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吃肉的机会来了

纪云的脸彻底黑下来。

己方加大反击之后,并州军也加强了,而且还似乎想要压倒己方。

纪云观察一番战场局势后,果断做出新的决定。

他叫来麾下校尉。

“五天之内,将城中火器全部消耗殆尽,本将只有一个要求,每一颗火器必须落在人群之中。”

“领命。”

为了减少伤亡,纪云特地要求各部士卒尽量缩在箭塔或墙垛后面,朝着城池下方投掷火器、火油等军械即可。

并州军想要攻陷平顺郡城,而秦军只想杀死更多的并州士卒。

一个时辰过后,双方交战愈发的激烈。

李羽找到纪云。

“纪将军,我军伤亡正在增加,不若明日便弃城撤离吧。”

李羽快速道:“我军还要接班王将军驻守广卫郡,若是伤亡过大,恐会影响广卫郡安危。”

纪云皱眉沉思。

根据大王的军令,他最重要的任务是接替王端驻守广卫郡。

大王没有令纪云直接弃城撤离,只是不想让并州军轻而易举的夺走平顺郡城。

纪云叫来一名校尉,问道:“城中还剩多少火器、火油?”

校尉回道:“禀将军,火器还剩四万七千颗火器,火油还剩两千八千坛。”

纪云脸色一沉。

仅仅过去一个半时辰,就消耗了六千颗火器和五百坛火油。

消耗着实太快了。

这也说明,并州军的攻势何其猛烈。

纪云说道:“先不急。若是今日并州收兵之后,火器消耗超过半数,便定于后日清晨弃城撤离。”

李羽连忙道:“纪将军,若是伤亡超过三千人,哪怕火器还有剩余,也必须撤离。剩余的火器,”

纪云点头,并向李羽做出了保证。

己方只有三万士卒,伤亡超过三千,已经是伤筋动骨了。

纪云左右看了眼,立马朝着一名弓箭手走去。

“娘的,从现在开始,只要能够射中人,一次射两根乃至三根箭矢,给老子狠狠地招呼并州军,没必要节省。”

纪云在城头上走了一圈,然后叫来军情处校尉。

“立即将平顺郡战况上报给大王,转递给王将军,告诉王将军,我部将在三月二十六之前抵达广卫郡城。”

“领命。”

古道郡,永乐县以北三十里。

一万五千并州新卒进驻一处废弃农庄。

领军将领冯云正在巡视军营,了解新卒的状态。

这一批新卒,从招募入伍到行军至此,不过才过去半个月的时间。

军中老卒数量,加起来不足两百人。

行军路上,冯云每日思考最多的是,如何统率新卒。

贸然率军前往古道郡城,必然会遭到秦军骑兵阻拦。

新卒对战秦州铁骑,听着就令人感到可笑。

冯云回到居住的院子,忍不住叹息一声。

一名亲兵快步走过来,递上一封书信,并低声道:“将军,李公的密信。”

冯云快速拆开信封。

不多时,冯云眉头舒展开来。

李公命令冯云回撤云和县布置防务,耐心等待三万新卒南下与他汇合。

另,李公已经下令给朱肃,令其撤离古道郡城,退守云和县。

冯云收起密信,叫来麾下一众校尉。

“李公军令,我部明日清晨回撤云和县。”

闻言,一众校尉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

这段时日,他们宛若老妈子,费尽心力照料新卒,且还要不断向新卒灌输“军令如山”、“悍不畏死”等观念。

另外,众校尉最常做的就是教导新卒,上了战场不能胆怯,要精诚合作。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深知没有接受操练的新卒,真的太难教导了。

这样的新卒,上了战场能够拿稳武器就不错了,更遑论与秦军作战。

回撤驻守云和县,至少能够预留操练新卒的时间。

冯云哪能不知众人在想什么,开口道:“回撤云和县之后,你们的任务就是操练新卒,尽可能在秦军攻城之前,让新卒完成蜕变。”

闻言,众人苦笑不已。

一名校尉说道:“将军,操练新卒完成蜕变,谈何容易啊,秦军不会给我军那么长的时间。”

冯云说道:“尽力即可。”

“末将领命。”众人无奈应下。

待到众人退去后,冯云取出地图。

根据斥候营和墨斋楼送回的军报可知,秦军两万骑兵驻守在永乐县城,距此不过三十里。

骑兵奔行半日即可杀至农庄之外,且己方行踪想必早就暴露在秦军注视之下。

所以,明日卯时大军就必须开拔回撤,不能有丝毫犹豫。

与此同时,永乐县城。

余晓峰和军事佥事乔胜,以及一众校尉正在议事,且讨论的便是冯云所部。

有校尉提议明日一早,出兵奇袭冯云所部。

冯云所部皆是新卒,便是出兵的最佳理由。

也有校尉认为应该留在永乐县,等待冯云所部送上门来,没必要费力出击。

众人想法各不相同。

乔胜捋着胡须,道:“余将军,诸位将军,我部应当更加关注古道郡城守军,冯云所部不足为惧。只要冯云没有试图越过我军防线,我军就无需理会。”

话音落下,立即就有支持出兵的校尉开口了。

“乔佥事,朱肃犹如缩头乌龟躲在城中不出来,我军没有任何机会。兄弟们已经很久没有开荤了,朱肃这块肥肉吃不到,冯云这碗肉汤总得喝吧。”

大多数校尉点头表示赞同。

余晓峰皱眉沉思着。

他奉命率军进入古道郡拦截朱肃所部以来,只经历了一场战斗,然后朱肃就躲进了古道城。

余晓峰看向乔胜,后者苦笑道:“余将军,你是主将,军事佥事不能干预主将领兵作战。若是余将军真的想要出击,需把握好分寸,不可出动太多兵力。”

余晓峰点头。

在一众校尉期待目光之下,余晓峰开口道:“三千人,由你们其中三人带队。至于是哪三人,抓阄决定。”

乔胜起身,来到桌案旁,写下十张纸条。

“抽中‘胜’者,出战。”

很快,三名幸运的校尉出炉。

余晓峰看着激动不已的三人,提醒道:“不可大意,更不可轻视新卒,若是阴沟里翻船,本将决不轻饶。”

“末将明白。”

集议散去,乔胜来到余晓峰身侧,苦笑道:“余将军,你担心叶将军来了,连肉汤都喝不上?”

余晓峰被乔胜看破心思,脸上并没有尴尬之色,且大方承认了。

“乔佥事,你也知道,叶将军可是在丰郡闲坐多日,其麾下将士早已饥渴难耐。若是叶将军到了,这口肉汤十有八九喝不到了。”

乔胜不由得一笑,沉吟道:“余将军,你想吃肉,机会还是很大的。古道郡城中粮草短缺,朱肃所部恐不会死守郡城。

只要朱肃所部出城,我部的机会就来了。”

“希望如此吧。”

就在余晓峰还在烦恼,如何将朱肃这块肥肉吃进嘴里的时候,军情处在第二天就传来了好消息。

“将军,古道郡城守军有异动,意欲弃城撤离。”

余晓峰豁然站起身,看着军情处屯长。

“此军情可信度有几成?”

屯长说道:“黑冰台在古道郡城中留有多名暗探,暗探回报说昨夜守军突然开始清点粮草,并将粮草装车。”

余晓峰和乔胜相视一眼,后者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朱肃竟然真的选择了弃城。

余晓峰来回踱步,脸上神色愈发激动。

“乔佥事,你有何看法?”

乔胜说道:“余将军,邓帅军令便是要求我部拦截阻击朱肃,既然朱肃弃城,我部自然不能无动于衷。”

余晓峰闻言,点着头,当即令人叫来麾下校尉。

“刚收到军情,朱肃意欲弃城撤离,我部的机会来了。”

话音落下,众校尉直接坐不住了。

“将军,出击吧。”

“是啊,不能再犹豫了。”

“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

余晓峰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于惇三人出营前去阻击冯云,令你们心痒难耐,本将同样想要击杀乃至活抓朱肃,但不能焦急。”

余晓峰说道:“尘埃落定之前,我军绝不可妄动,惊扰恐吓朱肃。”

而后,余晓峰看向军情处屯长。

“军情处定要加强与黑冰台之间的军情共享同步,及时将朱肃所部动向传回。”

“领命。”

余晓峰点了下头,继而道:“诸位,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本将希望时机到来之时,各部皆能保持高昂的斗志。”

“末将领命。”

众人散去之后,军情处屯长去而复返。

“将军,刚收到军报,冯云所部突然回撤了。”

余晓峰眉头微皱。

乔胜说道:“余将军,看来并州军已经更改策略了。”

余晓峰颔首道:“冯云回撤,朱肃意欲弃城撤离,想必早已谋划好了。”

说完,余晓峰快步走到地图前。

古道郡共有八个县,永乐县乃是最为靠近并州天燕郡的三个县之一,其他两个县则是石阳县和云和县。

冯云十有八九想要回撤至云和县。

余晓峰看着地图,沉思一番后,对着军情处屯长说道,“传令给于惇三人,绝不可让冯云所部顺利回撤至云和县。”

“领命。” ……

三月二十三,纪云弃城撤离平顺郡城。

并州军在付出一万两千多人的伤亡之下,成功收复平顺郡。

令袁延感到愤怒的是,攻陷平顺郡城之后,郡内百姓举家南逃。

靠近灵州广卫郡的县镇,更是空无一人。

袁延愤怒之后,立即叫来一名偏将。

“黄飞,即可封锁两州边界,禁止任何人来往通行。今日起,由你率领两万士卒驻守平顺郡。”

“末将领命。”

部署平顺郡防务之后,袁延没有停息,当即率军北上。

墨斋楼昨日传来军报,突厥大军已经提前抵达苏农部落。

最快在四月上旬,突厥大军就将兵临阴山城下。

故而,留给并州军布防的时间不多了。

三月二十四,秦军攻打东河郡城。

阵前,赵牧不断指挥调度各部将士攻城。

“令左翼攻城各部,收缩阵型;令左翼投弹机更换轰天雷,摧毁守军箭塔及各类大型军械;令右翼两部往城门收缩……”

各项军令有条不紊的下达,秦军攻势不断增强,战场局势则是在不断变化。

东河郡城头之上,联军士卒深切感受到了秦军凶猛攻势。

祁文金和王茂分工明确,坐镇左右两翼,指挥士卒发起反击。

秦军攻势持续两个时辰后,祁文金和王茂不得不碰面商讨对策

两人碰面之后,王茂开门见山道:“祁将军,若是没有援军,没有粮草辎重补给,东河郡城守不住。”

祁文金没有反驳。

事实摆在面前,若不是有豫州支援的火器、粮草,联军连驻守东河郡的底气都没有。

祁文金犹豫片刻,问道:“王将军,豫州能否再支援一批粮草辎重?本将定会上报李公,向豫州支付相应报酬。”

王茂苦笑道:“祁将军,某乃只是一名将领,无法决定此事。平心而论,豫州自始至终遵守盟约。况且,李公已经放弃庆州,又何苦勉强驻守东河郡呢?”

祁文金苦笑一声,看着城外不顾一切冲锋攻城的秦军士卒,内心叹息着。

祁文金看向躲在后方的潘文进,后者点了下头。

祁文金没有过多犹豫,道:“王将军,今夜子时之后,我军连夜撤离东河郡城,回撤至椿林郡。”

王茂颔首,没有反驳。

根据斥候探明,秦军骑兵已经在封锁联军后路,联军撤离亦是凶险万分。

可是相较于留守东河郡城,回撤椿林郡乃是上策。

丰郡城,郡衙。

书房。

秦牧正在翻阅丰郡的卷宗档案。

虽说年初开始,丰郡城中没有百姓居住,衙门更是人去楼空。

但是丰郡官署撤离之时,并没有带走全部的卷宗。

秦军攻陷丰郡城之后,秦牧便让徐虎安排士卒翻找。

最终,找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卷宗。

原本,秦牧的计划是跟随着大军前往古道郡。

但后面收到赵牧的奏报,说是郑承旭已经北上。

秦牧不得不留下来,等着郑承旭上门。

地文星快步走进书房,递上一份密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