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他这是要挑战微软帝国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先生!

随着商业版图不断扩张,事业规模日益壮大,陈天越发感受到自身在金融知识储备上的不足。

前世作为小网吧老板,他仅有的金融实践就是导致倾家荡产的炒股经历。

除此之外,他对资本运作几乎一无所知。

今世创业以来,繁忙的事务让陈天始终未能系统性地补上这一课。

在公司初创期,这种金融知识的短板尚不明显。

但如今企业已跃居互联网行业龙头,技术研发团队更是达到业内顶尖水平,却唯独缺少专业的资本运作团队。

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在战略布局上的重大疏漏。

这种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恰恰反映出初创企业的共性问题:企业发展轨迹过度受限于创始人的认知边界。

陈天重视技术研发,公司的工程团队就蓬勃发展,他对金融领域陌生,直接导致企业在这方面出现结构性缺失。

陈天不由得想起前世那些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巨头。

雷君不仅把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更早早布局投资领域,成为业内赫赫有名的天使投资人。

企鹅的投资版图遍布各行各业,几乎每一笔战略投资都精准踩中风口。

而阿里马更是深谙资本运作之道,早早编织起庞大的商业生态链。

橙天现在的管理层结构也格外单薄。

唯二的两位副总各有所长,马画藤是顶尖的产品经理兼技术专家,王磊则是市场拓展的一把好手。

陈天自己在这方面也是半路出家,甚至连组建投资团队该找谁牵头都毫无头绪。

没有一个人真正擅长资本运作。

眼下,公司账上躺着数亿现金,却只能吃银行利息。

每一次收购或投资,都得他遵循前世眼光亲自拍板,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错失良机。

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真正精通资本运作的操盘手,让钱流动起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守着金山却无处下镐。

想到这里。

陈天拿起内线电话,拨给了马画藤,作为公司里目前最“全能”的高管,或许他能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眼下,能和他探讨这个问题的,也只有小马哥了。

见面后,马画藤听完陈天的困扰,轻轻叹了口气:“其实我早想提这事,但看陈总向来运筹帷幄,事事都比我想得长远,还以为您早有安排。”

“别把我想得太神,”陈天摇头笑道:“我对互联网产品和业务规划确实有把握,但资本运作这块确实是短板,最近正准备恶补这方面的知识。”

他顿了顿,继续道:“比如现在,我想把个人名字从橙天集团的公开资料中淡化,或者说降低显性持股比例。”

“我想到用离岸公司架构,但具体怎么操作还是一头雾水。”

小马哥显然做过功课,解释道:“这事听着玄乎,实际操作起来倒不算复杂。”

“可以先在港岛注册一家公司,再通过专业服务机构在开曼群岛设立一个由您全资控股的空壳公司,用这个开曼公司控股港岛公司,再由港岛公司控股橙天集团。“

“这样国内工商系统只能查到港岛公司这一层股东,再往上就无迹可寻了,只要您自己不主动披露,外界根本摸不清您实际持有多少股份。”

陈天本就是一点就透的人,立即举一反三:“这还只是基础的单层架构,要是想彻底模糊股权脉络,可以通过多个壳公司交叉持股。”

“操作到极致,可能连我自己都算不清具体持股比例,外人就更别想摸清虚实。”

“正是这个道理。”小马哥点头:“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涉及不少手续,不过这些都有专业机构代劳,陈总只需要明确需求就行。”

陈天想起前世BAt的架构,又确认道:“这种操作合规吗?上面会不会有意见?”

“您多虑了。”小马哥笑着摆手:“但凡做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是这么操作的,橙天只是发展太快,还没来得及完善这套架构而已。”

“那就抓紧办,你帮我物色几家靠谱的服务机构,越快越好。”

随着央视专访即将播出,陈天的个人曝光度势必暴涨,过往的创业经历、资产状况,甚至私生活细节,都可能被有心人扒个底朝天,放在聚光灯下反复审视。

是时候搭建一套离岸架构,不能再让自己像裸泳者一样,毫无屏障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离岸的事交给我。”小马哥点头应下,随即话锋一转:“不过陈总,当务之急还是要物色一位资本运作的掌舵人。”

陈天微微颌首,在他的想法中,不仅要投未来能赚钱的公司,还要投能对自身起到辅助作用的上下游产业链,橙天不可能什么都做。

“你在金融圈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陈天目光灼灼。

马画藤眉头紧锁,半晌。

他苦笑着摇头:“普通金融人才倒是不难找,但以橙天现在的体量,投资部门负责人必须是业内大拿,这样的人选...可遇不可求啊。”

“这事确实急不得。“陈天神色凝重地点头,“宁缺毋滥,不能在关键岗位用人失察。“

他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突然话锋一转:“对了,最近对橙天感兴趣的风投机构有多少家?”

“多到数不过来...”小马哥苦笑道。

......

事实证明,马画藤的话没有丝毫夸张。

一则爆炸性消息犹如惊雷般在风投圈炸开:华夏互联网巨头橙天集团即将启动首轮融资,同时淘宝网也将开放首轮!

更令人震惊的是,橙天这次准备一次性出让超过10%的股权。

要知道就在数月前,橙天还未开展海外业务,idg资本亚太区总裁熊晓鸽就曾给出100亿美元的惊人估值,却被陈天婉拒。

按照这个基准计算,10%股权就意味着十亿美元的巨额交易。

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idg的报价不过是投石问路,以橙天如今横扫北美市场的态势,最终估值必将突破天际。

这笔融资案例注定是要载入华夏互联网史册,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将开创行业先河。

面对这个级别的资本盛宴,即便是顶级风投也不敢独自下注,按照往常游戏规则,必将由一家头部机构牵头,多家跟投组成豪华财团。

一时间,从华尔街巨头到本土新贵,数十家顶级风投的橄榄枝如雪片般飞向橙天集团副总裁马画藤的案头。

各家使尽浑身解数,有的搬出政府关系,有的承诺海外资源,更有甚者直接开出空白支票让橙天填写。

只为在这场世纪融资中抢占一席之地。

对全球风投而言,橙天集团始终是他们最渴望投资却又最无可奈何的华夏互联网公司。

创始人陈天对股权的吝啬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自创立以来从未让渡过一分一毫股份。

idg、红杉、高盛、软银等顶级机构早已望眼欲穿。

特别是早前打听到橙天集团有开拓海外市场的动作后,这些资本巨鳄更是倾巢而出,直接杀上门来。

即便如此有“诚意”,他们还是未能得偿所愿。

陈天直接从公司货梯开溜,还忍受不住电话轰炸直接换了号码,这场“资本围猎”最终以风投们悻悻而归收场。

如今,橙天势头更甚往昔,全球市场搞得风风火火。

陈天这个从不妥协的“铁公鸡”却突然主动打开融资大门,消息还是由集团二把手马画藤亲口放出,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现在的问题只剩下一个:究竟要开出怎样的天价,才能打动这位传奇创始人?

各大机构连夜召集顶尖分析师团队,试图破解橙天突然转变的深层动机。

是战略扩张?

是政策压力?

还是......

每个可能性都被放在显微镜下反复推敲。

不得不说,这些顶级机构的分析师团队确实名不虚传,很快就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橙天融资的真实意图。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陈天,竟然要进军硬件行业!这个众所周知的“烧钱无底洞”。

或许是e系列的成功给了陈天信心。

调查显示,橙天在前不久收购了一家电脑组装厂用于扩充e产能,更在暗中布局整个pC硬件产业链。

但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

更惊人的发现是:橙天正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挖角,而所有被挖的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与电脑操作系统研发息息相关。

虽然尚未找到确切的研发基地,但在资本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们都知道,有些事不需要确凿证据。

仅凭这些蛛丝马迹,就足以让所有投资人坐立不安。

“他这是要挑战微软帝国!挑战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先生!”

一位资深分析师惊呼道。

要知道,就在3月31日当天,微软最新市值高达5861.97亿美元,稳坐全球市值第一的宝座。

这个惊人的发现,让亚太区的负责人们都不敢擅作主张。

他们连夜将这份“推测性报告”呈送总部,并附上灵魂拷问:“我们还要投资这个可能挑战科技巨头的‘危险分子’吗?”

橙天,真的能成功吗?

这个问号,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所有国际风投的心头。

总部回复来的很快,也出奇的一致:

“诸位,请记住我们的身份——我们是投资人,不是创业者,即便橙天成功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我们都将获得超过万倍的投资回报!”

这个掷地有声的回复,让所有迟疑都烟消云散。

资本的本性在这一刻显露无遗,他们追逐的从来不是稳妥,而是那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机会。

即便面对微软这样的科技巨擘,资本也愿意为那微乎其微的胜算投下重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