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三识突破 百丈通明

“笃——”

木缒最后一声敲落,余音散去。

裘图脸上青筋缓缓平复,那抹几近癫狂的喜色也随之收敛,恢复了一贯的沉静淡然。

“吱呀——”

背后,藏经阁大门被推开一道缝隙,凛冽寒风瞬间涌入。

觉远闪身挤入,立刻反手将门关上,快步行至裘图身旁,将那件特批的缊袍塞入他怀中。

“师弟,这是衣钵寮特许给你的缊袍,快换上,看合不合身。”

裘图微微颔首,唇边含着一丝淡然笑意。

起身褪下外罩的单薄僧袍,将厚重缊袍换上。

觉远看着已比自个儿高出半个头的裘图,不禁挠头笑道:“师弟身量窜得真快,这袍子瞧着倒显得有些局促了。”

裘图淡然一笑,也不在意。

忽地,耳廓极轻微地一动——细微波动穿过风雪,精准地捕捉到山门处传来的高喝之声。

“西域少林派潘天耕,方天劳,卫天望特来拜访!”

紧接着,寺门迎客僧的声音响起。

“阿弥陀佛,三位师兄请随贫僧入内稍候。”

“觉空,速去禀报天鸣方丈。”

裘图心中念头微转。

西域少林派……当年罗汉院首座苦慧禅师远赴西域所立基业。

江湖传闻乃至裘图前世在笑傲世界翻阅的少林寺志,皆言其乃嵩山少林下院,两派渊源深厚,和睦亲善。

创立初衷除了弘扬佛法,亦有制衡那叛门而立的金刚门之意。

不过裘图还在笑傲世界做大帮主时便隐约闻听过一些江湖秘闻。

这西域少林派实与嵩山本宗不甚融洽,甚或曾在金刚门与少林之争中,站在少林对立面。

也正因为如此,裘图当初才怀疑苦慧禅师追去西域并非是为了拿下火工头陀,而是为了劝导他罢了。

就在思索之际,觉远伸手拍了拍裘图肩膀,温和道:“师弟,外面日头未起,寒气未消,你先坐着歇歇。”

“待钟楼晨钟响起,你跟着敲完,再去洒扫不迟。”

裘图闻言微微颔首,重新盘膝坐定。

觉远自顾走向书架,挑了一卷佛经,复又回至裘图身旁坐下,翻开经卷,沉声念诵起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听着这抑扬顿挫的经文声,裘图心底已然盘算开来——待此间事了,该是择期辞别少林,踏入南宋江湖了。

在少林三年潜修,此番上山所求,已然完成。

如今十五之龄,身高几近八尺,料想再过两三载,当能恢复前世那魁伟体魄。

于他这般精擅拳脚者,一寸长自然是一寸强。

而今,五脏六腑经千锤百炼,强悍无匹,浑身蛮劲耐力可谓超凡脱俗。

恐怕他这一身纯粹伟力已然能够匹敌金轮法王那惊天动地的龙象般若功大成之威。

这三年乃人身骨血发育之黄金期,得益于此,加之五感通玄术日日锤炼不休。

又因眼、舌二识封绝之故,耳、鼻、身三识进境更是迅猛骇人。

就在昨夜,裘图三识齐齐破障,迈入全新境界。

那嗅觉,已臻至紫霞秘术记载的第二境——气锁追踪,简称锁踪。

此境玄妙,非止寻常汗息、香味之辨。

而是能够捕捉到万物生灵深藏于皮骨血脉之内、经年累月亦难更易的独有气息。

凭此玄通,纵使气味繁杂、障碍重重,亦可凭衣履、器物上所沾染的一丝一缕残留气息,于纷扰环境中循迹索踪,亦如掌中观纹,几无失手。

其神异处,已远超世间顶尖猎犬之鼻。

那身觉,亦达到第二境——感变通脉,简称感脉。

原本《紫霞秘术》言此境可内察经脉穴位,裘图往日只道不过寻常感知法门。

如今亲身体验,方觉书中描述过于简略,未能尽述其玄奥。

踏入此境,心神如镜,血脉走向、肌肉纹理皆映照心田,纤毫毕现。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乃至繁如星河的浮脉络脉,皆可清晰感知。

更为可贵者,对自身劲力的掌控已达随心所欲之境,举手投足间,诸般劲力圆转如意,相互交融或变化,浑不滞碍,如呼吸般自然。

这等妙效,竟与明心见性的部分神效不谋而合。

裘图此刻方悟,明心见性诸多玄异妙用,多半也在于此境对五感带来的被动提升。

寻常人若得明心见性,所能提升的五感敏锐度,大约也是此境。

不过这感脉之境的意外之喜,也使得裘图对未来之路有了新考量。

他已然能够自行探索穴位附近的孙脉络脉,贯通新的微周天。

即便最终不能臻至明心见性,亦足以将峨眉九阳功推至圆满之境。

昔日依照十二图录按图索骥,每贯通一处微周天,耗时约需四月之久。

如今虽须自行摸索穴窍周边脉络,但因心意相通,洞悉内里,再无当年时时试探、步步为营之险,效率自然大增。

两月光景便能贯通一处。

如此算来,剩余三百五十三穴,只要勤修苦练五十余年便能圆满。

不过峨眉九阳功与少林九阳功不同,并非圆满方能显威。

大约贯通数十处微周天便足够对敌时循环施展,生生不息,万般招式自来相就。

后续打通更多穴窍,于临敌功效增益愈微,唯平日修行时,内力蕴养滋生之速,得以提升。

待至周身俱通,体魄自当脱胎换骨,筋骨坚韧,通明灵敏,更上层楼。

至于裘图素来最强的听觉,此番竟已破入那秘术所载的第三重境界——听心辨位,简称听心。

书里所记载的一里外可辨心跳,不过管中窥豹。

此境神妙之处,乃在这个心字,指的乃是万物内里之意。

在裘图看来,这第三境恐怕已经超脱凡俗武学藩篱。

往昔裘图倚仗回音,仅能粗略勾勒周遭景象轮廓。

而今他却能听见那音波触及外物后,引动物体自身产生的微末震荡波。

此等波动携带着物体内在纹理、密度的信息反馈于心念,再辅以嗅觉之辨,心念微转间,便能精准判明周遭是金石土木、血肉之躯,乃至其具体形貌。

这也导致裘图对音波本质的领悟陡然拔升数个层次。

有些东西,一旦认识知晓乃至得以“观察”便能拥有相应的手段。

正是因此,今晨敲击木鱼时,裘图不过略调运劲法门与敲击节律,引动音波共振,便令九层阁上那豆大烛火随之摇曳不定,险遭敲熄。

三识突破,如今百丈之内,裘图以心眼洞察万象,再无半分阻碍隔阂,无异明眼视物。

此所谓百丈心眼通明。

之所以是百丈,那是因为音波、气息于空气中传递亦需瞬息之机。

若是有身手绝顶之辈在百丈开外疾速变向遁逃,裘图确需拉近距离,方能锁定其瞬息变换的方位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