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攻秦为主

秦牧放下折子,叫来地文星。-求,书*帮? ?首.发¢

“告诉地藏星,探明西域诸国与塞尔柱帝国来往较为密切的贵族。”

“诺。”

秦牧接连拿起其他黑冰台分部送回的消息。

首先是凉州分部送回的情报。

突厥和并州已经交战超过二十天。

突厥迟迟无法攻陷阴山城,反倒是袭扰定北郡后方的突厥骑兵屡建奇功,已经占领了两座县城。

从目前的战况来看,突厥已经想明白了。

单靠五万高丽士卒和粗制滥造的火器,想要攻陷阴山城难度着实太大。

索性转换思路,步步为营蚕食定北郡。

并州也做出了应对,调集骑兵和步卒攻打两座县城。

战况愈发焦灼了。

很好。

秦牧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已经出现了。

忽而,秦牧眉梢一挑。

天闲星提到,突厥攻打阴山城期间,黑冰台暗中给马向松透露了五次关于并州军的情报,帮助突厥取得了不少胜利。

对此,秦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只要没有明目张胆的帮助突厥,那么在世人眼中秦州的形象依旧高大伟岸。

随后,秦牧一一拿起苏原和吕方以及徐州分部、恒州分部、摇光星等送回的情报。

大炎各地真是热闹非凡啊。

大炎北方还好一点,只有凉州和恒州两个地方爆发了战争。

大炎南方就遍地生乱了。

邓州、徐州、苏杭、台州等地,战争已经持续快一个月了,就连福州、桂州、潮州等地,亦是内乱不断。

今天消失了一个割据一方的势力,明天又冒出一个。

最为夸张的是一个县都敢自立为王,匪寇更是遍地开花。

这不对劲。

秦牧眉头皱起。

大炎南方虽说只有顾氏这一个世家,无法像北方一样压制掌控全局,但也不至于这么乱啊。

秦牧拿起摇光星送回的密报,然后就明白过来了。

原来是崔氏和郑氏以及肃王在背后搞鬼。

为了限制洪州的发展,两大世家和肃王没有合作,却默契的在南方给顾氏使绊子,搅乱局势。

顾氏底蕴深厚,但架不住南方豪族众多。

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还有人在背后使坏。

摇光星提到,洪州已经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并做出了应对。+第+一\墈-书?蛧_ \更\鑫?醉*全?

顾氏接连派出使者拜访南方豪族。

据黑冰台探明,南方豪族与顾氏使者交谈之后,没有任何表示。

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各个豪族之间反而还在暗中把水搅浑。

这就导致南方更乱了。

秦牧有些恍惚。

他没想到,自古兵家必争的北方相对宁静,反倒是南方混乱不堪。

整个大炎南方,秦牧最关心的其实是宣州。

崔牧得到宣州、邓州豪族支持之后,立即大刀阔斧的改革,然后招兵买马向外扩张。

即便荆州和洪州已经出手,依旧无法压制崔牧的崛起。

如今,崔牧已经掌控了大半宣州和三分之一的邓州。

这崛起速度有点太快了。

秦牧手指轻点着桌面,思索一番后,看向侍奉一旁的地文星。

“告诉摇光星和天损星,宣州的情报要及时送回。另外,既然崔牧在宣州发展不错,那么前期的一些布局要逐步施行。”

“诺。”

王氏决定投靠秦牧之后,秦牧与王承源的书信往来很频繁。

王氏希望在秦州安身立命,自然愿意配合黑冰台。

在王氏的帮助之下,黑冰台对宣州、对江南的掌控力度可是非常大。

奈何秦州现在的版图只拓展到京畿地区,大炎南方对秦牧还是太遥远了。

在没有统一大炎北方之前,秦牧对南方没有丝毫兴趣。

况且,攻打南方需要考虑黄沱天险。

没有水军,恐难以攻打南方。

想到水军,秦牧不由得问道:“地魁星、地壮星和地刑星他们三人的发展,如何了?”

“欣欣向荣。大王,稍等片刻。”地文星快步走出马车,不多时去而复返,并带来了一摞折子。

这些都是三人定期上呈的密折。

秦牧拿起密折,随意的翻着。

乱世的确适合海盗崛起。

特别是大炎的海贸极其繁荣,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极为密切。

乱世之后,海运反而更加繁荣。

地魁星、地壮星和地刑星三人在黑冰台不遗余力投入之下,如今已经成长中大型海盗势力。

放眼整个大炎海盗群体,亦是排在上游。

过去两年时间里,南方很多势力都暗中联络过三人,希望能够收编三人。

此外,排名前列的诸多海盗势力开始联合打压三人,从而导致三人的发展逐渐慢了下来。¨c*h*a`n/g~k`a¨n`s~h-u·.?c¨o,m,

秦牧将一摞密折看完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地魁星、地壮星和地刑星是黑冰台最重要的布局。

若是一切顺利,秦军攻打南方时,将直接拥有三支战力不俗的海军。

秦牧放下最后一份密折,站起伸了个懒腰。

“虎子,到何处了?”

“禀大王,还有一个时辰就离开白岩郡,进入绵竹郡境内。”

秦牧掀开车帘子,看了眼日头。

估摸着还有一个半时辰就日落了。

今晚估计又要在野外露营了。

……

豫州,洛阳。

郑府,后院凉亭。

郑德堂收起书信,呵呵一笑。

坐在对面的郑荣昌好奇的问道:“大兄,有何喜事?”

郑德堂说道:“王承源送来的书信,告知说他不日便会抵达岐州,约我在岐州会面。”

顿了下后,郑德堂叹气道:“我与王承源快五年没有见面了,也不知道他的身体怎么样了。”

郑荣昌笑道:“王公虽已过耳顺之年,但自打王氏分家迁往秦州,他身上的担子就卸了下来。没有烦心事,王氏在秦州蒸蒸日上,王公乐哉轻松,身子骨肯定不错。”

郑德堂笑了笑。

五大世家的族长,年轻时基本都是挚友。

入朝为官之后,虽为了家族利益多有争执,但下朝之后大家依旧能够把酒言欢。

王承源此番离开宣州前往秦州,往后估计也没有机会相见了。

“既然王承源相约,我不能不去。三日后我便出发,家族和豫州事务就暂时交给你了。”

“大兄宽心。”

随后,郑德堂说道:“长孙飞雄送回的军报,你看了吗?”

郑荣昌颔首:“已经看了,白先生的提议上佳,奈何楚州豪族不会轻易屈服,楚州愿意归还承平郡已是不易。”

豫州军占领彭城之后,楚州没有任何拖沓,大方的归还了承平郡。

只是承平郡内的百姓却没有归还。

白长风便提议派遣使者前往楚州,要求楚州归还原承平郡百姓。

除此之外,白长风还提到要求楚州配合豫州攻打宣州。

郑荣昌皱眉道:“崔家的小娃本事确实不小,去宣州不足三个月,就彻底稳住了宣州的局面。南方突然冒出一个新的且富有竞争力的势力,对局势的影响着实不小。”

郑德堂平静道:“宣邓两州挤在豫州、荆州和洪州之间,本就艰难。两州内的豪族互相猜忌,互相征伐。

崔牧的出现,反而能够调解豪族之间的矛盾。宣州本就是江南富庶之州,州内豪族底蕴深厚,若能够团结一致,自然能够助崔牧成为一方霸主。”

郑荣昌问道:“大兄,难道就让崔牧小儿安心在宣州称霸?”

郑德堂说道:“何故焦急?崔牧成长起来,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肃王和顾氏。”

郑荣昌说道:“大兄,崔牧是崔氏子弟,兖州就在豫州卧榻之侧。若是放任崔牧崛起,恐成下一个秦王。届时,兖州与宣州遥相呼应,豫州就被动了。”

郑德堂语气笃定:“崔牧永远不可能成长为秦王,世上也不会再出现另外一位秦王。至于你提到的被动局面,亦无需担忧太多。

顾靖文和肃王乃是有远见之人,岂会让崔牧好过?一旦崔牧发展过快,顾氏和荆州必定派遣使者而来,商讨三家如何弱宣。”

郑荣昌细细思考一番后,不由得点着头。

“大兄,豫州不予理会?”

郑德堂“嗯”了一声,道:“明年还是要以攻秦为主。”

一说到“攻秦”,郑荣昌就感到头疼。

“大兄,明年攻秦不是最佳时机。”

郑德堂摇头:“从秦州吞并益州以来,因为诸多琐事,错过了太多最佳时机。须知,当下就是最佳时机。秦州已攻占庆州,下一目标十有八九是陇州。

从以往秦州的行径来看,若是明年不攻秦,秦州必定会选择休养生息,不再出兵。待到秦州休整一年,陇州危矣。”

郑荣昌揉着眉心,道:“明年攻秦,太仓促了。豫州士卒亦是需要休整。”

郑德堂说道:“故而,我想让你亲自去一趟廪丘城。明年攻秦,需要更多的盟友。”

郑荣昌凝声道:“大兄,兖州没有攻秦的理由。”

“那就谈。”郑德堂说道,“并州也会派出使者。幽云那里,我会亲自写信送去蓟城。”

闻言,郑荣昌不再说什么。

他知晓大兄已经做出了决定。

仔细思索之后,郑荣昌内心不得不一叹。

明年确实该攻秦了。 若是等到秦军攻打陇州,局面就不一样了。

陇州归属豫州之后,民生安定,粮产稳定,自然不能轻易放弃。

梁州,青山城。

侯府。

向佶和聂明两人快步走进阁楼。

周文明站在阳台之上,俯瞰着整座青山城。

“臣等拜见主公。”

周文和转身看向两人,道:“刚收到消息,派往益州游学的四十名士卒,无一人成功。”

向佶和聂明相视一眼后,前者连忙道:“主公,此结果乃意料之中。秦州黑冰台本就擅于隐匿暗中刺探情报,士子没有受到训练,难免被黑冰台发觉。”

聂明接着道:“臣等当初提议派遣士子前往益州,只是抱着侥幸之心。成则,喜出望外;败则,无伤大雅。”

聂明转而道:“主公,臣知晓你的担忧。秦州察觉梁州士子怀有不轨之心,怪罪于梁州,乃是人之常情。

只是臣认为继续讨好秦州,已无任何必要。朝江县朝廷名存实亡,梁州与秦州隔着茫茫山脉,何须忧虑?”

周文和微微摇头:“并未忧虑,只是可惜了四十名士子。”

周文和一叹后,说道:“匆忙叫两位爱卿前来,是为了商讨另外一件事。”

“郑氏使者不日便会抵达青山城。”

话音落下,向佶和聂明两人神色呆滞,有些没反应过来。

郑氏竟然主动派遣使者来了?!

过去五年时间里,梁州主动派遣多名使者前往洛阳,寻求与郑氏达成结盟。

无一例外,郑氏全都委婉拒绝了。

梁州虽掌两州,却皆是贫瘠之地,人口稀少,商业不振。

豫州与凉州结盟,收效甚微,何苦为之。

如今豫州使者前来……

聂明沉声道:“主公,臣所料不差的话,豫州使者来访定与秦州有关。据探子回报,秦州已占领庆州,秦王正式入局中原。

秦州下一目标必是陇州。”

“为何不能是代州?”周文和问道。

向佶摇头道:“必不能是代州,并州、代州及凉州连成一片。攻打代州,收益着实太低,且容易陷入并州包围之中。

陇州则不同。豫州占领陇州之后,正常治理,并未投入太多精力。且秦州攻打陇州,无需担心遭受包夹之势。”

向佶继续道:“据探子从各方打探得到的情报,明年并州和豫州十有八九结成同盟攻秦。而荆州则是一直想攻打岐州,成为中原势力一员。

豫州此番派遣使者而来,是为了给荆州施压。”

周文和沉思片刻,问道:“两位爱卿,是否结盟,可有计议?”

向佶和聂明没有立即开口,亦是沉思了良久。

聂明沉吟道:“梁州力量卑微,贸然参与这等竞争,恐成棋子。不过,梁州别无选择”

向佶颔首:“是的,梁州别无选择。荆州死死压制着梁州,若无法寻求破局点,梁州将永困囚笼之中,最终沦为荆州养分。”

“主公,豫州派遣使者而来,或许是梁州的机会。景平十年以来,梁州遇到了很多次机会,最终却差强人意。

现如今,留给梁州破局的时间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