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年终集议
古代可不比现代。′衫/巴·看′书¢罔. .吾?错-内?容^
在古代,若是没有收成,那么农户一整年都可能饿肚子。
故而,秦牧很欣赏季士明的决断。
但涉及四个镇的百姓,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秦牧想知道季士明到底是因为缺钱头脑一热,还是真的有所准备。
季士明说道:“大王,景平十二年之前,关远郡还有少数农户种植白叠子,臣已经通过关远郡衙找到这些农户,共计有二十七人。
咸阳府已经与这二十七名农户谈好,将安排他们迁入咸阳府定居,指导四镇农户种植白叠子。另,微臣委托秦州商会在西域购买了一百名种植过白叠子的奴隶。”
在季士明的设想之中,明年先在南桥镇和江畔镇推广种植白叠子。
试种一年之后,就在咸阳府下辖的四个镇全面推广种植白叠子。
秦牧问道:“富春,你与南桥镇和江畔镇的农户谈论过此事吗?”
“禀大王,微臣已经与两镇共计七十三名农户谈论过改种白叠子一事。”季士明说道,
“农户心中有所顾忌,直到微臣给出承诺若是白叠子收成不好,咸阳府将补偿所有农户,农户的顾虑才有所减弱。”
秦牧摇摇头:“富春,你太焦急了。南桥镇和江畔镇农户接近两千户,一旦白叠子种植失败,咸阳府面临的麻烦可不止是给农户的补偿。”
景平十年以来,秦牧一直执行开荒令,农税持续降低,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故而,南桥镇和江畔镇的农户愿意相信咸阳府。
可这种信任非常脆弱,尤其是在生存面前。
在秦牧看来,选取两个镇推广种植,迈的步子太大。
“富春,我建议你分别在四个镇选取一个农庄试种白叠子,只要来年白叠子收成可观,且商人愿意出良心价收购白叠子,咸阳府再去推广,将事半功倍。”
季士明苦笑道:“大王,只是咸阳府每年的度用着实太少了。”
秦牧面色怪异。
他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为何季士明今日会找上门来。
季士明今日求见,看似为了征求改种白叠子的意见,实则是为了哭穷。
秦牧扶额道:“富春,你从哪学的招数?”
季士明尴尬一笑:“前些时日,遇到了吕主事和冯主事去户司要钱,便聊了两句。”
秦牧无奈。
果真是吕茂和冯平两人。
这两人每次求见秦牧,只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讨论各类器械、军械;第二件事,伸手要钱。
秦牧问道:“咸阳府很缺钱吗?钱都花哪去了?”
季士明连忙道:“主要还是花销在各项工程之上,其中以城内水渠、道路建设花钱最多,其次是城外水利道路建设,最后是劳力雇佣的花销。`5\4¨看*书? ?芜-错·内~容*”
秦牧皱眉:“城内各项建设的花销,不是都督府特批吗?”
季士明解释道:“府衙特批了五万贯,且工司制定了相应建设方案。只是微臣与工司官吏讨论过后,决定拓宽城内道路,加深、拓宽城内排水渠,并清理丰水河等河流……”
秦牧听完后,失笑不已。
季士明几乎是推翻了都督府制定的建设预案,难怪府衙不给批款。
秦牧思索一番,道:“富春,明日若是不下雪,领着本王在咸阳城内走一走。”
季士明惊喜道:“大王宽心,必定不会让你失望。”
翌日,上午。
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咸阳城城区建设趋于稳定。
东城区内有着众多街道和东市,故而东城区是咸阳城内最为繁华的城区。
形形色色的人,每日聚集在东城区,对水渠、公厕、垃圾处理池等基础设施造成的压力自然就更大。
秦牧站在石桥上,观察着河流两岸,并没有看到两岸商铺会往河里倒污水。
起初,包括丰水河在内的多条城内河流,两岸的商铺都是直接把污水、垃圾倒在河里。
甚至于上游的布庄,直接把废弃的染料水倒在河里。
短短半年之内,丰水河就成为了一条臭气熏天的河流,再无妇女在丰水河洗衣。
经过整顿之后,丰水河再次变得清澈。
季士明低声道:“大王,咸阳府制定了严苛的法令,若是城内河流两岸商铺往河中倾倒污水垃圾,罚款一贯;若是屡教不改,查封商铺。”
秦牧颔首。
在这一点上,官府强硬一些没有错。
秦牧走下石桥,扫了眼旁边的公厕。
季士明说道:“今岁五月份时,咸阳城内的所有公厕都进行了扩建,公厕数量亦是增加了一百三十八个。
只是有鉴于咸阳府人口与日增多,明年还将至少修建一百二个公厕,以缓解城中百姓出恭不便的窘境。”
秦牧微微颔首。
他支持咸阳府大量修建公厕。
因为根据户司前段时间上呈的折子,咸阳城的常住人口已经接近八十万。
对于如此一座庞大的城池来说,再多的公厕也不够用。
秦牧往前走了几步路。
路边街道上还有修缮水渠的痕迹。*狐`恋/雯-茓? /罪`辛!彰!劫·耕-欣*哙,
两名侍卫上前,将盖在水渠上的石条搬开。
水渠的确加深、加宽了。
“富春,这条街道上的水渠何时修缮的?”
“禀大王,今年四月初就修缮了,四月底完工。”
秦牧继而问道:“六月咸阳接连下了几场大雨,街道可曾淌水?”
“无淌水,只有少些积水。”季士明说道,“水渠加深拓宽之后,雨水可尽数排解。”
秦牧轻“嗯”一声。
随后,季士明用着期盼的目光看着秦牧。
“大王,这条街道没有淌水,但往前的安福街在今年六月便淌水了。”季士明着急道,“大王,若是能够增加咸阳府的度用,明年咸阳城内剩余的街道水渠皆能加深拓宽。”
说来说去,还是要钱。
秦牧笑了笑:“富春,为民谋福祉,我岂能拒绝你。无需焦急,先往前走一走。”
闻言,季士明心中大定。
往前行走了约莫一刻钟,秦牧就停下了脚步。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东市。
他已经快一年没有来东市视察了。
商业特区筹建之时,秦牧来东市的次数非常多,几乎每隔一两日就会来,了解东市情况。
只是随着他的重心转向东出秦关后,一年半载都不会来一次东市。
即便是寒冬腊月,东市依旧热闹无比。
临近除夕元日,街道上更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看着过往行人摩肩接踵,秦牧眉头微皱。
咸阳城的建设需要加快了。
东市除了两条主干道之外,其余街道的宽度在三丈出头。
街道两侧皆是商铺和摊贩,直接就压缩了过路空间。
咸阳城建设完成之后,普通街道的宽度达到了八丈,几条贯通的主干道宽度更是高达二十二丈。
对于东市的拥挤,季士明最为着急。
他不止一次上奏,言明要设法解决咸阳城的拥挤问题。
“大王,咸阳城过度拥挤,给官府的治理造成了很大麻烦。”季士明说道,“即便咸阳府安排了大量衙役和武卫官兵协调,每日依旧有商旅、行人发生冲突。
其中以商旅冲突最盛,难以预防,更难以杜绝。”
秦牧颔首。
他能理解季士明的无奈。
东市的几条街道,想要通行货车,真的很难。
只要有两辆牛车相对行驶,加上来往行人,就必定会造成拥堵。
在咸阳城建设没有完成之前,根本就无解。
没办法,秦州崛起太快了。
短短七年不到的时间,秦牧就在筹备建国,修建国都。
简而言之,咸阳城的建设跟不上秦州崛起的脚步。
“富春,咸阳城修建一事,年终集议时会着重讨论。”秦牧说道,“明年会优先保证秦蜀大道和咸阳城的工程进度。”
对秦州来说,明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抵御联军。
行军打仗是军队的事情,后方只需要保证粮草供应即可,都督府有精力调集人力物力完成秦蜀大道的修建,加快咸阳城的建设。
秦牧在咸阳城内走走停停一个半时辰,也理解了季士明的窘迫。
酒楼中。
季士明起身给秦牧斟酒,而后再次用期盼目光看着秦牧,欲言又止。
“大王……”
秦牧摆手:“写一份折子,呈上来,年终集议时,你会得到满意的回复。”
“多谢大王,微臣感激不尽。”
秦牧见状,不由得问道:“都督府衙对咸阳府以及地方各州府的度用,卡得非常严?”
季士明苦笑道:“何止是严,预案递交上去,至少会拖一至两个月。”
秦牧点点头,表示知晓了。
午饭之后,回到秦王府。
秦牧便让侍从去传召曲一川和白冲。
曲一川是户司主事,白冲则是布政司掌固。
咸阳府和地方州府的公文函件、奏折等,现在都是由布政司接收,而后分发至各个官署;待到各个官署之后,就会汇总到布政司,然后由布政司分发至地方州府。
所以秦牧想了解,季士明等地方官府的奏折到底卡在哪里没有处理。
曲一川和白冲快步走进阁楼。
“臣等拜见大王,我王万年。”
“平身。”
秦牧翻阅着手中折子,道:“两位爱卿,本王让人查了
下,地方州府凡是上呈增加度用的奏折,处理时效皆超过一个月,这是为何?”
白冲正色道:“禀大王,布政司收到地方州府的奏折公函,存档之后,便会立即发往各个官署,从未有过拖延。处理之后的回函,亦是会第一时间发往地方州府。”
曲一川说道:“大王,容臣细细道来。自西域商道重开以来,都督府衙税入连年攀升。可随之而来的是地方州府、官府的度用亦是节节攀升。
仅景平十五年,都督府衙便收到地方州府及各官署七十八份请求调拨增加度用的奏折。为此,户司不得不增加审批时间,确保每一文钱能够发挥作用。”
秦牧有些惊讶。
一年之内,上呈要钱的折子竟然有将近八十份。
“户司可曾统计地方州府及各官署请求拨款,缘由是哪些?”
曲一川回道:“主要是修缮地方水利道路,其次是修缮城池以及筹建官学等事项。凡是立意明确且有利于百姓的事项,户司审查之后便会即使上呈给狄府令,而后予以回复拨款。”
曲一川诉苦道:“大王,户司在各州设立办事处本就存在人手问题,且还需与监察司及地方州府频繁联络,审查时效确实无法保证。”
秦牧点头,他算是弄清楚了。
以古代的交通通讯水平,审查真的非常耗费时间,一个月的处理时效已经是奇迹了。
“这件事要着重讨论解决了。”
秦牧看向白冲,道:“长卿,这件事布政司要想个法子,跟各个官署以及地方州府讨论一番。年终集议时,再集思广益。”
“谨遵王令。”
曲一川和白冲离开后,秦牧陷入沉思。
很早之前,他就考虑过要施行财政预算。
只是当时考虑之后,还是舍弃了。
因为乱世之中,任何计划都要给战争让路,而战争是不可控的。
若是执行财政预算,把钱发下去了,战争突然来临,预留的度用不够了,就会出现大问题。
只是当前秦州遇到的问题,也急需解决。
……
腊月十五,大雪纷飞。
都督府衙,议事大厅。
大厅之中,挤满了参加集议的官员。
只要是从六品以上官员,皆可参加年终集议。
议事大厅经过多次扩建,才堪堪容纳上百名官吏。
秦州令庞冲和曲一川站在一起,正在低声交谈。
“知节兄,难道你们上呈的奏折,大王还没有批复?”
曲一川摇头:“腊月初七,布政司便已经将奏折呈上去了,大王是否批阅了,无人可知。不过,大王对度用调拨一事非常关注,已经多次传召我和白掌固。”
庞冲转而问道:“知节兄,我上呈的折子,你们户司何时批复?”
曲一川连连摆手:“勿急,快了。”
“每次问你,你都是这个回复。”庞冲说道,“不能再拖了,道路、桥梁修缮本就是重中之重,就等户司写条子,秦州钱庄下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