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当断则断

秦州,咸阳。¨微?趣′暁?说.罔· ·庚_辛.罪·筷¢

都督府衙,廨房。

一名小吏快步走进来,来到狄轻舟面前。

“府令,大王批复的奏折已送回,还请观阅。”

狄轻舟放下手中折子,拿起小吏递过来的奏折。

不多时,狄轻舟神色自若的放下。

“将大王批复的奏折抄录,存档之后逐级下发。另,让吏司于主事来见本官。下午集议推迟半个时辰。”

“诺。”

旁边的廨房中,魏廷云、张邰以及杨伯祥三人当即拿到了抄录的奏折。

张邰和杨伯祥两人脸上闪过一丝讶色,而后并未说什么。

虽说两人推荐的人选没有上位庆州令,但罗文鸣的能力和政绩的确挑不出毛病。

罗文鸣担任蜀郡太守之前,便已经担任了四年越隽郡郡守。

罗文鸣是秦州所有官员中,地方执政经历最多的一批人。

由罗文鸣担任庆州令,足见大王之考量。

杨伯祥心情还是不错的,徐昭虽没有争得庆州令,却也升迁担任庆州长史。

若能够在长史一职上过渡顺利,往后不论是调任地方还是中枢,仕途皆是一片光明。

此外,还有一件事引起了张邰和杨伯祥的关注。

大王在批复中提及,往后若非特殊情况州令不再由太守直接升迁,且府衙内官员要熟悉地方政务。

这句批复值得深思。

如今,秦州下辖四个州,官员数量非常庞大,且已经有四个长史了。

州令升迁,往后多半是从长史之间挑选了。

后半话指向中枢官员,大王的想法亦是不难猜测。

抽调部分官员下放至地方任职。

不多时,有吏员走进来告知“狄府令决定将下午集议推迟半个时辰”。

杨伯祥和张邰走出廨房。

两人廨房就隔着一条回廊。

“仲业兄,如何看?”

杨伯祥说道:“都督府衙各个官署官吏的确需要磨砺一番,我的想法是轮流下放官吏至地方任职,只是此举会有隐患。”

张邰一针见血:“轮换下放至地方,中枢官员与地方官员来往必定更加密切。待到官员任期圆满回到中枢,怕是会成为地方官员的靠山。”

杨伯祥微微一叹,道:“我先与狄府令交流一番,下午在集议之上讨论一番。”

短短半天时间,罗文鸣调任庆州任州令,以及徐昭调任庆州任长史的消息,便传遍了整座都督府衙。

并未引起太多讨论。

凡是能够上推荐名单的官员,皆是主政一方的大臣,其能力无需怀疑。!幻/想′姬\ !更¢歆^醉!快′

府衙内的中下层官吏讨论最多的反而是庆州府的组建,以及庆州后续的治理。

庆州乃是真正的中原之州,旁边就是京畿地区。

但同样的话,面临的压力亦是最大。

秦州与并州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可调和,一旦并州攻秦,首当其冲便是攻打庆州。

庆州已经成为了秦州的门户。

……

京畿,宁化县城。

苏洪恭敬的站在驿馆外,翘首以盼地看向街道尽头。

终于,一辆马车出现在视线之中。

马车停下来,苏洪连忙迎上前。

“宁化县令苏洪恭迎尚先生。”

尚文益走出马车,面带笑意。

“苏县令客气了。”

尚文益说道:“在下只是路过宁化县休整,明日便离开。”

苏洪一愣,道:“尚先生远道而来,本县已备好酒宴,恳请光临。”

尚文益笑道:“苏县令盛情相邀,在下定当如期而至。”

苏洪大喜。

当天晚上,宴厅中。

推杯换盏之后,苏洪试探性问道:“尚先生,不知秦王殿下对宁化县有何看法?”

尚文益笑了笑,道:“苏县令可宽心,宁化县归属京畿,与庆州井水不犯河水,秦州不会侵犯宁化县。”

闻言,苏洪内心苦笑不已。

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秦州的“侵犯”。

过去半个月内,接连有百姓举家迁入庆州。

有很多村庄,现在已经人去楼空。

据衙役粗略统计,已经有上千百姓离开宁化县,且迁离的速度还在加快。

苏洪今日宴请尚文益,就是希望秦州能够放过宁化县。

苏洪将自己诉求说出之后,尚文益摇头道:“苏县令,并不是在下不愿帮你,而是在下无能为力。在下只是咸阳学府博士、集贤院祭酒,话语权并不高。”

苏洪神色呆愣,酒桌上其他陪酒的人亦是面面相觑。

大家都知道尚文益在胡说八道,可众人却不敢出声反驳。

柳永对着苏洪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不再纠结百姓迁离一事。

酒宴继续,直到尚文益表示明日需要赶路才作罢。

书房,苏洪揉着眉脚,满面愁容。

“柳先生,难道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迁离吗?”

柳永陷入沉默。

宁化县大多数百姓皆是逃难而来,对宁化县的归属感本就不强。·求~书?帮- ~追.最,歆-彰.洁!

况且,在乱世之中,百姓本就慕强。

秦州的强大早就深入人心,相较于宁化县,秦州才能庇佑百姓,才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

更何况,西域商路重开之后,秦州的富饶安定,广为人传。

良久之后,柳永叹气一声,道:“苏县令,我们需要认清当今局势了。”

苏洪眉头紧皱,示意柳永说下去。

柳永说道:“当今大炎各地纷乱不止,但北方局势较为明朗,京畿周边皆是霸主。京畿的特殊性,注定无法养育出蛟龙。

苏县令,我们需趁早放弃任何不切实际的想法了。加入秦州或并州,是仅存的两条路。”

苏洪问道:“秦州愿意接纳本县吗?”

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加入并州。

以宁化县的地理位置,投靠并州就是找死。

柳永沉吟道:“以目前中原的局势,即便举县投靠秦州,秦州也不会接手宁化县。在下认为派遣使者与秦州交谈,愿意归附秦州,并主动规劝百姓迁入庆州。”

“在秦州真正接手宁化县之前,主动施行秦州的各项政策。”

苏洪陷入沉思。

见状,柳永说道:“苏县令,当断则断。”

闻言,苏洪幽幽一叹:“本县明白,明日便派遣使者前往庆州。”

柳永说道:“明日尚先生离开之际,苏县令可向尚先生提及此事。”

苏洪点头。

翌日,苏洪一大早来到驿馆。

尚文益出来后,苏洪快步上前,并一路将其送到县城之外。

期间,苏洪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尚文益笑道:“苏县令深明大义,在下定会上报大王。”

“多谢尚先生。”

马车驶出宁化县城外,随从刘远山一边给尚文益整理书籍报纸,一边说道:“先生,苏洪怎么突然间就弃暗投明了?”

尚文益看着报纸,笑道:“他啊,应该是认清了现实。整个大炎北方盘踞着三个世家,且三个世家皆分布在中原。

苏洪想要在京畿发家,从而逐鹿天下,就是在异想天开,不知天高地厚。苏洪投靠秦州,反而是明智之举。”

刘远山说道:“先生,如今宁化县主动投靠,宁安县一行是否会更加顺利?”

尚文益说道:“宁安县与庆州并不接壤,方兴的想法还无法判断。”

顿了下后,尚文益问道:“拜帖送过去了吗?”

刘远山回道:“今日便可送到方兴手中。”

尚文益轻“嗯”一声,继续低头看报。

与此同时,宁安县城。

县衙内,方兴看着手中拜帖,愁容满面。

秦王帐下幕僚尚文益不日来宁安县拜访,看似为了叙旧,实则暗藏深意。

当年代王大势将去,尚文益在宁安县居住了一段时日。

期间,方兴上门拜访多次,两人算是点头之交。

后来,尚文益去了秦州,两人再无任何往来。

方兴叹气一声,看向下方一名文士。

文士名为陈白,上京城烧毁之前,陈白逃难来到宁安县。

几番交谈之后,方兴便将陈白招为幕僚。

这几年,宁安县能够欣欣向荣,亦有陈白一份功劳。

故而,凡是遇到棘手之事,方兴便会询问

“陈先生,尚文益来意昭然若揭,可有应对之策?”

陈白说道:“在下有三策。上策,依附秦州;中策,自力更生;下策,依附并州或豫州。”

陈白继而道:“据在下所知,过去半个月已有大量宁化县百姓迁入庆州。宁化县对此,不敢有丝毫怨言。

庆州为了接纳宁化县百姓,在平遥县开仓放粮。凡是迁入庆州的百姓,皆可获得五斗米。且庆州已经声明,将持续发放赈济粮,保证迁入百姓稳定安居下来。”

食不果腹的百姓,最能体会粮食的可贵之处。

方兴也明白这一点。

过去两年时间里,宁安县人口快速增长,便是因为方兴听从了陈白建议,开仓放粮吸纳难民。

方兴揉着眉心。

陈白的三条计策,真的难以抉择。

上策看似最佳,却需要放弃整个宁安县;中策必将面临秦州打压,下策则是自寻死路。

陈白见方兴犹豫不决,不由得开口道:“方县令,秦王派遣尚文益来宁安县拜访,此举依然说明秦王有意招揽你。 若是拒绝,秦州十有八九会主动出击吸纳宁安县内百姓。而后,若是县衙出手阻拦,恐会彻底得罪秦州。”

方兴问道:“陈先生,没有别的路了吗?”

陈白沉吟道:“还有一条,派遣使者前往朝江县,请求朝廷为宁安县做主。”

方兴面色怪异。

朝江县朝廷除了有一个朝廷的名头,还剩下什么?

朝江县朝廷成立第一年,还有“圣旨政令”发往各地。

可这两年,一点动静都没了。

方兴苦笑着问道:“陈先生,求助朝廷还不如自力更生。”

陈白说道:“与其说是求助朝廷,不若说是求助豫州、并州。宁安县与庆州之间隔着宁化县,即便秦州相对宁安县出手,也要顾忌并州、豫州的感受。”

方兴问道:“秦州会在意并州和豫州的感受吗?”

陈白不再说话。

方兴连连叹气。

“罢了,等尚文益到了宁安县再说吧。”

……

庆州,白岩郡。

秦牧站在路边,看着络绎不绝的商旅车队。

战争结束,商路重开。

在灵州滞留快半年的商旅,早就等不及了。

所以关卡撤去之后,商旅一窝蜂的离开。

秦牧扫了眼后,恰好看到紫云商行的旗帜。

“虎子,派人去把紫云商行的管事叫过来。”

“诺。”

很快,一名中年男子跟着侍卫走过来。

“小人文丰拜见大王,我王万年。”

秦牧看到来人有些诧异。

文丰是紫云商行中级别较高的管事,基本上都是负责多个州的生意,基本很少亲自带队走商。

秦牧问道:“你亲自带队行商?”

文丰连忙回道:“禀大王,小人奉命来庆州为小公子积善。”

秦牧恍然过来。

韩紫苓生产之后,紫云商行便宣布在秦蜀灵各地搭棚施粥、义诊舍药。

为的就是庆祝韩紫苓诞下小公子。

秦牧说道:“既然你来庆州了,有些事本王就直接交代你了。庆州百废待兴,急缺大量物资。紫云商行在灵州囤积的粮食、布匹、日用品、农具等货品,全部运来庆州,交割给庆州官府。

另,紫云商行亦要树立榜样,尽快恢复庆州各郡县的商业活动。”

“小人领命。”文丰直接应下,且没有感到意外。

自带小姐嫁给大王之后,紫云商行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

很多时候,紫云商行承担着帮助官府转运、抽调物资的职责。

秦军攻占灵州之后,紫云商行便直接抽调了十万石粮食支援。

秦牧坐上马车后,地文星就走了过来。

“大王,地藏星送回紧急密信。”

秦牧接过密信,扫了眼后眉头微微皱起。

根据黑冰台西域分部的探查,塞尔柱帝国已经通知鄯善国、焉耆国派兵增援龟兹国。

且从两国贵族透露的消息中可以得知,塞尔柱帝国几乎是强令两国出兵,而不是协商。

此外,塞尔柱帝国亦是暗中联络了龟兹国内的贵族,从而使得龟兹国王与国内贵族再度坐下来洽谈。

并且,根据暗线汇报,龟兹国内贵族已经同意出人出粮。

塞尔柱帝国对西域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