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明彦传薪授机宜 宫阙智术惊英雄
明彦坐在院子里,手里端着茶杯。
看到小林海人进来,他放下茶杯。
“落合介带人走了?”
小林海人点头。
“走了。”
高镜湖和戴天理松了口气。
“殿下……刚才,谢谢您。”
明彦摆摆手。
“不用谢。”
他的声音很轻。
“我们现在是朋友,对吧。朋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高镜湖看着他,眼神复杂。
这时,戴三斤从偏房走出来。
还有财神,巴瑞德,裁缝。
几个人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
戴三斤走到明彦面前,深深鞠躬。
“我们全家的命,都是您救的。”
明彦没有回应,他只是看着戴三斤目光平静。
戴三斤首起身,高镜湖坐在明彦对面。
“殿下,我有个疑问。”
明彦点头。
“请说。”
高镜湖斟酌着措辞。
“落合介……他来这里,应该不是偶然吧?”
明彦轻笑一声。
“当然不是偶然。他很大可能,是奔着你来的。”
高镜湖的瞳孔收缩,明彦继续说道。
“不只是你。.秒-彰′劫`小¨税,蛧` ¨勉′费_粤^黩¨”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还有你们这个刚刚成立的游击队。”
“他想一网打尽。”
戴天理的脸色变了,戴三斤握紧拳头。
高镜湖沉默了片刻。
“殿下,您怎么知道?”
明彦没有首接回答,他站起来走到院门口。
目光落在院外的山道上。
“小林,你来说。”
“是!殿下!”
小林海人上前一步介绍起来,明彦在一旁翻译。
“落合介是关东军的情报军官。”
他的声音很轻。
“他精通中文,伪装能力极强。”
“这种人,不会无缘无故出现在这里。”
他转过身,看向高镜湖。
“也就是说你们的行踪,早就暴露了。”
高镜湖的后背冒出冷汗,明彦重新坐下。
“不过,因为我在这里,现在他不敢动手。”
戴天理忍不住问道。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明彦看了他们一眼。
“你们想怎么办?”
戴天理愣住,高镜湖想了一下开口。
“我们想继续留在这里。”
他的声音很坚定。/艘_艘_小^说¢惘′ *追?最^辛,章·劫.
“但我们缺少游击经验,缺少战术。”
戴三斤点头表示认可。他们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山上下来的,他戴三斤以前是国军的排长,当了八路之后也没有多少游击战的经验。
更不用说地下工作的高镜湖和戴若冰了。
明彦放下茶杯,他靠在椅背上。
“战术?”
高镜湖点头,明彦沉默了片刻。
“游击战的核心,不是硬碰硬。”
他的声音很平静。
“而是利用地形、民众和灵活性,消耗敌人。”
“第一,组成狙击小组。”
“专门猎杀军官、军曹和翻译。”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
“打一枪,不管成果,立刻脱离战场。”
“不要恋战。”
戴天理皱眉。
“这怎么行?不知道成没成不是浪费子弹吗?”
明彦摇头。
“因为你们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制造恐惧。”
“当负责指挥的军官和军曹,一个个被狙杀,士兵会失去指挥,军心会动摇。”
高镜湖的眼睛亮了。
明彦继续说道。
“第二,系统性地破坏日军的后勤链。”
戴若冰在旁边听着。
眼神专注。
“粮食仓库、药品运输队、被服厂……”
明彦的声音很轻。
“这些地方的守卫,远比前线部队松懈。”
“但摧毁它们,对敌军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戴若冰点头。
“没错!”
明彦抬手。
“第三,敌人扫荡的时候,不要在主要道路上埋雷。”
戴三斤愣了一下。
“为什么?”
明彦看着他。
“因为主要道路,敌人会警惕。”
“在他们认为安全的辅助小路、取水点、休息点……”
“系统性地布设简易地雷。让他们无处安心。”
戴三斤的眼中闪过兴奋。
明彦站起来,走到院子中央。
“第西,你们的山村不是要塞,而是补给点和跳板。主力必须像水一样流动。”
他转身看向戴三斤。
“当敌人扫荡甲村时,你们的主力应该在乙镇端掉他的炮楼。”
戴天理愣住,高镜湖深吸一口气,他看着明彦眼中带着震撼。
明彦继续说道。
“再加上德军的班排战术。这个我待会仔细给你们讲来。”
“还有巷战要领。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差、视野盲区,分散敌人兵力,逐个击破。”
他顿了顿。
“还有,你们不是正规军。你们的优势在于灵活、隐蔽和民众支持。利用这些优势,才能活下去。这个道理我不多说。”
院子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盯着明彦。
戴三斤的眼中满是兴奋。
高镜湖的眼神复杂,戴若冰看着明彦。
眼中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绪。
良久,高镜湖开口。
“您……”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您刚才讲您在德国学的,应该是机械化作战吧?”
明彦点头。
“是。”
高镜湖继续问道。
“那您怎么对游击战这么熟悉?”
明彦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回座位重新坐下,端起茶杯。
“这些,都是我在山西学到的经验。”
他的声音很轻,高镜湖思索。
山西?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山西的八路军386旅,那支让日军头疼的部队,还有那场百团大战。他都参与过啊!
高镜湖看着明彦,眼中的震撼更深了。没想到这位日本的王还是个实战派。
明彦轻抿一口茶。
“战争是相通的。”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
“无论是机械化作战,还是游击战。”
“核心都是利用优势,规避劣势。”
他放下茶杯。
“你们如果想活下去。”
“就必须学会这些。”
戴三斤深深鞠躬。
“我们会记住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