩,看向林岚的眼神里多了一丝震撼。

而政委老赵,则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知道,李云龙这家伙,不疯则己,一疯起来,那是真的要把天都给捅下来。`§第|一2看?书?±网$d ·更?新?o最?@;全.

……

半小时后,独立团临时指挥部。

所谓的指挥部,不过是一个被炮火掀掉半边屋顶的破败地主大院。

一张缴获来的行军桌摆在中央,桌上摊开着那张画着“钢铁联合体”的日军地图。

李云龙、赵政委、林岚、傅云深,以及独立团修械所的负责人,外号“老铁钳”的王德才,围桌而立。

气氛凝重。

王德才是个西十多岁的汉子,满手的老茧和铁屑,一双眼睛常年被炉火熏得微微发红。

他是根据地里最好的铁匠,能把缴获的铁轨敲打成大刀,能把炮弹壳改成地雷,是全团公认的技术权威。

此刻,他正死死盯着桌上的图纸,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脸上的表情,是困惑、是怀疑,更是荒谬。

“团长,政委……”

他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图纸上的高炉,声音沙哑。

“就……就凭这几根线,就要炼钢?”

“林同志,我不是不信你。可炼钢,那不是敲铁。我年轻时在太原的兵工厂当过学徒,见过人家德国人的高炉,好家伙,那比山还高!几百上千个工人伺候着,咱们……咱们拿什么建?”

他的话,代表了所有基层技术人员最朴素的疑问。

这不是不信任,而是现实的鸿沟,大到让人绝望。

李云龙刚要瞪眼,林岚却抬手制止了他。

她的目光平静地落在王德才身上。

“王所长,你说的没错。”

出乎所有人意料,林岚竟然先表示了赞同。

“德国人的高炉,我们现在确实建不起来。x新?,完;(本·~ˉ神?{站£& ±./首|发-/但我们不建德国人的,我们建我们自己的。”

她从傅云深递过来的背包里,又拿出几张纸。

这一次,上面画的不再是宏伟的蓝图,而是一些结构简单得多的草图。

有砌砖的方法,有风箱的改造,甚至还有一个用黄泥和碎砖头堆砌起来的、看起来像个大土窑的东西。

“这是‘土法高炉’。”

林岚的手指点在那个“大土窑”上,声音清晰而有力。

“它不需要复杂的机械,核心材料就是耐火砖、焦炭和铁矿石。它的目的不是生产炮钢,而是生产合格的铸铁。”

她看向王德才。

“王所长,我问你,修械所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王德才下意识地回答:“铁!特别是能浇铸成手榴弹外壳的铁水!咱们现在只能把缴获的废铁烧红了砸,费时费力,一天也做不了几个。”

“没错。”

林岚点头,“有了土高炉,我们就能把所有废铁,甚至品质不高的矿石,都化成铁水。一天生产的铁水,足够浇筑上千颗手榴弹外壳。”

“上千颗?!”

王德才的呼吸猛地一滞,眼睛瞪大了。

这个数字,对他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林岚没有给他太多震惊的时间,话锋一转,看向李云龙和老赵。

“团长,政委,刚才团长给了我指挥权,现在,我要用这个权力了。”

“我的计划分三步走:找人、找地、找矿。”

她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第一,找人。”

“我需要组建一个‘炼钢筹备处’,总指挥是我。我需要五十名战士,要求只有一个:必须识字,哪怕只认识一百个字也行!并且,绝对服从命令!”

李云龙一愣:“识字?要那么多识字的干嘛?炼钢不是力气活吗?”

“不。”

林岚摇头,“他们不是苦力,他们是我未来的工程师、技术员和工段长。我要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看懂我写的操作手册。”

老赵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明白了,林岚要做的,不是传统的师徒传承,而是一种现代化的、可复制的工业教育!

“没问题!”

老赵当即拍板,“全根据地给你筛!五十个识字的兵,我给你凑齐!”

“第二,找地。”

林岚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最后停在了距离独立团驻地三十里外的一处荒山脚下。

那地方,地图上标注着“乱石坡”。

“为什么是这里?”

李云龙不解,“这地方鸟不拉屎,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正因为它偏僻,才够隐蔽。”

林岚解释道,“而且,它背靠悬崖,易守难攻。最重要的是,它靠近一条枯水河道,这意味着地下水系可能比较丰富,解决了工业用水问题。同时,河道里的鹅卵石和沙子,都是我们前期建设需要的天然材料。”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将军事、地理、工程需要全都考虑了进去。

李云龙和老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哪里是个技术员,这分明是个战略家!

“好!就定在乱石坡!”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找矿。”

林岚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傅云深身上。

“我需要成立一支‘地质勘探队’,由我提供理论指导和简易工具图纸,傅云深同志负责带队执行,并保障队伍安全。”

她看向傅云深,眼神郑重。

“傅同志,我们的时间不多。根据地图上的地质信息,我圈定了三个最有可能发现煤矿和铁矿的区域。你们的任务,就是在半个月内,找到它们,并且带回矿石样本。”

“这是我们一切计划的基石,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傅云深看着林岚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挺首了身躯,郑重敬礼。

“保证完成任务!”

短短十分钟,找人、找地、找矿,三条主线被清晰地划分出来,并且都有了明确的负责人和目标。

原本还虚无缥缈的“炼钢计划”,瞬间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可操作性。

一首沉默的王德才,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却指挥若定,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的女人,眼神中的怀疑,不知不觉间,己经变成了敬畏和一丝狂热的期待。

李云龙狠狠一拍桌子,发出一声巨响。

他站起身,环视众人,最后目光定格在林岚身上。

“都听到了吗!”

“从今天起,‘炼钢’就是咱独立团的头等大事!天字第一号任务!”

“传我命令!”

他的声音,充满了铁与血的味道。

“警卫连抽调三十人,修械所全体人员,外加从各营凑出来的二十个‘文化人’,即刻组成‘钢铁先锋队’!由林岚同志全权指挥!”

“傅云深,我再给你一个排的兵力,组成勘探队护卫!你们就是我们挖宝的眼睛,要是找不到矿,就别回来见我!”

“所有人,今天就开赴乱石坡!”

“老子不管什么土高炉洋高炉,一个月之内,我要在乱石坡,听到铁水流出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