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告冤
厅中四人同时愕然。
于冕一脸疑惑的看向朱骥,暗道:
「这位好像也是个百户。」
其余三人则是脑海中同起一个念头:
「这姑娘口里说的名字倒熟,只是这锦衣卫百户……,应该不是同一人吧!」
这时,于谦转过头来问朱骥:
“锦衣卫中还有一个叫徐良的百户?你可知道此人?”
朱骥皱眉道:
“北镇抚司绝没有。至于整个锦衣卫中……!倒是不一定,总归小侄没听说过,世伯要是想知道,小侄过会儿回去就查,只要有这么个人,就一定能查得到,不过要是知道对方样貌,就更好了。”
于谦‘嗯’了一声,对侍剑使了个眼色,又对跪倒在地的卓清清道:
“姑娘,起来说话!”
侍剑去扶,这姑娘却是执意不起,只一味磕头,口中也只重复着一句话:
“民女恳请于大人做主!”
“卓姑娘,你这说的没头没尾的,你口中这位锦衣卫百户徐良年纪样貌如何,哪里人氏,你得说清楚,大人才能给你做主啊!听大人的,先起来,把话说清楚。”
侍剑又劝了几句,才将她从地上拉起。
见对方一直戴着帷帽,将脸遮的严严实实,侍剑又忍不住道:
“卓姑娘,见了大人,可以取下帷帽了。”
卓清清却是没动。
于冕自打昨日客店歇脚时见到卓清清,她就一直带着帷帽,如今见她仍是不解下,以为她有隐疾,便道:
“不取下也无妨,卓姑娘尽管说正事就是,若真的受了莫大冤屈,父亲绝不会坐视不管,定然为你讨一个公道。”
“多谢大人,多谢公子!”
说着,手搭着帽檐,将帷帽解了下来。
“民女被镖局送往京师之前,一直躲避追杀,时间久了,便忘了。如今到了京师,见到巡抚大人,再不怕他们了。”
众人到此方才看到她真容。
这姑娘生的确实好看,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加上一路舟车劳顿,面上尽显疲意,更是平添了几分娇弱。实在惹人心疼。
于谦先是对于冕道:“你先去你母亲那里请安。”接着又对侍剑道:“你也下去吧!”
于冕一愣,也没多说什么,行过别礼之后,就和侍剑出去了。
厅中只剩下三人,朱骥立在一边,不时看向于谦,见于谦没有让他出去的意思,只好乖乖立定。
于谦又将卓清清从头到脚打量了几个来回,才问道:
“卓姑娘,你说你被人追杀,究竟怎么回事,你口中的他们,又是何人?”
“大人,这件事说来话长,得从去年中秋说起。”
“无妨,细细说来便是!”
卓清清便将往事,从头说起。
“家兄本来是替锦衣卫办事,且每次外出办事,总得去上半个多月,长些的时候,甚至近两个月也是有的。”
“去年过完中秋没几天,兄长交代我在家照看好祖父和祖母,说是又有任务,还说这次可能时间会更长一些。”
“这次,兄长很不一样,临行前还高兴的告诉我,说是等办完这件事,以后就能入锦衣卫,正正经经做个校尉,领朝廷俸禄。”
“还说要将民女和祖父、祖母一起接到京城享福。”
“只是这次,兄长去了好久,一直到年末,都还没回来。”
“今年年初的时候,民女问平日里兄长外出,照顾家里的那人,那人说是会去问问上面的人。”
“期间民女也还托一些相熟的人,打听兄长下落,奈何都没有音信。”
“那时,民女就预感到不妙。”
“又等了些时日,那个一直照看家里的人,有次突然跑来家里,对民女欲行不轨,幸得有兄长临行前在家中布置的陷阱,民女将那人引入陷阱,触发机关后将那人射杀。”
“祖父、祖母本对兄长的事知道的不多,经此一遭,一再逼问,民女才将兄长临行前交给民女的书信和一枚玉珏拿出来。”
“当时兄长交给民女那封信和玉珏,是为防意外。说是万一他出事,拿着玉珏和信去京师寻他的上官,好让民女与二老以后有个依靠。”
“只是经此一事,二老怀疑,兄长可能真出事了。要不然,那人不至于如此行事。”
“且这人敢如此行事,许就是兄长的上官指使也不一定。”
“祖父、祖母与民女商议,家中不能再待,去找兄长的上官也危险,便想着去巡抚行台,请大人您做主。”
“谁知行路到一半,得知大人赴京述职了,民女便与二老商议赴京告冤。”
“一直行到一个叫「幸福小镇」的地方!”
听到此处,于谦眼睛一眯,暗道:“又是幸福小镇!”
朱骥也同样一惊,只是见世伯并没有说话,他便也只好继续往下听。
“那「幸福小镇」简直就是个魔窟,镇子里没一个好人。”
“那镇上耆老之子,更是个畜生,民女本来已经扮作男装,却在住进客店时,不小心被他识破是女儿身,那畜生要行不轨,二老阻拦时,被那畜生戕害。”
“后来,那畜生又将民女关进一座密室。”
“直至有山匪作乱,寻到密室,小女才躲过一劫,那山匪原是和兄长结仇,一路追踪小女到「幸福小镇」,说来可笑,倒是兄长的仇人后来替小女报了祖父、母的血海深仇。”
于谦听到此处,终于听出异样来,忙问:
“你说的这「幸福小镇」的事,可是发生在今年四月中?那伙追踪你的山匪,可是来自豫地的「磨刀岭」众匪?”
“大人怎么知道?”卓清清急问。
于谦又问:“你兄长可提过「山猫」之名。”
卓清清愈发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兄长有次酒醉昏睡,说梦话……是有提过「山猫」这个称名。也是那次,兄长告诉民女,他是锦衣卫暗探,代号「山猫」。兄长曾说,这个称号,除了民女,就只有那位锦衣卫百户徐良知晓,大人……你怎么会知道?”
于谦皱眉:“你兄长和你说,只有你和徐良知道?就没提别的人?”
“没啊!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大人为何知道这些,难道大人认识我兄长?难道兄长还活着?”
于谦先是摇头,后又点点头。
“你兄长是叫卓四郎吧?”
“大人真的认识民女兄长?”卓清清激动道。
于谦却没回答,反问道:
“你兄长提到「山猫」时,除了百户徐良,真就没提起过别人?”
卓清清立即摇头:“从未提起过其他人。”她虽不知于谦为何如此问,但总觉得于谦话里有话,就追问道:“大人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你听没听你兄长曾提过一个名叫于康的人?”于谦问。
卓清清柳眉紧锁。
“于康……?那不是大人养子么?”
“不过这个名字不是从兄长口中听说的,而是从恩公口中得知的。”
“恩公……?”于谦心中诧异,怎么又冒出个恩公来。
只听卓清清继续说道:
“当时恩公在「幸福小镇」,从「磨刀岭」山匪手中救下民女,得知民女要赴京寻大人告冤,便告诉民女大人因罪系狱一事。”
“当时恩公提起令郎,说是令郎就在锦衣卫当值,待民女赴京之后或可找令郎说明境况,令郎不会坐视不管。”
“只是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恩公与人拼杀差点殒命。”
“之后民女同恩公又被那伙人一路追杀,如此一耽误,就过了这数月,直至月前,恩公才托了「长安镖局」的人身镖,民女这才得以面见大人,说出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