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无法将秦州摁死
恒州,宣郡。?3-8/墈^书?罔^ -耕,薪\蕞,哙*
郡城。
肖原快步走进前厅。
“小婿见过叔岳大人。”
郑荣昌轻笑道:“尚武,这里并无外人,何须讲究繁文缛节。”
两人坐下后,肖原问道:“叔父,听闻你从兖州绕道来恒州?”
郑荣昌颔首。
因为幽云和兖州在恒州战场上大打出手,其没有丝毫停战的迹象。
郑荣昌不得不先离开兖州,然后绕道中原北上,最后才抵达恒州宣郡。
郑荣昌说道:“尚武,我来恒州所为何事,想必你已经有所猜测。你我乃是至亲之人,我也没必要打哑谜卖关子。
秦州乃是大炎北方势力共同的敌人,唯有几家联合起来,才能压制住秦州。否则一旦秦州横扫中原,为时已晚。”
肖原沉思片刻,问道:“叔父,你从兖州而来,想必已经邀请过兖州攻秦,不知兖州的回复是什么?”
郑荣昌没有隐瞒,道:“兖州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
闻言,肖原不由得一笑。
“叔父,幽云今年为了收复恒州,耗费了太多的精力。突厥从凉州铩羽而归,明年是否会侵略幽云,无人可知。
另,今年幽云与兖州交战,并不占优。若是明年幽云出兵攻打秦州,而兖州出兵反攻幽云,幽云该如何自处?”
郑荣昌说道:“尚武勿忧,兖州崔氏虽未答应合力攻秦,却也向我做出保证,兖州绝对不会落井下石。”
肖原笑而不语。
兖州崔氏的保证,肖原只信三分。
当年李氏、崔氏和郑氏三家攻打代王,李氏直接不顾世家情谊,直接背叛盟约,强占庆州。
这就说明对于世家来说,只要利益足够诱人,什么盟约都可以撕毁,什么情谊都可以无视。
对兖州而言,根本无法拒绝收复恒州全境。
郑荣昌也没有强迫肖原立刻给出回答。
幽云和兖州之间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幽云自然不可能贸然答应攻秦。
郑荣昌沉吟道:“尚武,还望年底给我回复。若是幽云愿意出力攻秦,军队粮饷军械一应由豫州负责。”
“叔父宽心,不论幽云是否攻秦,都会告知。”
顿了下后,肖原问道:“叔父,你何时返回豫州?”
郑荣昌说道:“我明日便启程南下。”
肖原轻笑道:“既如此,今晚你我叔侄二人定要一醉方休啊。”
自打那年去豫州贺寿以来,肖原与豫州郑氏之间的联系断断续续,关系也不似以往那么亲密。?幻.想?姬, ?首*发¢
但是对待长辈,肖原还是愿意与之亲近交往。
郑荣昌返回驿馆休息后,肖原叫来何宁和邱尘。
郑荣昌来恒州的目的,轻易就能猜到。
对此,何宁与邱尘两人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幽云一定要帮帮场子。
何宁说道:“主公,秦州攻占庆州之后,自然就成为了中原势力攻打敌人。故而,幽云一定要出兵,但不能出兵太多。”
邱尘接着道:“明年豫州与并州定会倾尽全力攻秦。若是秦州撑不过去,庆州将被并州、豫州瓜分,灵州亦是岌岌可危。
若是秦州撑过去了,北方局势怕是无法预料啊。”
肖原眉头一皱,摇了摇头。
哪有什么无法预料。
若是秦州撑过去了,那么秦州将拥有横扫中原的底气。
肖原回过神来,他明白为何两人会建言出兵攻秦。
不能让秦州顺利崛起。
否则,秦州将打遍中原无敌手。
何宁见肖原脸上浮现意动之色,继续道:“主公,大炎北方的局势较为明朗。突厥侵略凉州失败,徐州之争落下帷幕。
我军与兖州在争夺恒州,但如今已是九月份,大战持续了五个多月,难以为继。既然兖州崔氏答应清远郡公不会落井下石,那么明年兖州不会出兵反攻。
另,兖州今年与豫州争夺徐州,与我军争夺恒州,兖州明年十有八九会休养生息。”
肖原沉思良久,然后点了下头。
他被两人说服了。
肖原说道:“先不急,年底之时再回复豫州即可。”
三家或四家势力合力攻秦,本就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
每家势力出兵多少,从哪几个方向进攻,以及战后战果如何划分,等等问题都需要时间讨论。
攻秦之事暂且放下,眼下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
恒州战局该如何收场。
战争持续到现在,幽云与兖州都在咬牙坚持。
双方都不会放弃来之不易的战果。
肖原看向两人,说道:“前几日,回舟送来折子,今年幽云沧三州粮产不尽人意。为了支持大军攻打恒州,幽云沧三州粮草短
缺。
正值秋收,回舟建议撤兵,囤积秋粮。”
何宁和邱尘相视一眼。
沈怀志的建议非常中肯。`狐¢恋*闻-茓` ¢更/新′蕞¢全?
去年在筹划攻打恒州时,幽云几乎是抽调了幽云沧三州的粮草。
最终的战果,却不尽人意。
幽云与兖州僵持不下,无法攻陷另一方,从而获取更大的战果。
邱尘沉吟道:“臣认为需要撤兵了。”
“臣附议。”何宁说道,“战争持续太久,军队上下疲惫不堪,继续强撑,并无太大意义。即便明年我军出兵攻秦,亦要休养生息。
景平十年以来,我军一直在征战,理应停下脚步。”
何宁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让肖原神色一愣。
肖原叹气道:“本王不甘心啊。自攻占沧州之后,幽云寸步未进。仅仅是一个恒州,就浪费了幽云三年时间。
反观秦州,自收复关远郡以来,先是吞并益州,而后攻占灵州、庆州,稳步推进。”
闻言,何宁和邱尘内心苦笑不已。
幽云又如何能与秦州相比较呢。
秦王深谋远虑,在景平十一年就吞并益州,为逐鹿天下打下了坚实地基。
秦州的军械更是独步天下,助其在战场之上所向披靡。
最为重要的便是秦州没有边境之忧。
以前的回鹘,早已烟消云散;如今的北纥,亦是苟延残喘。
秦州自然可以放心的东出。
幽云则不同,需要时刻防备突厥,且没有富裕的“天府之国”作为保障。
何宁和邱尘微微一叹。
他们多次劝说过主公,幽云与秦州之间没有可比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过分的比较,只会徒增烦恼。
肖原扫了眼两人,道:“本王已经决定了,九月二十退兵停战。”
“主公英明。”两人齐声道。
……
并州,晋阳。
李府。
李鸿益坐在上首,看着下方一众年轻人,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从京畿日月县返回之后,李鸿益就卸下了一部分担子。
他的长子李宗泽和李柏川,以及族人年轻一辈,并州豪族年轻一辈,开始参与到并州、代州以及凉州的政务之中。
今日,并州召开集议,文武大臣齐聚。
李鸿益特地让年轻一辈旁听,并允许他们适当的发表看法。
今日集议的议题只有一个,明年攻秦。
李鸿益问道:“阴山城的修缮完成了吗?”
凉州刺史刘修出列道:“禀李公,预计本月底,阴山城一应修缮工程便可结束。”
李鸿益颔首,道:“阴山城修缮完成,代表凉州北方大门关闭,无需再担忧突厥蛮子来袭。故而,明年要攻秦。”
并州长史齐秀开口道:“敢问李公,明年意欲出兵多少攻秦?”
李鸿益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可是今年秋收有问题?”
齐秀说道:“微臣六月及七月在凉州各地走访巡视,对并州今年秋收有所把握。受前年以及去年干旱影响,今年收成已经不足丰年六成。
若是出兵太多,粮草筹集需早做打算。”
并州刺史曹书良接着道:“齐长史所言不差。今年并州收成不佳,民间粮价已有上涨趋势。若是开战,即便官府压制,粮价依旧会疯涨。”
李鸿益看向岳文胜,问道:“代州呢?”
岳文胜回道:“代州粮产已经恢复到景平十年以前的水平,可为大军筹备粮草。”
李宗泽顺势开口道:“父亲,家族在各地的粮仓,有六成皆是满仓。李氏身为并州执掌者,理应奉献粮饷助力军队攻秦。”
李鸿益笑问道:“志舟,青生,如今可还有顾虑?”
曹书良和齐秀躬身道:“臣已无顾虑。”
两人退下之后,相视一笑。
集议之前,两人就达成了默契。
并州受旱灾影响甚大,不能再疲民了。
粮饷需从代州以及李氏府库中支取。
最重要的粮饷解决了,就是出兵多少的问题了。
邓逢说道:“李公,臣认为出兵十二万即可。”
李鸿益示意邓逢继续说下去。
邓逢说道:“明年攻秦乃是以豫州为主,我军只需攻打灵州即可,庆州交由豫州军攻打。十二万大军强攻广卫郡,足矣。”
话音落下,当即有人表示反驳。
“邓将军,并州与秦州交手多次,皆落于下风。扪心自问,十二万大军未必就能够攻下广卫郡。”
也有人说道:“另,邓将军又如何知晓豫州愿意一力攻打庆州呢?”
“如今并州与豫州只是初步确定结盟攻秦的意向,双方出兵多少,主攻哪几个郡,兖州与幽云是否真的拒绝结盟攻秦,等等均
未可知。”
“李公,臣认为先确定一个粗略的兵力即可。待到与豫州洽谈完成之后,再确定最终的兵力亦不迟。”
一众文臣一拥而上,让邓逢找不到插嘴的机会。
邓逢大声道:“李公,诸位,不论与豫州洽谈如何,我认为我军的底线便是攻打广卫郡,这是我军的优势。”
叶云发见马上就要引发争吵,连忙出列。
“邓将军,攻打广卫郡的确能够最大发挥我军的优势。但十二万兵力太少,且我军不能完全将庆州交由豫州攻打。”
叶云发快速道:“非我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若是幽云、兖州不参战,仅凭并州和豫州之力最多只能收复庆州。
若是完全将庆州交由豫州攻打,战后如何确定双方出力多少,从而更加公平公正的划分庆州?”
闻言,邓逢皱眉不语。
他其实没有想过瓜分庆州,他只想堂堂正正的击败秦州。
如今叶云发提到,邓逢思索一番,觉得很有道理。
他是最清楚秦州实力的。
除非并州、豫州、兖州以及幽云四家众志成城,否则难以将秦州彻底摁死。
李柏川忽而开口道:“父亲,孩儿认为暂定出兵十二万较为妥当。至于是否要攻打庆州,还需与豫州商谈。
先定下我军的策略,即便最终确定要出兵协助豫州军攻打庆州,只要筹集的粮饷充足,亦可及时抽调兵力。”
“孩儿附议。”李宗泽说道,“绝不能小觑秦州,秦州的强大在于军械,更在于其士卒悍不畏死,其统帅将领诡计多端。”
李宗泽和李柏川开口支持邓逢之后,兵力就暂时确定下来了。
李鸿益喝了口茶水,滋润嗓子,道:“齐维,有关秦州的情报,墨斋楼可有收获?”
齐维从后方站出,道:“禀李公,秦州已经在备战了。据暗探回报,秦州在秋收期间将从益州、秦州筹集二十万石粮食运抵灵州、庆州。
西北都督府已经发布政令,灵州广卫郡、庆州古道郡、丰郡、椿林郡的百姓在明年三月之前,需回撤后方。
此外,秦州亦在囤积大量铁矿、木材,军队亦是频繁调动。”
秦州积极备战,并未让李鸿益感到奇怪。
李鸿益真正关心的是秦州的军械司。
“秦州可以新的军械问世?亦或是秦州再次改良了火器?”
齐维回道:“据墨斋楼安插在军械司中的暗探汇报,军械司一直有几项绝密的军械在研制,只是墨斋楼暗探还无法接触。”
齐维看似没有回答,实则已经回答了李鸿益的问题。
秦州有没有研制新的军械,有没有在着手改良火器,墨斋楼一概不知。
这个回答,令邓逢等一众将领非常不满。
他们对墨斋楼早就不满了。
未等邓逢等人发作,李宗泽就站出来为齐维解围。
“诸位将军,并未墨斋楼不作为,而是军械司密不透风。墨斋楼能够在军械司中安插卧底亦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