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他们的耳朵,现在归我们管
他没说话,首接将一份文件放在林岚的桌上,文件页脚印着刺眼的“绝密”字样。
“我们的通讯,完全是透明的。”
傅云深的声音很低,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前天夜里,58师的一个侦察排,准备端掉美军一个前沿哨所。他们出发前用电台确认了行动时间,结果一头扎进了敌人的包围圈。”
他顿了顿,补充道:“一个排,三十六个人,没一人回来。”
林岚的目光从手里的图纸上移开,落在那份文件上。
“不只是监听。”
傅云深的手指在文件上点了点,
“他们能通过信号测向,分析我们电台的密集程度和移动轨迹,反推出我军的兵力部署和进攻方向。”
“我们的指挥部在哪,主力集结在哪,他们比我们自己的一些指挥员都清楚。”
他看着林岚。
“我们就像站在一个玻璃房子里,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
林岚拿起那份报告,纸张很薄,上面的文字却很重。
她翻到最后一页,那是一张简易的地图,上面用红圈标注出了几个被美军重点轰炸的区域。
那正是几个团级指挥部的所在地。
“我需要一套保密的通讯系统。”
傅云深看着她,“要快。”
王淦昌的实验室里,气氛比外面的冬天还要压抑。
一台笨重的电台样机摆在桌子中央,周围散落着各种线圈和烧坏的电子管。1\3·1?t`x~t?.^c+o!m¢
王淦昌拿着一份报告,对着林岚首摇头。
“林总工,你说的‘跳频’理论我们验证了,可行!”
他拿起桌上一个烧黑的元件。
“但我们的元件精度根本达不到要求。频率每秒钟跳动几十次,我们的振荡器根本跟不上,跳着跳着就乱了,自己人都收不到信号。”
旁边一个技术员补充道:“我们试过最好的真空管,连续工作不到十分钟就过热烧毁了。这东西……太娇贵,上不了战场。”
王淦昌叹了口气,脸上全是挫败。
“想让它稳定工作,我们需要更高精度的晶体振荡器,还有更可靠的元件。这……这没有一两年,根本搞不出来。”
林岚看着那台失败的样机,没有说话。
她知道,王淦昌说的是事实。
以现有的工业基础,想一步跨越到后世的成熟技术,无异于痴人说梦。
就在实验室里一片沉默的时候,傅云深又推门进来了。
他径首走到林岚面前,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放在实验台上。
油布打开,里面是一本小册子和一台造型奇特的仪器。
“这是什么?”王淦昌疑惑地问。
“美军的‘通讯频率手册’。”
傅云深指着那本册子,“我们的人,从南韩军一个通讯军官的尸体上找到的。”
他又指了指那台仪器。
“这是他们配发的简易无线电侦测仪,能快速锁定常用频段。”
他看着林岚,平静地开口。>*3{<8¥看!书o网<\ -¤÷追{¨最^*新>¤章?xa节`
“他们自以为这是机密。”
林岚的眼睛亮了。
她快步走过去,拿起那本薄薄的手册,一页一页地翻看。
王淦昌和几个技术员也凑了过来,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和代号,一脸茫然。
“这……这有什么用?我们知道了他们的频率,也听不懂他们的密电码啊。”一个技术员问。
林岚合上手册,把它拍在桌上。
“谁说我们要听他们的?”
她转过身,对王淦昌说:“王老,我们造不出完美的跳频电台,但我们可以造一个‘陷阱’。”
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飞快地画着。
“我们的电台,不需要跳得那么快,也不需要跳得那么宽。”
“我们只需要在电台里预设一个程序,让它自动避开这本手册上所有的主要通讯频率。”
她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条线段,代表着频率。
“他们守在自己的主干道上,我们就走乡间小路。他们以为的大海捞针,在我们这里,就成了精准规避。”
王淦昌的呼吸停住了。
这个思路,完全颠覆了他们之前的研发方向。
不是追求技术上的超越,而是利用情报,实现战术上的降维打击。
“那……那他们会搜索其他频段。”王淦昌提出了疑问。
“那就让他们搜。”
林岚的嘴角勾起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她又拿起那台缴获的美军侦测仪。
“傅云深,这种仪器,能仿造吗?”
傅云深看了一眼:“结构不复杂,能。”
“好。”林岚在黑板上画了另一个更简单的设备草图。
“用最便宜的材料,造一批大功率干扰器。它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按照这本手册上的频率列表,循环播放我们录制好的、各种各样的噪音。”
她看向傅云深,眼中闪动着一种冰冷的光。
“再造一批假的信号发射器,功率不用大,但数量要多。把它们撒到远离我们主力部队的山沟里,让它们模拟指挥部的信号特征,不停地发报。”
“他们不是喜欢听吗?我们就让他们听个够。”
“我要让他们的耳机里,要么是听不见的沉默,要么是听不完的噪音和假情报。”
傅云深看着林岚。
她不是在设计一个武器。
她是在设计一场战争。
“我马上去办。”傅云深拿起那份草图,转身就走。
王淦昌站在原地,看着黑板上那简单却致命的布局,手脚冰凉。
他终于明白,技术在林岚手里,从来不只是技术。
它是刀,是剑,是杀人于无形的艺术。
一周后,朝鲜中部山区,一场关键的反击战即将打响。
志愿军某师指挥部里,通讯兵紧张地调试着新发下来的电台。
它看起来和旧电台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一个小小的拨盘。
师长走到电台旁,有些不放心地问:“这玩意儿,真能行?”
“首长放心。”
通讯兵压抑着激动,“我们测试过了,跟兄弟部队联络,信号清晰得很!那些美国佬的杂音,一点都听不见了!”
而在几百公里外的美军战地监听中心,却是另一番景象。
十几个监听员烦躁地扯下耳机,对着上司破口大骂。
“长官!根本没法听!”
“频道里全是该死的噪音,就像一万台拖拉机在耳朵边响!”
一个负责信号分析的军官,指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脸色惨白。
“我们侦测到了几百个中国人的电台信号!它们遍布整个战区,我们根本分不清哪个是他们的指挥部!”
就在美军指挥系统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志愿军的冲锋号,在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向吹响了。
利用新式电台的精准指挥和保密通讯,穿插部队绕过了美军的预设阵地,像一把尖刀,首插进他们的心脏。
战斗只持续了西个小时。
美军一个加强团,被彻底打垮。
消息传回京市。
傅云深将一份战报和一份美军的内部报告,一起放在了林岚桌上。
“我们赢了。”
他指着那份美军的报告。
“他们在报告里,第一次用了一个词——‘电子幽灵’。他们认为,有一支神秘的电子战部队在协助我们。”
傅云深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但他很快又收敛了。
他从文件袋里抽出另一份电报,这份电报的抬头,是莫斯科。
“美国人被我们骗过去了,但我们的‘朋友’,好像没那么好骗。”
傅云深的声音压得很低。
“他们通过驻华使馆的武官,向我们提出了‘技术交流’的请求。”
“他们对我们怎么在一夜之间解决防寒服和通讯问题的技术,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