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留下来

十天时间消耗五万三千颗火器,对秦军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火器消耗殆尽象征着弃城撤离。

如何在火器消耗殆尽之前,尽可能的给予并州军迎头痛击,才是纪云最为关心的事情。

纪云说道:“军情处探明,六万并州精锐携带了大量火器,以及大型攻城军械。

并州兵力乃是我军一倍,且还有四万并州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

据黑冰台探明,若无意外,这四万援军最迟十天后就会抵达前线。”

李羽问道:“纪将军,你担心驻守十天时间,我军伤亡太大?”

纪云颔首:“大王有令,平顺郡城不可强守。我军还要南下替换王将军驻守广卫郡。”

李羽说道:“不若驻守七天时间?”

纪云说道:“七天最为合适,既能痛击并州军,亦能完成大王交代的任务。”

李羽思索片刻,不由得点着头。

反倒是身侧一名校尉挠头问道:“纪将军,李佥事,七天会不会太短了。

须知突厥大军不日来袭侵略凉州,若是我军能够撑得更久,对攻打庆州的大军,不应该是更有利吗?”

纪云和李羽相视一眼,齐齐苦笑。

他们自然知晓这一道理。

可并州军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十万精锐并州士卒攻打只有三万秦军驻守的平顺郡城,说不上轻松,但绝对不是难事。

更为重要的一点便是,为了支撑大军攻打丰郡城,所有资源皆朝着丰郡大军倾斜。

粮草辎重更是优先供给丰郡大军,其次是白岩郡守军,最后才是广卫郡、平顺郡守军。

十天之后,双方打急眼了,你想撤军,并州军反而不乐意了。

权衡利弊之后,加之王令下达,纪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与并州军死磕。

李羽简单解释了一番。

众校尉恍然点着头。

纪云接着道:“遵从王令行事,痛击并州军之后南下驻守广卫郡,便是大功一件。军功并不需要杀敌才能获得。”

众人彻底放下心来。

秦军上至将领,下至士卒,都极度渴望军功。

秦军自建军以来,秉持着论功行赏的规则。

只要你的军功多,你就能够升迁,就能够得到更多奖赏。

纪云环视一圈,沉声道:“想要获得军功,就必须在七天之内尽量击杀并州士卒。杀的越多,军功越多。

七天之后,我军弃城撤离,各部需有条不紊的快速撤离,不可有丝毫留恋。否则,不仅将清除原有的军功,且还要受到处罚。”

“末将等领命。”众人脸色一肃,齐声应道。

纪云点头,而后将他脑海中设想的战术说了出来。

两天之后,并州军便会兵临城下。

只要并州军发起进攻,己方只需要投射火器、弩箭进行反击即可。

七天时间内,一定要将城中的火器,有价值的消耗殆尽。

丰郡,新合镇。

已是深夜。

萧世脱下厚重的甲胄,坐在石凳上。

今日下午,他率领仅剩的四千骑兵出镇。

只是很快就被秦军发现。

双方大战之后,萧世再度灰溜溜的逃回新合庄。

四千骑兵只回来三千两百人。

萧世叹着气。

现在只要是他不冒头,秦军就仿佛不存在。

你站在新合镇外,望向四周,风和日丽。

但是只要你继续往前走,秦军骑兵就出现了。

最让萧世感到憋屈的是,秦军在戏弄他。

他派出两队骑兵外出侦查,秦军便会安排四队骑兵拦截;若是派出四队骑兵外出,秦军就安排八队骑兵拦截。

萧世右手握拳,愤然的捶在石桌之上。

他思考一番后,便吩咐亲兵将仅剩的三名将领叫来。

很快,三人就来到萧世跟前。

他看着三人,说道:“如今我军面临的困境,你们都清楚。新合镇中还剩下三日的粮草,三日之后,即便秦军继续守在外面,我军依旧会断粮而亡。”

三名将领沉默下来。

萧世继而道:“叫你们过来,只是为了确认一番,是站着死,还是跪着死?”

三人抬头看着萧世,后者说道:“本将决定今夜子时过后,出镇突围。今日下午,斥候冒死送回消息,秦军针对新合镇部署了三条防线。

想要突围成功,就必须在一个时辰之后突破秦军三条防线。若是突围失败……”

失败则命丧当场。

院子中,气氛沉寂良久。

丁流左右看了下,凝声道:“末将愿追随将军突围,不惧死战。”

另外两人,亦是接连开口表示不愿跪着死。

萧世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本将没有看错你们。你们即刻去整顿麾下士卒,今夜丑时一刻,突围求生。”

“末将领命。”

时间悄然而逝,很快来到丑时。

三千两百名并州骑兵翻身上马,聚集在街道之上。

萧世骑马站在最前面,其后是丁流三人。

萧世抬头看了眼夜色,而后低声道:“出发。”

秦军自然部署了暗哨监视新合镇。

并州军出镇之后,立即被暗哨发现。

暗哨直接发出警示。

三支火箭窜上天空,在黑夜之中绽放开来。

萧世看了眼天空的烟火,马鞭一挥,大吼道:“弟兄们,随我冲锋,临危死斗,绝不后退。”

“冲锋!冲锋!”

三千两百名骑兵来到宽阔地带,开始列阵冲锋。

秦军已经收到警示,四周亦是传来马蹄声。

丘泉鸣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当他看到前方并州骑兵正在与己方骑兵厮杀时,大笑不止。

“弟兄们,今夜送萧世上路。”

今夜恰好是丘泉鸣值守。

当天得知并州军出镇之后,困意瞬间消散。

顿时间,厮杀声响彻在黑夜之中。

秦军营地。

赵武走出营帐,关卫、封占海等人快步走来。

赵武说道:“萧世殊死一搏了。”

封占海焦急道:“将军,下令吧。”

赵武颔首:“你们都去吧,送萧世体面的上路。”

“末将领命。”

战死是一名将领体面的死法。

赵武围困萧世之后,没有组织士卒强攻新合镇,主要是为了减少伤亡。

新合镇中建筑林立,骑兵士卒强攻难度较大。

故而,赵武选择折磨萧世,让萧世自己出来送死。

萧世终于扛不住了。

半个时辰后,夜色之下。

萧世从战马上跌落在地,他强行的从地上撑起来,看着围在四周的秦军骑兵。

丘泉鸣、封占海和关卫三人居高临下的看着萧世。

两万秦军骑兵围攻三千出头的并州骑兵,的确是胜之不武。

但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丘泉鸣警惕的看着封占海和关卫,说道:“老封,老关,今夜可是我值守,这份头功,你们谁也不能抢。”

封占海和关卫鄙视的摆了下手,然后转身离去。

丘泉鸣咧嘴一笑,翻身下马,手中提着马刀。

萧世的人头,太值钱了。

回到营中,丘泉鸣在关卫和封占海胸膛捶了一下。

待到战争结束,老子请你们喝酒。

关卫狮子大开口:“老子要喝秋露酒。”

封占海接着道:“不限量。”

丘泉鸣脸上露出头疼之色。

秋露酒乃是商业司去年年底新推出的美酒,酒香味道比之琼酥酒、春玉酒更上一层楼,且数量较少,价格高昂。

丘泉鸣咬牙切齿的看着两人。

这两个混账,枉为人子。

这时,一名士卒小跑过来。

“三位将军,赵将军有请。”

营帐中,赵武看着走进来的三人,说道:“如今,并州骑兵全数尽灭,我军需执行下一战术,前往古道郡,而后南下椿林郡。”

关卫疑惑道:“将军,何不直接南下东河郡,切断联军后路呢?”

赵武解释道:“黑冰台送来密报,豫州在陇州增兵了。届时,不是我军切断联军后路,而是联军与豫州援军夹击我军。”

赵武接着道:“豫州郑氏长公子郑承旭在军中督战,豫州不会让郑承旭涉险。今年我军安稳攻占庆州便可,别生事。”

“末将明白。”

赵武说道:“传令全军,休整半天时间,今日末时出发。”

“领命。”

丰郡,城外。

秦军已经攻城一个时辰了,且攻势还在增加,不见丝毫减弱。

战车上,秦牧指着地图说道,“长风送来军报,萧世已死,眼下只剩丰郡城没有攻下。攻下丰郡城之后,休整五天时间,大军直接兵分两路,横扫古道郡、椿林郡。”

刘元义问道:“大王,联军还在攻打白岩郡城,难道不需要击败联军?”

秦牧摇头。

尚文益开口道:“刘佥事无需理会联军,丰郡城破之后,联军自会退守东河郡或椿林郡。另,朱肃所部已经退守古道郡城,且并州新招募的一万五千新卒正南下。”

秦牧说道:“广清,无需焦急。丰郡城破就在眼前,庆州乃是砧板上的鱼肉。切慢点,吃慢点,亦是好事。”

“臣明白了。”

秦牧站起身,接过徐虎递过来的望远镜。

此时此刻,秦军攻城已经进入高潮极端。

丰郡城下,密密麻麻的秦军士卒正在火器、弩箭的掩护之下,强悍的攻城。

且已经有大量秦军士卒登上城墙,与并州士卒搏杀。

尚文益走过来,低声道:“大王,李宗泽不能出事。”

秦牧说道:“本王已经交代了季台。”

刘元义开口道:“大王,臣再去提醒彭帅一声。”

“嗯,去吧。”

尚文益松了口气。

李宗泽是李鸿益的嫡长子,若是出了事,李氏和秦州就真的不死不休了。

更何况,韩王妃预计四月份就会生产。

丰郡城中,李宗泽在上百名侍卫护送之下,走下了城墙。

叶云发跟在一旁,道:“公子,以秦军如此攻势,最快明日便可彻底攻陷城池,你该离开了,秦军不敢拦你。”

李宗泽摇头道:“我不能离开,我想与秦王见一面。”

叶云发震惊的看着李宗泽。

李宗泽解释道:“秦州崛起之后,父亲总是在我等一众兄弟面前提及秦王。秦王仅比我的长子年长十岁,却已是大炎霸主。”

叶云发顿感头疼。

“公子,秦军士卒大多是秦人,秦人刁蛮,不知轻重,自古有之……”

李宗泽打断叶云发,说道:“无妨,我身边有两百侍卫,加之表明身份,秦军士卒岂敢造次?叶先生,这几日你与我同吃同住。”

“多谢公子。”

白岩郡,城外联军营地。

祁文金找到郑承旭。

“安平县子,邓帅送来密信,我军明日后撤至东河郡。”

郑承旭看完密信,说道:“联军可自行撤退,但我要留在这里。”

祁文金疑惑的看着郑承旭。

郑承旭解释道:“前几日收到父亲的书信,令我择机与秦王见上一面。”

闻言,祁文金也不多嘴说什么。

“安平县子保重。”

“多谢祁将军关心。”

三月二十,随着丰郡城们倒塌。

秦军士卒一拥而入。

仅仅是一炷香之后,丰郡城头之上便插上了秦州旗帜。

丰郡郡衙内。

两名士卒正在给邓逢包扎伤口。

李宗泽站在一侧,不时地看向衙门外。

很快,一队秦兵出现。

李宗泽侍卫当即表明身份。

城外,秦牧从战车上下来,换上战马。

彭英匆匆赶来。

“大王,李宗泽意欲面君。”

秦牧眉梢一挑。

他收到黑冰台的密报,其中提到李宗泽一直留在城中。

原来是想见面畅聊啊。

丰郡衙门,外面传来动静。

李宗泽站起身,看向门口。

一名魁梧大汉迈步走进来。

徐虎打量着衙门内的几人,然后大声道:“我王已至,李公子请吧。”

李宗泽颔首。

衙门外,街旁摆放了桌椅。

秦牧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喝着茶水。

李宗泽走出衙门,一眼便看到了秦牧。

年轻,平和。

这是他对秦王的第一印象。

李宗泽走过去,微微一礼。

“见过秦王殿下。”

秦牧起身,笑道:“平阳县子多礼了,请坐。”

李宗泽没有客气,在秦牧对面坐下。

秦牧笑问道:“平阳县子特地留下来,只为见本王一面?”

李宗泽说道:“秦王殿下,我想与你探讨秦州的民生改革。父亲曾言,秦州改革必定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