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金姣16

与陈娇在上林苑跑马的畅快并未持续太久,回宫的路上,金姣的心绪又被那桩烦心事缠绕,显得有些蔫蔫的。

刚穿过一道宫门,准备往椒房殿方向去,恰好遇上了正带着两个更小妹妹散步的平阳公主刘娉。

(本来应该是出嫁的时候改为平阳公主的,但是我直接提前从阳信公主改掉了,也不影响。)

刘娉今年九岁,穿着一身符合身份的得体宫装,小小年纪,已是一派沉稳持重的模样。

她一手牵着三岁的妹妹南宫公主刘妍,另一只手被同样三岁的隆虑公主刘姝紧紧抓着。

刘妍和刘姝长得玉雪可爱,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乌溜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

见到金姣,刘娉脚步一顿,立刻松开妹妹们的手,规规矩矩地敛衽行礼,声音平稳无波:“见过阿姊。”

两个小妹妹见状,也有样学样,奶声奶气、摇摇晃晃地跟着行礼,模样憨态可掬。

金姣看着这一幕,心里没来由地泛起一丝尴尬。

她与刘娉虽是亲姐妹,同在宫中长大,但关系始终不咸不淡,只能算是平平。

她知道,这其中有阿母偏心的缘故,也有她自己……或许有意无意间的忽视。

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上前虚扶了一下:“娉儿妹妹不必多礼。带妍儿和姝儿出来玩?”

“是。”

刘娉直起身,垂着眼帘,语气恭敬却疏离,“今日天气尚可,带妹妹们出来走走。”

金姣一时也不知该再说什么,目光落在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妹妹身上,试图释放一些善意:

“妍儿和姝儿好像又长高了些,真可爱。”

刘妍和刘姝听到夸奖,眼睛亮亮地看向金姣,又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亲姐姐刘娉,似乎等待她的许可。

刘娉只是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气氛再次陷入一种微妙的沉默。

金姣觉得有些不自在,便匆匆结束了这场偶遇:“那……你们好好玩,我先回去了。”

“恭送阿姊。”刘娉再次行礼。

金姣点点头,转身离开。

走出几步,她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一眼。

刘娉没有回头。

她只是微微抿紧了唇,感觉到手心里两只软乎乎的小手依赖地抓着她。

她能想象到身后长姊的目光,但那与她无关。

长姊的世界,充满了阿母毫无保留的溺爱、阿翁超越常理的宠爱,还有陈娇翁主那般热烈的友谊、就连弟弟也更喜欢阿姊。

那是她从未触及,也早已不再奢望的光亮。

她低头,看着身边两个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望着她的妹妹。

心中那片因常年被忽视而积郁的冰层,悄然裂开一丝缝隙,涌出细密的酸楚和怜惜。

她拿出随身携带的干净帕子,停下脚步,细致地给妹妹们擦了擦额角细微的汗珠,声音放得极柔:

“走了这么远,累不累?回去阿姊给你们读新找来的画册,好不好?”

刘妍和刘姝立刻欢喜地点头,奶声奶气地应着:“好!听阿姊的!”

刘娉脸上露出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容。

算了,长姊和她们,本就不是一路人。

何必在意呢?

这么多年,她早已习惯了阿母的忽视,习惯了在长姊耀眼的光芒下,做一个安静、懂事、有“公主风范”的影子。

只是……可怜了两个妹妹,恐怕也要和她一样,在这华丽的宫殿里,重复着同样被忽略的、寂静的童年了。

她深吸一口气,握紧了妹妹们的小手,声音平稳:

“那好,我们回去吧。”

三个小小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宫道的尽头。

金姣收回目光,心里那点莫名的滞涩很快被抛诸脑后。

她此刻更惦记着去找阿母。

一进殿门,还没等她行礼,王皇后便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关切,手中还拿着一条柔软的细葛布帕子。

“姣姣回来了?瞧你这一头汗。”

王皇后语气嗔怪,却满是心疼,亲自抬手为她擦拭额角鼻翼的细汗,

“虽说天热,但汗出了不及时擦干,最容易惹上风寒。快,先去换身干爽衣裳,可别生病了才是。”

金姣享受着母亲的关怀,有些讨好地笑着:

“我这就去换。那不是急着回来见阿母嘛,不然肯定先收拾妥当了再来。”

王皇后被她这话逗笑,伸出保养得宜的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

“就你嘴甜!快去快去,衣裳阿母都给你备着呢。”

正如王皇后所言,虽然金姣早已有自己的宫室,但椒房殿里常年备着她各季的衣裳,且大多都是王皇后亲手所做或亲自盯着尚衣局制作的,用料精细,绣样时新。

金姣换上一身清爽的藕荷色曲裾深衣,回到母亲身边,亲昵地偎着她坐下。

开始讲述今日在上林苑跑马的趣事,刻意略过了与陈娇关于婚嫁的那部分谈话。

王皇后含笑听着,时不时附和两句。

忽然,她话锋一转,似是不经意地问道:“说起来……姣姣觉得彻儿身边那个伴读,叫韩嫣的,如何?”

金姣正说到兴头上,闻言声音戛然而止,脸颊“腾”地一下微微发热,眼神有些闪烁,尴尬地反问:

“阿母……怎么突然提起他来了?”

王皇后将女儿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

金姣心里顿时敲起了小鼓:不是吧?她就那天多看了韩嫣两眼,这就传到阿母耳朵里了?这宫里的消息也传得太快了!

王皇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慢条斯理地抚平衣袖上的褶皱,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评估:

“韩嫣此人,出身尚可,虽是韩王信之后,但家族早已式微,翻不起什么浪。如今是彻儿的伴读,彻儿看起来也颇为看重他。

若是……姣姣你也喜欢,那倒是省了阿母许多功夫,岂不正好?”

金姣听得耳根发烫,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带,小声嘟囔:

“可……可他比我还小三岁呢……”

“那又如何?”

王皇后挑眉,语气里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轻视和无所谓,“能得我们姣姣青睐,那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年纪小些,反倒更好。”

说到这里,她脸上的神色忽然变得明朗起来,甚至带上了一丝真实的喜悦,拉过金姣的手笑道:

“而且,那不是更好?这样阿母的姣姣还能在宫里多留几年呢!

本来若是选定其他人家,预备着过两年就要商议成亲之事了。可要是选了韩嫣,等他行冠礼(十五岁)能尚主,至少还得等五六年呢!”

她越说越觉得满意,轻轻拍着女儿的手背:

“不过阿母的姣姣无需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只要姣姣喜欢,怎么样都好。这个若是不合心意,咱们再挑下一个便是,长安城里好儿郎多的是。”

金姣听着母亲的话,脑海里却不自觉地又浮现出韩嫣那张秾丽精致、眼含媚意的脸,还有那天他大胆回望过来的眼神。

心里像是被羽毛轻轻搔过,痒痒的,一种陌生又悸动的感觉悄然蔓延。

她下意识地摩挲了一下指尖,强作镇定道:

“……女儿再想想吧,也不急于这一时。”

王皇后赞同地点点头:“确实该好好想想。这是终身大事,总得我们姣姣自己看了满意才好。阿母总是盼着你能过得比蜜还甜。”

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女儿姣好的侧脸上,眼底深处却藏着唯有自己才懂的盘算。

韩嫣,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家世不足以骄横,年纪小易于掌控,又得彻儿信任。

将来若是姣姣真招了他做驸马,有彻儿在一旁看着,量他也不敢对姣姣有半分不好。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她的姣姣就能名正言顺地在身边再多留好些年了。

想到这儿,王皇后脸上的笑容愈发真切了几分。