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集议争吵
曲一川沉默了。,3¨芭?墈·书~徃- -首`发′
不知从何时起,“勿急,快了”就成为了常说的话。
片刻后,曲一川头疼道:“建光兄,明年上元节后便会给你回函。”
庞冲闻言一笑,“多谢知节兄。”
曲一川摇头道:“建光兄,我知晓兴修水利、修路建桥是上佳政绩,但是秦州四郡的道路已经足够好了。修多了,反而得不偿失。”
水利设施关乎着农田收成,自然多多益善。
但道路就不同了。
过去两年时间里,都督府衙否决了地方州府大肆修路的请求。
除了必要及重要的官道、商道之外,其余无关紧要的道路,都督府衙将不再拨款修建。
秦州承上启下,连接着益州、西域、灵州,故而道路桥梁的拨款审批较为宽松。
庞冲说道:“不论如何,秦州连通拒北关、阳平关以及秦关的官道、商道,必须要拓宽和修缮。”
曲一川面露不解之色。
庞冲解释道:“秦蜀大道和秦灵大道,战时禁止商旅通行,平时也要优先供官府队伍通行。秦州商贸繁荣,现有的商道太紧凑了。”
曲一川摇头,不再多语。
约莫过了一刻钟,侍从高呼,众人立马分列站好。
秦牧迈步走进大厅。
“臣拜见大王,我王万年。”
秦牧坐在高座之上,道:“众卿平身。”
“谢大王。”
秦牧环视一圈,道:“今日集议,先讨论三件事。第一件事便是明年的战争。”
“据黑冰台各部汇总的情报,并州、豫州及幽云将出兵攻打秦州。这是秦州东出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成败可谓是在此一举。因而,明年都督府的首要任务便是配合军队。”
兵司主事王建杰出列道:“禀大王,从今年五月上旬至十月上旬,兵司便从益州、秦州两地转运粮草共计十三万石。
庆州丰郡、椿林郡、灵州广卫郡现储备粮草,分别为十一万石、十万石及九万石。上元节后,兵司将继续从秦关转运粮草军械至广卫郡、丰郡、椿林郡。
预计在三月上旬前,可完成所有粮草军械转运,必定不会拖累军队。”
秦牧颔首道:“秦关储备的粮草军械全部转运至丰郡、椿林郡。”
“谨遵王令。_珊/叶`屋- ,罪!新·璋^结¨埂\辛+筷\”
明年秦军只能依托三个郡城展开防守。
防守一方,后勤补给最为重要。
只要后勤充足,即便战事一直拖着,秦州也没必要忧心。
再确认粮草军械转运一切顺利之后,秦牧便提到第二件事。
即各个官署及地方州府多次上奏请求调拨度用。
秦牧关注这件事后,着令布政司整理了一番,发现从都督府衙各官署,再到地州州府、郡衙,花钱如流水,且没有计划。
各个官署及官府把户司下拨的钱花完了,然后就上折子请求拨款。
这种方式,极为不妥,很容易造成一年到头下来,财政度用如流水般花出去,最后却不知道钱花在哪里了。
好在原先秦牧就制定了相应的规矩。
各个官署和地方官府上折子要钱,会附带一份详细的预案,预案上要写明为什么要申请这笔钱,且这笔钱花出去有哪些成效等等。
但实际执行下来,很难达到想要的结果。
还是前面提到的,古代交通通讯落后,户司及布政司很难查证。
秦牧与狄轻舟等人聊过之后,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张邰出列道:“大王,臣认为修路架桥乃是为民谋福祉,且能加强各地联系,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禁止。但各地方官府大手大脚的毛病,的确不能纵容。”
“臣附议。”杨伯祥大声道:“有很多官署、地方官府请求调拨的度用,根本不是为了架桥修路,而是修缮衙门、官邸,给官衙置办物件。
仅今年监察司便察查十一名官吏滥用户司下拨的度用。大王,对此等贪赃者,必须严惩,且需尽快规范官府申请度用的规制。”
秦牧说道:“如何规范,众卿可有计议?”
曲一川旋即出列道:“大王,臣以为可让工司派遣官吏评估秦蜀灵庆四州的水利道路桥梁情况,若是某一地水利道路桥梁充足,则禁止该地修新路架新桥。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亦不会巧立名目,逐级上奏请求调拨度用。”
不少官员不由得点头。
曲一川的方式看似简单粗暴,却能够立竿见影。
魏廷云说道:“臣有异议。曲主事完全没有考虑到秦州的民情,现如今税入最大来源乃是商税及商贸收入。
商业司及营造司在秦蜀灵三地开设了大量工坊,这些工坊为都督府源源不断的创造税入。臣认为道路建设,理应考虑两司下辖的工坊,为其提供便利
。*萝*拉_暁?说- /追^蕞~新~蟑\洁/”
众人讶异的看向魏廷云,徐百泉则是大喜,连忙声援魏廷云。
未曾想到,有朝一日最为古板的魏廷云,竟然会为商业司谋好处。
须知,当初成立商业司时,魏廷云可没少叨扰大王,请求大王打消成立商业司的想法,不要与民争利。
后来,随着商业司创造的税入越来越多,且都督府衙将这些税入用之于民后,魏廷云看商业司就很顺眼了。
工司主事戴辉说道:“大王,不若将修路架桥的事情,交给工司,地方官署不再经手。若是地方官府想要修路架桥,便上折子,而后由工司评估。”
众人一听,当即好几名官员出声反对。
狄轻舟亦是摇头:“戴主事此举无疑会对地方官府造成极大阻碍。修路架桥乃是地方官府的职责,这一点不能更改。
如今府衙面临的困难,无非是各官署和地方官府乱花钱,解‘乱’即可。”
秦牧微微一笑。
他不怕地方官府的官员花钱,就怕官员乱花钱。
什么叫乱花钱呢?
主政地方的官员为了政绩,为了仕途,不该修的路也修。
都督府衙确实有钱,但也遭不住如此挥霍。
“敬熹,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狄轻舟躬身一礼,继而道:“凡是水利修路架桥一类的事项,地方官府需提前一年上呈相应的预案,做到预案在前,行动在后。
心血来潮的兴造工事,将不再受理。官衙修缮、城池兴造改建等事项,需提前半年上呈预案;除兴造工事外的事项,需提前半年上呈预案。”
而后,狄轻舟细致讲解了十三种事项,并告知众人开展这些事项,需如何申请调拨度用。
“……另,景平十七年起,都督府衙将下拨三十万贯存放至秦蜀灵庆四州秦州钱庄。四州府衙可依据州内民情,自由调配该度用,年终如实上呈相应案牍即可。”
不止是四州府衙有自由调配的度用,都督府衙下属的各个官署也有,每个官署五万贯至十万贯不等。
因而,众人喜出望外。
不过,狄轻舟亦是有言在先。
若是年终核查及后续反查,发现滥用私用度用,州令及主事将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秦牧说道:“众卿,自由调配的度用,是为了检验你们是否有花钱的能力。”
秦牧说的花钱,自然不是直接把钱币撒出去。
要花的有价值。
怎么判断有价值,都督府衙会制定一套简易标准。
大厅之中,一众官员陷入沉思。
秦牧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水,转而道:“第三件事,咸阳府上奏请求在南桥镇等四辖镇改种白叠子。”
众人回过神时,季士明已经出列。
“大王,臣与诸多商人交谈过,发现不论是西域商人还是秦州商人,对白叠子的需求并不低。”
季士明说道:“西域商道重开之后,白叠子制成的被褥衣裳,深受来往西域和秦州商旅的喜爱……”
白叠子早在大燕朝时期,就从极西之地传入中原。
只是因为白叠子没有得到广泛推广种植,白叠子产量一直都很低,所以白叠子制作的被褥衣物不受民间百姓喜欢。
不过,对于常年行商西域的商人来说,白叠子制成的衣物被褥就是好物了。
西域本就苦寒,商道亦是穿过高大山脉或盆地区域,且天气情况复杂。
前一刻还是艳阳高照,下一刻便会狂风暴雨,乃至下雪下冰雹。
普通衣物御寒效果差,棉被棉服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白叠子传入西域之后,西域种植的面积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几乎所有白叠子制成的被褥衣物产自西域。
秦州大力鼓励商贸,营造司层出不穷的产出优质商品,西域与秦州之间的商贸超过了大炎朝鼎盛时期。
来往西域和秦州的商旅数量剧增,白叠子自然就在这个群体走俏了。
季士明看准了这一点,才选择改种白叠子。
季士明的想法很好,但开口后立即遭到反对。
魏廷云更是脸色阴沉:“季府尹,须知耕织粟稻乃国之命脉所在。改种白叠子,无异于数典忘祖的行径。”
魏廷云反驳的话语不可违不重,就差指着季士明的鼻子骂人了。
其他诸如礼司的官员,虽没有魏廷云那么直白,却也告诉季士明,粮食乃是根本。
季士明没有选择与他们对喷,而是等到他们骂完,才继续开口。
“诸位同僚,烦请听我一言。咸阳府下辖四镇年产粮食不过三万石,即便是四镇全部改种白叠子,亦不会对秦州粮产造成太大影响。”
季士明说道:“且咸阳府并未说过,在四镇彻底改种白叠子。明年只是选取四个农庄试种白叠子,若是成效上佳,才会逐年铺开种植……
”
刑司掌固黄晃毫不犹豫道:“季府尹,你的意思难道不就是想要彻底改种白叠子吗?”
户司掌固乔泰接着道:“待到南桥镇等四镇全部改种白叠子,效益喜人,其他州郡县镇百姓纷纷效仿,又待如何处理?”
礼司掌固季少怀冷声道:“难道届时需都督府衙颁布政令,强令百姓严禁种植白叠子?此等治标不治本的行径,就是在损坏都督府衙的声誉。”
“……”
季士明遭到一众官员围攻,却不代表他没有盟友。
譬如商业司就坚定地站在季士明背后。
商业司掌固覃兴隆说道:“恰如季府尹所说,四镇改种白叠子对粮产不会造成影响。诸位担心的不过是百姓效仿种植,预防法子很简单,增加对白叠子征收的农税。”
商业司掌固段庆成说道:“另,诸位担忧百姓效仿改种白叠子,亦是杞人忧天。白叠子制成的被褥衣物,只在来往西域秦州的商旅之中受到追捧。
大王有句话说的很正确,有需求才有买卖。百姓虽愚昧不懂需求,却也知晓种白叠子吃不饱饭。故而,在没有官府干预之下,百姓断然不会改种白叠子。”
段庆成没有明说,却也在嘲讽几人连基本的民事都不懂。
这直接就导致双方争吵不休。
秦牧坐在上首,面无表情。
季士明是益州人,而反对最为激烈的则是几名秦州籍贯的官员,益州籍贯的官员则是不时为季士明声援。
这就很有趣了。
“肃静,君前吵闹,成何体统?!”
一名监察司官吏大吼一声,集议大厅才得以安静下来。
秦牧慢悠悠的喝完了茶水,才开口。
“季卿,明年在你选定的四个农庄种植白叠子,来年再看成效。”
“多谢大王。”季士明欣喜道。
“先别急。”秦牧摆手,道:“白叠子终究不是粮食,故而不能以农税征收,也不能以商税征收。针对这类农作物,府衙会制定一个合适的税率,明年会公布。”
“另,都督府衙会在明年颁布一项政令,类似白叠子一类的作物,各州种植数量有着严格规定,决不允许超出,否则必将严惩不贷。”
粮食是无法撼动的根本。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追求极致的耕种粮食,没有一丁点错误。
秦牧说道:“季卿,允许咸阳府在下辖四镇试种白叠子,是一种尝试,都督府衙会对咸阳府作出要求。若是来年没有完成,改种白叠子一事无需再提。”
季士明躬身道:“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