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拾金金融消费者

第二百二十四章 回家过年

飞机降落在鄂省襄城机场时,窗外正飘着细雪。爱旭帮林小雨拢紧围巾,两人拖着行李箱走向接机口。

“紧张吗?“爱旭捏了捏她的手心,触感微凉。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比第一次见导师还紧张。“她调整了一下肩上快要滑落的礼物袋,“我妆没花吧?头发呢?“

爱旭笑着将她一缕散发别到耳后:“完美。“

接机口处,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女孩跳起来挥手:“哥!这边!“

爱丽身边站着樊振轩,爱丽小跑过来,先给了哥哥一个拥抱,然后对着林小雨说,“嫂子,我们也是刚到,就顺便来机场了,准备等你们到了一起回!“

去往县城的车上,爱丽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像只欢快的小麻雀。林小雨渐渐放松下来,不时被爱丽模仿客户的故事逗笑。爱旭从后视镜里看到樊振轩一边开车。

“回来要好几天,没有车不方便就在租车公司租了一辆车。“樊振轩道。

“现在连锁店铺开情况如何。“爱旭微笑,“前天听爱丽说已经开了快三千八家了,速度蛮快的,要注意质量。“

樊振轩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恢复镇定:“这个没有问题,我和爱丽每家都有派驻人,可以管控。“

“希望你们能早日上市。“爱旭微笑,“想起来就像一场梦,要掐一下才能觉得是真的。“

林小雨轻轻捏了捏爱旭的腰,爱旭吃疼,”现在觉得是真的了吗?“林小雨说道。

”是真的,是真的,再说别掐腰啊,以后的幸福生活全靠他呢!“爱旭

四人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车子驶入县城,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商铺门口贴着崭新的春联。拐进一条小巷后,爱旭的呼吸不自觉地轻快起来——几年了,这条回家的路一点没变。

“到了!“爱丽欢呼一声。

那是一栋带小院的两层老房子,门楣上已经贴好了“福“字,只是故意倒着贴。院里的枣树下,一个系着围裙的妇人正踮脚往晾衣绳上挂腊肉。

“妈!“爱旭摇下车窗大喊。

妇人转身的瞬间,爱旭看到岁月在她眼角刻下的纹路又深了些,但笑容依旧如记忆中温暖。车子还没停稳,母亲就小跑过来,手在围裙上擦了擦。

“可算到了!“母亲先抱住爱旭,然后迫不及待地转向林小雨,“这就是小雨吧?爱旭天天在电话里念叨你。“

林小雨乖巧地递上礼物:“阿姨好,打扰您过年了。“

“说什么傻话!“母亲拉着林小雨的手不放,“屋里暖和,快进来!爱丽,帮你嫂子拿行李!小樊,快到屋里坐,外面冷。“

爱旭和樊振轩相视一笑,默契地开始卸行李。厨房飘出阵阵香气,是爱旭最爱的莲藕排骨汤的味道。他突然觉得鼻子发酸——无论在外多么光鲜亮丽,回到家,他永远只是那个等着喝妈妈煲的汤的男孩。

老房子隔音不好,爱旭在门口就听到林小雨的惊呼:“阿姨,这剪纸是您自己剪的?太精致了!“

“闲着没事剪着玩的。“母亲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欢喜,“你喜欢的话,我教你剪个'囍'字...“

爱旭嘴角上扬。看来不用担心婆媳关系了。

晚饭简单却丰盛:冒着热气的藕汤,自家腌制的腊味,还有母亲特意学的几道江南菜——显然是为了迎合林小雨的口味。饭桌上,爱丽绘声绘色地描述爱旭穿熊猫服诗朗诵的糗事,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饭后,她神秘兮兮地把爱旭拉到厨房:“儿子,妈把二楼大房间收拾出来了,新换的床单被套...“

“妈!“爱旭耳根发热,“小雨和爱丽那间,我和樊振轩睡。“

母亲失望地“哦“了一声,又突然眼睛一亮:“那明天包饺子,我教小雨和面!“

夜深了,爱旭躺在小客房的临时床铺上,听着爱丽和小雨压低的笑声和母亲在厨房准备明天食材的动静。樊振轩在院子里打电话,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小雨的消息:“你妈妈太好了!她刚塞给我一个红包,说是见面礼,我推都推不掉。“

爱旭一下惊醒:“收着吧,老家规矩。明天亲戚们都来,红包更多,做好心理准备。“

“紧张...你妈妈还说要教我剪'囍'字...“

在老家习俗里,“囍“字可不是随便剪着玩的。

次日一早,爱旭被鞭炮声吵醒。推开窗,见樊振轩已经帮着在院子里挂灯笼,于是两个***在梯子上有说有笑。厨房里,母亲正手把手教林小雨揉面,两人的笑声和面团的拍打声混在一起。

“哥!“爱丽蹦进来,“姑爹他们到巷子口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老屋像被注入了沸腾的开水。姑爹扛来半扇猪肉,姑姑拎着自家酿的米酒,姨妈带来了连夜赶制的年糕,姨爹则神秘兮兮地塞给爱旭一包好茶。

“听说你带女朋友回来了?“姑爹的大嗓门震得窗户嗡嗡响,“啥时候办事啊?“

爱旭尴尬地发现林小雨正好端着饺子馅进来,显然听到了问话。但她只是落落大方地笑笑:“姑爹好,我是林小雨。“

“哎哟,这闺女俊的!“姑姑一把拉过林小雨的手,“会包饺子不?来,我教你捏花边!“

很快,林小雨被女眷们团团围住,从包饺子到剪窗花,接受着全方位的“考核“。小雨乖巧得像个小学生,认真学着最传统的饺子捏法。

“有戏!“姨妈偷偷对爱旭母亲竖大拇指,“这姑娘不娇气,手也巧。“

午饭摆了满满两大桌。爱旭开了珍藏的老酒,男人们推杯换盏,女人们交流着厨艺心得,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鞭炮,热闹非凡。林小雨被安排在母亲身边,不时被夹来各种菜肴,碗里堆成了小山。

“小雨啊,“酒过三巡,姑爹突然问道,“你家是做什么的?“

桌上一静。爱旭握紧了筷子——这是老家相亲的标准流程。

林小雨放下碗筷,礼貌但坚定:“我父亲是建筑系教授,母亲在高校教音乐。“

“敢情好,高级知识分子啊。“姑姑说道:”爱旭,你可要好好对待小雨啊!“

母亲脸上带着笑,给林小雨夹了块鱼:“来,吃鱼,年年有余。“

饭后,女眷们收拾碗筷,男人们喝茶聊天。爱旭被姑爹拉去下象棋,余光却一直追随着在厨房帮忙的林小雨。她系着母亲的碎花围裙,头发随意地挽起,正认真地学着怎么用老式灶台热菜,丝毫没有都市精英的架子。

“将军!“姑爹得意地敲敲棋盘,“心不在焉啊小子。“

爱旭挠头认输。院子里,樊振轩又在接电话,开店开得多,什么事都要他去经手?

傍晚时分,亲戚们陆续告辞。母亲坚持让每人都带走一些自家制的年货,林小雨帮忙分装、打包,动作越来越熟练。

“累了吧?“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爱旭悄悄问林小雨。

她摇摇头,眼里闪着奇异的光:“从来没有这么热闹地过过年。“

爱旭突然明白她为何如此投入地学习每一个年俗。

夜深了,老屋终于安静下来。爱旭走到院子里,发现林小雨独自坐在枣树下,仰头看着偶尔绽放的烟花。

“想父母了?“他轻声问。

林小雨点点头,又摇摇头。

“等我们正月再去你家。“爱旭正想说些什么,屋里传来母亲的呼唤:“孩子们,出来看春晚啦!全家福时间!“

枣树下,两颗心无声地靠近。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年饭的香气。在这个普通的鄂省襄市小院里,金融世界的尔虞我诈、责任状的压力、..一切都暂时远去了。此刻,他们只是亿万归家游子中最平凡的一对,享受着最珍贵的团圆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