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金姣13

一夜无眠。

金姣的眼睛肿得像核桃,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她紧紧攥着小拳头,感受着掌心那颗来自“系统仓库”、名为“健体丹”的药丸那微凉的触感。

这是她最后的希望。

昨日阿翁那副油尽灯枯的模样,至今仍让她心有余悸,手脚冰凉。

她必须试一试!

再次来到未央宫宣室殿,殿内依旧弥漫着药味,但气氛似乎不再像昨日那般凝滞得令人窒息。

当内侍引着她进入内室时,金姣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她几乎要喜极而泣!

龙榻上,刘启虽然依旧面色苍白,形容憔悴,但竟然靠坐着软枕,而不是像昨日那样无力地躺着!

他的呼吸虽然仍显虚弱,却不再是那种令人恐惧的急促破碎。

最重要的是,他眉宇间那层浓重得化不开的死气,似乎淡去了不少,眼底也重新有了一丝微弱的光彩。

“阿翁!”

金姣几乎是扑到榻前,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您、您看起来好多了!”

刘启看到女儿,努力扯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声音虽沙哑却比昨日清晰了些:

“吓着朕的姣姣了……阿翁没事,感觉……比昨日松快了些。”

一旁侍立的太医令连忙躬身回话:“回翁主,陛下洪福齐天,今日脉象确比昨日平稳有力了些,实乃万幸。只是……”

他话锋一转,极为谨慎地补充,“病去如抽丝,陛下龙体亏损甚巨,仍需静心调养,万万不可再劳神动气。”

听到太医亲口承认阿翁好转,金姣的心放下了一大半,但后面那句叮嘱又让她把心提了起来。

刘启自己虽感觉身体似乎挣脱了某种急速下坠的无力感,但昨日那濒死的体验太过深刻,他并不认为自己真能彻底康复。

尤其是想到昨日栗夫人那番“送金姣下来陪你”的诛心之言,更是心头发冷,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混合着愤怒与担忧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他必须活下去!为了姣姣,他也绝不能就这么走了!

这时,宫人端着刚煎好的汤药走了进来。

金姣眼睛一亮,立刻上前:“让我来喂阿翁喝药吧。”

刘启自然无有不允,温和地点点头。

金姣接过药碗,趁转身用身体和衣袖遮挡的刹那,极快地将一直攥在手心的那枚“健体丹”投入碗中。

丹药遇水即化,无色无味,瞬间融入深褐色的药汁里,看不出丝毫异样。

她深吸一口气,稳定住微微颤抖的手,用小银勺舀起一勺,仔细吹凉了,才小心翼翼地送到刘启唇边。

刘启配合地一口口喝着。

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丹药真的起效。

他只觉得这碗平日里苦涩难咽的汤药,今日喝下去,胃腹间竟隐隐生出一股舒适的暖意,流向四肢百骸。

让他原本虚乏冰冷的身体都感觉熨帖了不少。

一碗药喂完,金姣悬着的心终于落回实处,悄悄松了口气。

刘启看着她专注认真的小模样,心中暖融融的,笑着打趣道:

“可辛苦我们姣姣了。”

金姣放下药碗,抬起头,望着刘启,眼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她想起需要为丹药的效果找个合理的由头,便顺势说道:

“不辛苦。我给阿翁喂药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着,求老天爷把我寿命分给阿翁一点,再一点就好……这样阿翁喝了药,一定能好起来,还能陪着姣姣很久很久。”

“胡说!”

刘启闻言,脸色骤然一变,方才那点轻松笑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厉声斥责道:

“荒唐!寿命天定,岂是儿戏!阿翁的寿数自有天意,何须你用自身福寿来补?以后再不可有这等念头!更不可再说这等傻话!”

他情绪激动,引得又是一阵咳嗽,吓得金姣连忙上前替他抚背,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哽咽道:

“可是……可是姣姣没有办法了……姣姣不想失去阿翁……只能这样求上天……只要能换阿翁好起来,陪着我,多久我都愿意……”

看着女儿泪如雨下、满是孺慕与绝望的模样。

刘启的心像是被狠狠揪住,所有斥责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只剩下无边的心疼和酸楚。

他长叹一声,将女儿揽到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背,不再说话,只是眼底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

不知是否是上天真的听到了这稚子最虔诚、最不惜代价的祈求,从这一日起,刘启的身体竟真的一天好过一天。

汤药饮食渐渐能克化,睡眠变得安稳,脸色也一日日红润起来,甚至能在宫人的搀扶下,下床慢慢走上几步。

这场突如其来的重病,竟真的奇迹般地开始好转。

先前因皇帝病危而暗流涌动、甚至有些摇摆的朝堂,迅速恢复了平静。

那些曾急切向太子刘荣示好的臣子,此刻无不惴惴不安,收敛行迹。

而后宫中,原本因栗夫人可能上位而躁动的人心,也重新沉寂下去。

刘启没有忘记病中为金姣打算的一切。

尽管身体康复,他依然颁下了早已拟好的圣旨,正式册封金姣为“湖阳公主”,赐予富庶的湖阳为汤沐邑。

前朝虽仍有微词,认为金姣外姓封公主于礼不合。

但经历了之前的风波,无人敢在陛下明显康复且态度坚决时强出头触霉头。

后宫嫔妃们大多生育了皇子,与一个公主没有直接利害冲突,虽有嫉妒,却也仅限于私下议论。

唯一有女儿的王娡更是乐见其成,自然不会反对。

长乐宫的窦太后对此保持了沉默。

金姣“折寿祈命”的傻话也传到了她的耳中。

她虽不信这些神神道道,但皇帝毕竟是她的儿子,能康复便是最大的幸事。

至于一个外姓孙女的公主名分,于她而言无关紧要。

然而,这“折寿祈命”的传闻,传到王娡耳中时,却如同晴天霹雳!

她从陛下那里听闻了此事,确认并非空穴来风后,几乎当场崩溃!

她再也维持不住平日温婉解意的模样,回到漪澜殿,屏退左右。

一把抓住金姣的肩膀,声音因极致的恐惧和愤怒而颤抖:

“你!你怎么敢!你怎么能说那种话!寿命是能随便分给别人的吗?啊?你知不知道你分出去的是什么?!那是你的命!你的命啊!”

金姣从未见过母亲如此失态狰狞的模样,吓得愣住了,下意识地辩解:

“阿母,不是的……阿翁那时已经好转了,太医也说了,可能、可能不关我的事……”

“可能?!万一呢?!”

王娡根本听不进去,眼泪汹涌而出,声音哽咽破裂,

“陛下之前都那样了!太医都束手无策!怎么你一说那种话他就好了?!姣姣,我的姣姣……你要是因此有个三长两短……你让阿母怎么活?!阿母宁愿自己折寿!折尽寿命!也不能让你损了半分!”

她猛地将女儿死死搂进怀里,仿佛一松手她就会消失一般,身体因后怕和心痛而剧烈颤抖着,语无伦次地低声泣道:

“上天若有神明……信女王娡祈求……若真要寿命,拿我的去!拿我的!千万别动我的姣姣……求求了……拿我的命去吧……”

金姣被母亲勒得生疼,感受着颈间滚烫的泪水和母亲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无措。

她无法说出丹药的真相,只能一遍遍徒劳地重复:

“阿母……别这样……阿母……我没事的……真的……”

而在漪澜殿门外,本想来探望王娡和金姣的汉景帝刘启,不知已站了多久。

他听着殿内王娡压抑不住的痛哭和哀求,听着女儿无措的安慰。

身形僵硬,面色沉静如水,眼底却翻涌着惊涛骇浪。

他静静站了片刻,最终没有进去,只是默默地转过身,脚步沉重地离开了。

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